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雨栽技术规程(试验)_玉米论文

玉米雨栽技术规程(试验)_玉米论文

雨养玉米种植技术规程(试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玉米论文,技术规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播前准备

(一)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提倡秸秆覆盖还田。

(二)选用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种子,应用包衣剂进行处理。

(三)肥料与保水剂

1、肥料施用

(1)有机肥。春播选用腐熟农家肥,一般用量1000公斤/亩以上,或精制有机肥,一般用量400公斤/亩以上,有机肥于播前均匀撒入田间。

(2)化肥。春播玉米用量为纯氮 14~16公斤/亩、五氧化二磷7~8公斤/亩、氧化钾8~12公斤/亩;夏播玉米用量纯氮12~14公斤/亩,五氧化二磷3公斤/亩左右,氧化钾 8~12公斤/亩。

2、保水剂施用 亩施用高效保水剂1公斤,与肥料混合后施入土壤。

二、播种

生态区 种植制度降雨时间选用玉米品种

一年两熟 6月中旬~6月下旬生育期100天以内品种

小麦、夏玉米 7月上旬

熟期短的备荒种子

两年三熟

5月上旬~5月下旬生育期125天左右品种

平原区小麦、玉米 6月上旬~6月下旬生育期100天以内品种

7月上旬

熟期短的备荒种子

一年一熟

5月上旬~6月上旬生育期125天左右品种

春玉米 6月中旬~6月下旬生育期100天以内品种

7月上旬~7月中旬熟期短的备荒种子

冷凉 一年一熟

4月中旬~5月下旬生育期125天左右品种

山区 春玉米 6月上旬~6月中旬生育期100天以内品种

6月下旬 熟期短的备荒种子

(一)等雨播种,具体方案见表:

1、一旦降雨达到15毫米以上及时抢墒播种。

2、根据生态区、种植制度、降透雨时间,选择适宜熟期品种。

3、配套应用深播浅盖,播后镇压提墒等技术,确保一次播种拿全苗。

(二)辅助及应急抗旱播种技术

1、北部山区春播玉米可充分利用早春降水和土壤返浆水,抢墒播种,有利于争取光热资源。但要求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土温稳定达到 12℃以上;二是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0%~70%。

2、若遇严重干旱,为保全苗,也应适当浇水。

三、田间管理

(一)化学除草

选用38%莠去津SC药剂150~200毫升/亩加50%乙草胺乳油EC药剂100毫升/亩混合。当土壤表面有大量明草时,还需加用20%百草枯(WC)或41%草甘磷(水剂)100~150毫升/亩。兑清水20~40公斤/亩,于播后苗前地面喷药,进行土壤封闭。

(二)定苗

5叶期前完成定苗,根据选用的品种特性和当地土壤肥力水平确定留苗密度。

(三)追肥与中耕除草

将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60%于拔节至小喇叭口期追施,结合施肥,中耕除草蓄墒,农谚有:伏里划破皮,胜似秋后犁一犁。

(四)遇“卡脖旱”叶面喷施抗旱剂

四、防治虫害

玉米螟:在成虫产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放蜂量1.5万头~3万头/亩,每亩放5~10个点,将蜂卵挂在玉米植株中部叶片的背面。

粘虫:当播前田间粘虫超过5头/平方米、苗期百株虫量超过5头、中后期百株虫量超过20头时,选用40%氧化乐果EC药剂50毫升/亩与80%敌敌畏乳油25~50毫升/亩防治。

五、收获

玉米苞叶完全枯黄并松开,籽粒基部与穗轴连接处出现“黑层”后收获。

推荐品种

京单28:北京市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北京市审定。生育期夏播98天、春播125天。耐密抗倒,抗旱,适应性广,亩产籽粒600公斤左右。适宜密度4000株/亩。

农大86:中国农业大学选育,北京市审定。春播生育期123天,综合抗性好,稳产,适宜粮饲兼用,亩产籽粒600公斤左右。适宜密度 3000~3500株/亩。

京科25:北京市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国家审定。夏播生育期99天,抗旱,稳产,籽粒品质好,亩产籽粒550公斤左右。适宜密度 3300~3500株/亩。

京科345:北京市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北京市审定。春播生育期130天,抗旱,适宜粮饲兼用,亩产籽粒600公斤左右。适宜密度3300株/亩左右。

京科308:北京市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国家审定。夏播生育期99天,抗病、抗倒、丰产性强,亩产籽粒550公斤左右。适宜密度 3800~4000株/亩。

农大95:中国农业大学选育,国家审定。春播生育期125天,稀植抗旱,丰产性好,亩产籽粒600公斤左右。适宜密度2800~3000株/亩。

联系电话:010-85202775

标签:;  ;  ;  ;  ;  

玉米雨栽技术规程(试验)_玉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