对于教学中如何应对生成性教学问题的点滴体会论文_顾伟英

对于教学中如何应对生成性教学问题的点滴体会论文_顾伟英

(上海行知二中)

教师和学生是有独立思维的生命体,丰富而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常会有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并不按照教师所预设的步骤运行,由此就有了生成性问题。与传统教学相比,生成性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但其复杂性、多变性决定了其难以把持。教师,尤其是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往往比较喜欢“一切尽在预料中”的课,希望整堂课按照自己备课时预设好的步骤去上,稍微有点“小插曲”便会不知所措。而生成性教学如同不期而遇,“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教师教学机智下的意外创造,需凭借良好的素养和深厚的功底,对即兴生成的信息正确把握并予以引导,才可能随机应变地生成教学的精彩纷呈。

一.巧妙结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感性认识

案例一:

相信几乎每一位教师在教授新世纪6B U3.2 Talking About Hobbies 这一课时,都会问学生“What’s your hobby?” ,学生们兴致很高,回答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当我不经意地问到“How much time do you usually spend on it every week?” ,学生中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家长很注重学习,学生也比较听话,花在上面的时间相对就比较少,久而久之兴致就越来越低。而另一种是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做作业的时间也要千方百计偷着干,原来备课时并没有对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多加思索,但是当时我突然想到学生给出的答案反而为我本课的德育渗透提供了很好的线索。于是我就利用中学生英文报(SSP)上的一篇关于歌星Delle Dingdang 坚持理想,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hobby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本课Reading,介绍一位优秀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学生要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爱好,还挑选了班中两个比较典型的学生,让同学们一起来谈谈如何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到study和 hobby两不误。

二.巧设情景进行情感教育

案例二:

我在上新世纪英语7B U3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这一课时,问学生:“What are you going to be?”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学生A说:“I want to be a teacher.”学生B说:“I want to be a scientist.” 学生C说:”I want to be a businessman.”,学生们都一一说了自己理想中的职业,这时一个调皮的学生开玩笑地说: “I want to be a farmer!”我还未来得及评价,全班就哄堂大笑。有调皮的学生更嘲笑他:“你将来要去种地啊?哈哈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看着乱糟糟的课堂,我几乎冲口而出要教育为首起哄的学生,但转念一想为什么说道farmer他们会有这种反应呢?我微笑着说:“Why did you laugh at him? That’s a very good dream!” 并问那个学生为何他要做农民,当时这个学生哑口无言,非常尴尬,接着我在电脑上找出了一张小土豆的照片,接着说“Let me help him to tell you the answer. look at it! What’s this?”同学们异口同声:“Potato!”有的学生忘记了刚才的尴尬,开始讨论起来:“我们学校的开心农场也有的,好可爱的。”我继续说:“Who grow potato for us?”学生都安静下来,有几个学生小声地说:“Farmer.”我又说道:“Farmer is an important job. They grow rice and vegetables for us. Without farmer,we will have no food to eat. We will have no milk to drink.”学生们都若有所思,当然我也不忘提醒那位开玩笑起哄的学生,“下一次可要你自己回答咯,老师可不能每次都帮你回答”。在下一堂课中,我又展示了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用高科技技术来种植蔬菜的照片,学生们知道了现在的农民和以前不同了,要懂先进的技术,会使用电脑控制机械设备。

三.不知为不知,良好学风的创造

案例三:

我在上新世纪英语8B keeping a pet 这一课时,按照预先设计的流程,通过图片和对话引入了SPCA,介绍了它的全称:爱护动物协会,并且展示了这个组织的标志。正要进行下一步教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道:“Is there SPCA in Shanghai?”(上海有爱护动物协会吗?)我说:“No.”学生又问:“Where can we find SPCA in China?”(中国哪里有爱护动物协会呢?)我一下子被问住了,备课时候还真是没想到这个。我说:“Sorry, I have no idea.”那个学生坐下去,嘴里嘟嘟囔囔地说:“原来你也不知道啊。”我说:“是啊,老师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回去后我去查一下资料,下节课告诉大家,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查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下一节课前,我问有谁查到了吗?有两三位同学说自己查到了,我很高兴地请他们来说。学生A说:“SPCA在1824年在英国成立。目前中国香港有SPCA,全称叫‘香港爱护动物协会’,最初是由志愿人士在1903年组成, 直到1921年才在社会上活跃起来。是一间兼顾香港各方面动物福利的慈善团体。”我问:“你是怎么查到的呢?”学生A说:“我在百度里搜索SPCA,然后就找到了它在香港的网址,里面有很详细的介绍。”我说:“我也是通过这个网址找到的,大家想知道更详细的,可以按照他的办法去搜索一下。”

课堂犹如一个舞台,每天上演着不同的戏。教师是编剧,教材是剧本,我们的学生是演员。教学需要周密的筹划设计,也要适当留白。如同一出好戏,不能照搬剧本,它需要编剧了解演员特点,精心编写剧本,并能机智处理突发的状况,有时候这些意料之外的事更能擦出火花。我相信,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感悟,才能够充分把持与整合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使之对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

论文作者:顾伟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对于教学中如何应对生成性教学问题的点滴体会论文_顾伟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