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邢云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邢云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1214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为一体,容量大,形象性和趣味性比较强,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时间,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互动空间。多媒体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正确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创设出优美的情境,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可以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多媒体已经深深地融合到我的教学过程之中,给我的教学带来无穷的乐趣,现在就走进我的多媒体教学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音频、视频、录音、图片等,把课文内容与情境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从而提供了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件《大自然的语言》中,通过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创设情境引入,随之通过多媒体向大家展示几幅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再用一系列配音图片(比如小鸟叫声、青蛙叫声、小河流水声、夜晚各种昆虫的混合叫声等等)描述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听觉、视觉的刺激,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新奇的知识,引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欲望,这样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再播放范读视频,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确实存在着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为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开发潜在智慧,也为整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如在《口技》这篇文章的导入中,教师可以视频播放相声《洛桑学艺》,让学生知道口技艺术是我国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口技这种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更让学生感觉口技的生动有趣,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强烈地叩击着学生的心灵,同时激发他们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兴趣,更能激发起他们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三、凸显重点、难点,化难为易

传统教学靠语文教师支离破碎的分析,多媒体能以其丰富的内容,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淡化难点,理解重点,使学生得到形象直观的答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说明性文字,如《桥梁远景图》等,由于学生记忆中缺乏相应的知识,教学中仅靠语言的理解,既枯燥又难懂,往往构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在教学《桥梁远景图》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浩大的信息量、丰富的内容,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事物特点,从结构到功能、用途等,展示得更直观、更逼真,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提供画面给学生,让他们体会课文中的桥梁结构的多变性,造型的优美,很显然比起只让学生想象要容易得多,而且学生的理解要更深入,记忆要更持久些。

四、以多媒体为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语文是一门知识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很多时候通过学习一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很多与文章相关的知识,这样对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这个方面多媒体仍然可以发挥强大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在讲授《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些关于园林方面知识的课件,广泛收集苏州园林的相关专业知识,如对苏州园林的起源、发展和兴盛进行全面的回顾。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建筑学的角度对苏州园林进行鉴赏。这样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对苏州园林的背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好地拓宽知识面和视野,进一步激发想象力,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五、指导品读,激发创新 ,培养思维能力

多媒体提供的现象清晰、直观、生动,能使学生简便、快速地看到现象,感到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间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课文《济南的冬天》中,作者对景色变化描写得极其细致入微,富有层次感。借助于多媒体将文字描写的景色逐次展示出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所学内容,而且使从未到过济南的学生对济南的冬天有了形象化的认识,并进而促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更为丰富的景色。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科学整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邢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邢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