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在公共建筑中的探讨论文_周全

建筑节能在公共建筑中的探讨论文_周全

周全

深圳市龙岗区住房和建设局

摘要:人们的建筑活动已经深刻的改变了地球的环境面貌,建筑物给了人们方便以外,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在现今能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建筑节能的应用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公共建筑实行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公共建筑中节能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使用节能技术进行公共建筑的建设。

关键词:建筑节能;公共建筑;应用探讨

前言

在能源危机的大形势下,很多国家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并大量投入资金来建设节能公共建筑,在追求舒适度不断提升的前提下,能源消耗却没有增加,甚至减少。我国也在积极的颁布各个领域的节能公共建筑的标准,将能源节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1]。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标准也会不断的变化,因此,探究公用建筑使用节能技术以及节能设计理念是很有意义的。

1.公共建筑使用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1.1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策略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同时也是人口大国,在人均资源占有率非常小,而为了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有建筑工程的开展。据统计,近几年我国的竣工房屋面积已达二十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面积占比约为五分之一,达到节能建筑要求的建筑占比非常小,已建成的高能耗建筑使用的周期长达百年,能源会持续的损耗[2]。所以,在能源急剧消耗的大形势下,建筑节能必须提上日程,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关系我国资源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在公共建筑中的作用,节约建筑用能,达到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改善生态环境,为我国民族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2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巨大

我国的建筑分为民用和工业两部分,民用建筑是由公用建筑以及居民建筑组成,公共建筑包括办公大楼,商场,娱乐场所,旅馆,教育科研建筑,交通,通信建筑等。很多公共建筑的能耗很大,主要是因为大型公共建筑好似用玻璃幕墙这一装饰工程建设,满足外观上的靓丽,但是带来了严重的光污染,盲目追求外观,不考虑功能性[3]。其次,大型建筑的体积大,让室内和室外很好的连通,导致大型商场的空调在四月份就开始使用,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这些公共建筑的采暖,照明,围护设计结构方面有很大的改造潜力,节能空间巨大,因此,公用建筑提倡节能设计才是节能的关键。

2.建筑节能公共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建筑布局因地制宜

在进行公共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以及周围的公共交通,都要遵循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尽可能的将建筑融入到原有的生态环境中,合理的选址和有效的规划可以为节能建筑打好基础,内部以及外部的各个层面精巧设计可以为节能建筑搭建框架。在建筑的孔家设计以及外观设计上,尽量的减少交通面积和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山给,选择高效和经济实用性强的材料和建筑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选址规划不影响生态环境

在选址规划时,尽量选择老建筑来进行翻新,这样可以降低新建筑对于环境的影响,对建筑基地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具体评估,例如日照,土质,植被情况要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在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地理资源也要尽力保护,减少道路面积和公共服务面积的使用,对于建筑范围内的实地,沼泽要合理的运用,不要填埋改造。在朝向方面,金陵减少夕照和北方的影响,以便于建筑内的能源节约。

2.3充分利用各种能源

为了避免资源和资金的浪费,要对建筑的面积,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在建筑材料上,使用高效率的保暖隔层以及强化玻璃[4]。例如,在天气比较热的南方,可以采用低辐射的玻璃装饰。建筑物的供暖和照明,冷却等可以使用自然能源来解决,例如太阳能热水器,要利用太阳能源来代替电能。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将空间的朝向设计为朝南或是西南方向,在屋顶的设计方面,可以设计为绿屋顶和反射率高的屋顶,这样可以件横扫空调设备的使用,以及城市的热岛效应。从外墙的结构设计和结构轻量化方面来节约建筑用材,采用节水器材,克雨水再利用的方式来节约水资源。

3.在公共建筑中使用节能技术

3.1智能维护结构

在公共建筑中设计节能维护结构对建筑节能有很大的作用,而智能型外围护结构就是对节能的研究,目前来说,它是使用适合当地环境的建筑结构,采用能够使用气候变化和室内需求变化的外围护结构体系[5]。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一般会使用幕墙,在幕墙的方式上,可以使用多种幕墙,外遮阳的装置设计成活动的,分成各个部分组成。根据室内不同的采光要求,能量需求来进行外遮阳装置的设计。百叶窗的开启角度,可以按照室内的采光角度和阳光的照射角度来调整,达到外遮阳,内采光的完美结合。

3.2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首先,采用新风处理系统,将室内的新风通过除湿处理后,送入道室内,调整到适合室内人员的干燥程度要求,消除室内过重的湿气,保证入住人员的身体健康。其次是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根据建筑的特点以及周围的环境,使用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结合的方式。来满足室内通风需求。最后是采用末端调节设备,新风除湿后,根据房间的使用情况,进行彻底的除湿,避免因为结露而引起的潮湿霉菌,不利于室内空气的质量保持。

3.3测量和控制系统

各个节能设备使用后,对于这些设备的控制以及节能措施的实施决定他们发挥的作用大小,例如,照明,围护机构,热源系统等的优化调节,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室内的舒适度要求外,降低设备的能耗。例如,在世博会上,各个国家都体现出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

4.结语

我国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必须坚持贯彻下去,因为公共建筑的节能空间巨大,应该大力开发相关新的节能技术[6],在进行建设时,要注意节能设计的原则,合理的使用节能技术。提倡公共节能建筑合理设计,有助于我国的能源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乾坤,万畅.公共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03)

[2] 王金奎,史慧芳.窗墙比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0(09)

[3] 徐强.公共建筑用能定额研究现状及思考[J].建设科技.2010(08)

[4] 任斌,马超,刘慕伊.能耗监测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2(04)

[5] 林志明,黄兴,张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构建及实现技术研究[J].节能.2014(01)

[6] 孙小静,杨媛.上海:公建能耗监测将覆盖全市[J].建筑节能.2012(10)

论文作者:周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6

标签:;  ;  ;  ;  ;  ;  ;  ;  

建筑节能在公共建筑中的探讨论文_周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