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论文_郑志远

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论文_郑志远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省 450000

摘要:由于建筑机械特别是起重机械的管理疏忽易发生较大甚至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给企业和项目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大形象损失,因此抓好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应做好的重大危险源管理之一,只有认真检测、评估、监控重大危险源,抓好建筑机械的购置、安装、验收、监测、使用、保养等各个环节的过程监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关键词:机械设备 安全管理 机械调配

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1.1落后的机械装备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着极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往往取决于施工的环境和施工的条件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对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没有依据企业实际的需求而在对机械设备进行购置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尽可能的将购置的成本降低,以至于机械装备相对落后,装备有着极差的配置性,不仅仅对施工效率没有实质性的保障,同时对于施工的安全也没有实质性的保障。

1.2企业的不重视

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对于施工项目规定的安全措施和设施不愿意做相应的投入,安全设施缺乏,安全装置不到位,从而使得建设开工项目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发生安全事故的初期无法对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使得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情况的加剧难于扭转,或者为了尽可能快速完成任务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检查工作流于形式,从而为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内因。

1.3施工人员素质问题

在我国的建筑施工团队中,普遍存在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这种素质不高不仅体现在施工行为上,还体现在机械设备的操作上。首先,素质不高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对机械设备进行故意损坏的现象。其次,由于他们没有专业的技术技能,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也会经常出现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设备损坏。

2.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2.1施工企业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

对于一些机械设备使用程序,国家均会出台相关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企业应组织工程管理人员对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等进行学习和了解。项目开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机械设备技术交底,使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对具体机械设备的使用规程、工作环境有一定的了解。防止由于操作人员的不正当使用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受到威胁。

例如 :某建筑工程项目,根据招标文件和本工程的分析,拟定工期为390天。其中包括基础工程40天,地上结构工程184天,装修工程126天及其它工程40天。由于工期较长,施工现场环境受雨季影响,所以在施工现场做了排水设施以及对施工机械场地进行平整。项目负责人和周围的居民就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进行了沟通并制定出施工机械工作时间,并做了降低噪音和降低扬灰的措施。项目经理根据基础、地上结构和装修工程中具体施工进行编制相关机械的进出场和调度方案。在机械进场前对其进行检查合格然后使用,使用期间定时的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对机务干部进行了学习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对200多个机操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对取得“岗位培训证书”的允许其上岗。

2.2完善技术档案

为能够及时建立关于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技术完善档案,需要对建设工程施工进程进行全面跟踪,收集整个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资料,从中分析总结出丰富经验。安全管理技术档案是建设施工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满足建设工程竣工之际需验收管理档案资料的要求,还符合建立技术档案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精神,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员工的安全问题能够提供很大的保障,因为它不仅可以随时反映出建筑机械的安全状态,而且它还对各种器械的检查提出了具体要求,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这一安全准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防火防爆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具有交叉施工频繁与用火多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将防火及防爆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以预防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首先,应对工程现场的用火施工作业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包括生活用火区、易燃废品及易爆废品的收集点、易燃建材堆放区域等,尽量将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危险施工区域布置于建筑施工场地主风向的侧风向与下风侧。同时按照防火规定合理设置各个用火区域间的间隔距离,定期检查可燃物,避免造成阴燃着火。在各个用火区中应配备能够满足防火与灭火需要的器材、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池、沙箱及防火工具等。如需在施工现场使用炸药、雷管处理地基或对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钢筋构件进行焊接,则应注意严格管理引爆品及炸药的储存、保管工作,同时严格控制好危险物品的领用量。在运输保存与使用气瓶时应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存放气瓶的区域与明火之间的距离>10m,同时要避免气瓶受到暴晒。此外,应注意采用有效措施对火灾高发场所进行强化管理。例如,对于木材加工与堆放场所,应严禁明火、吸烟,并注意及时清扫易燃物品,包括锯末及刨花等。对于民工临时居住场所,应严禁存放易爆及易燃物品,禁止在宿舍中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等,如在夏天需要使用蚊香,则应在金属盘中放置蚊香,同时确保可燃物远离蚊香,禁止将可燃物体作为照明灯具的灯罩。

3.施工机械调配的研究

3.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原则

(1)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2)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4)机械设备的调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3.2机械设备调配需要考虑的条件

首先,满足安全性要求与具备合格的安全性能是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环节,该条件多在出厂过程中得到保障;其次,设备投入具体生产中时,需依据机械设备自身承重量进行施工安排,确保工程量在设备可负荷范围,实现重型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应用;最后,相关部门需以创建良好健全的施工环境为前提,从机械设备的出厂规格等方面加大检查力度,保障设备自身质量的同时,使整个工程建筑项目能够顺利有序进行,实现科学调配。

3.3施工机械的调配方法

施工机械的调配过程大体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选择,方案实施。 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需要对影响施工机械调配方案的因素的进行分析,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机械的施工质量指标;调配方案对施工任务的适应性;调配方案的经济性;施工机械间的协调性。这些综合指标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条件下,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另一方而,各个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其相关程度难以准确判定,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 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解决施工机械的调配问题既适合施工机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4.结束语

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个既复杂又必须要做好的一个综合性课题。我国要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建筑工业的发展,建筑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因为建筑机械设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建筑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是施工企业很重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注重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问题,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监测力度,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解决处理的方案。只要做好这几点,并时刻保持着忧患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就一定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让高安全的机械设备为我们高效的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伟. 地铁工程绿色施工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秦炜. 桥梁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与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刘倩. DFTA在建筑施工动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4]孙茂鹏. 基于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建筑安全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论文作者:郑志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论文_郑志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