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脑电图在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王玉华、周艳荣、王艳丽

动态脑电图在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王玉华、周艳荣、王艳丽

王玉华、周艳荣、王艳丽

鹤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室154101

【摘要】 目的:探讨并研究动态脑电图(AEEG)对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6月-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定为研究组,采用常规脑电图(EEG)和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同期选择59例脑梗死无癫痫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观察研究组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变化及对照组动态脑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在检查痫样放电和异常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异常率和痫样放电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发生部位不同,继发癫痫的概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死患者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测,能有效的预测癫痫发作,了解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动态脑电图; 脑梗死; 继发性癫痫; 常规脑电图

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6-0064-02

脑梗死是老年患者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1]。随着我国进入老年社会,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脑梗死易引发老年癫痫,给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负担[2]。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检查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方法较多,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文献[3]显示,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效果较明显,能有效的预测癫痫发作,监测病情变化。为验证动态脑电图在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患者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查,并与常规脑电图及同期脑梗死无癫痫患者的动态脑电图进行比较,观察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7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患者59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59例脑梗死无癫痫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34例,

女25例,年龄51~92岁,平均(61.3±10.4)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26例,年龄53~89岁,平均(61.6±1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4],同时经颅CT或MRI检查确诊有脑梗死病灶。排除标准:排除曾有癫痫史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者。

1.3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动态脑电图监测前,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指标,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在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时,需要保证患者的基本生命指标正常,避免影响结果。监测前,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嘱咐患者积极配合检查人员安排,如做视反应、过度换气等。患者取坐位,在患者的头皮上固定导电膏,采用动态脑电图仪进行监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脑电波图形和相关数据。同时嘱咐患者家属记录患者的活动、休息及癫痫发作时间。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常规脑电图监测,在安静的条件下进行监测,观察并记录数据。

1.4 观察指标

统计研究组常规脑电图监测和动态脑电图监测异常放电与痫样放电结果;统计对照组动态脑电图痫样放电和异常放电结果。

1.5 诊断标准

癫痫诊断按照国际抗癫痫联盟所制订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脑电图检查分为正常范围、边缘状态及异常[5-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

研究组采用常规脑电图检查,有33例(55.93%)正常,有26例(44.07%)异常,其中有17例(28.81%)痫样放电,有9例(15.25%)非特异性异常放电;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查,有10例(16.95%)正常,有49例(83.05%)异常,其中有42例(71.19%)痫样放电,有7例(11.86%)非特异性异常放电。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检查中痫样放电率和异常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动态脑电图监测异常率比较

研究组有49例(83.05%)异常,其中有42例(71.19%)痫样放电,有7例(11.86%)非特异性异常放电。对照组有5例(8.47%)异常,有3例(5.08%)痫样放电,有2例(3.39%)非特异性异常放电。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部分脑组织供血异常,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等病变,一般表现为运动、感觉障碍、失语等[7]。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使大脑发生短暂性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是脑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慢性、反复性等特征。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扫描仪将大脑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曲线图,可以辅助检查疾病的病情,并且因为其无创伤、准确性较高等特点,广泛运用于脑部功能障碍患者的检查中[8]。而癫痫症的诊断需记录到脑电图中的癫样放电现象,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痫样放电来诊断患者是否发生癫痫。脑电图检查能提高癫痫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并且也可以区分不同症状的癫痫症,检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不同的脑电波。但是癫痫病有短暂性、间歇性、突发性等特点,所以如果癫痫患者发作频率较低就很有可能会漏诊,耽误患者的治疗。而动态脑电图通过固定电极能24 h连续记录患者的脑电流情况,也可以根据需要延长记录时间,所以对于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更高。本研究对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患者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查,并与常规脑电图及同期脑梗死无癫痫患者的动态脑电图进行比较,观察效果。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研究组动态脑电图检查的异常率和痫样放电率分别为83.05%、71.19%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的44.07%、28.81%,说明动态脑电图检查相比常规脑电图检查能更准确诊断出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病,能减少漏诊的发生率。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动态脑电图检查研究组的异常率和痫样放电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动态脑电图检测能对癫痫病进行诊断,可将其作为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主要检查手段。通过本研究还可以发现,研究组脑叶皮质区和深部白质区癫痫样波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脑叶皮质区的癫痫样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深部白质区。说明患者不同部位发生脑梗死继发癫痫均可以采用动态脑电图准确诊断出,并且脑梗死患者脑叶皮质区发生癫痫的概率比深部白质区更高。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测,能有效预测癫痫发作,了解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莉,丁远英.动态脑电图对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181-182.

[2]张开宇,李建.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7):53-55.

[3]舒晓东.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动态脑电图诊断[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122.

[4]周蕊,耿丽华.动态脑电图监测在儿童癫痫和非癫痫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刊,2012,47(10):84-85.

[5]杨玉芳,朱玉珍.动态脑电图对早发型和晚发型儿童枕叶癫(痫)的诊断价值及随访观察[J].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5,24(4):217-221.

[6]陈秀英,张爱萍.动态脑电图监测对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J].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3,22(1):38-40.

[7]宋红伟,李晓丽,李世学.动态脑电图在60例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90-91.

[8]李之霞.动态脑电图对儿童血管性头痛和头痛型癫痫的诊断作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46-47.

论文作者:王玉华、周艳荣、王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  ;  ;  ;  ;  ;  ;  ;  

动态脑电图在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王玉华、周艳荣、王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