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病例报道论文_苏绍永1,颜昌昌2

附子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病例报道论文_苏绍永1,颜昌昌2

1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 663099;2文山州人民医院精神二病区 663099

前言:口疮为日常极其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机简单明了者易于诊治,但病机复杂者常疗效不佳,且反复发作致患者痛苦不堪。本例患者反复口疮多年,给予中西医治疗均不能很好控制、反复发作。而我们辨证为胃火上炎、肾阳不足证,给予伤寒论之附子泻心汤,并按原方用法给药取得满意效果,特做报道,与同道交流学习。

病例【摘 要】患者王某,女,36岁,医务人员,2016年2月4日就诊。主诉:反复口腔起溃疡多年,再发一周。患者自诉约从初中起就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曾反复到当地医院诊治,均给予冰硼散、维生素类及清热解毒之类的中成药口服,效果不佳,反复发作,一直受此病困扰。一周前因饮食不节症状发作,曾自服偏寒的中成药(清火栀麦片),口咽疼痛症状好转不明显且出现腹泻,为求中医治疗到我处就诊。现口腔的舌部、颊部等粘膜部位,出现多个散在性的疼痛性溃疡,并有咽痛、牙龈痛,影响进食,痛苦不堪。可见口唇干裂,口中异味不明显,无腹胀腹痛等症,眠欠佳、多梦,大便四日未解,小便偏黄。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沉细数。

既往情况:1、自幼极其怕冷及四肢厥逆症状明显,磨牙、流涎、时有痛经(身体不适时磨牙症状明显并有合谷穴及足三里穴疼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平素出差均因磨牙怕扰他人而独居一房);2、幼时起即7至8日大便一次,上大学时见同学每日解大便而自己一周左右才解一次,始知异常;3、基本每晚均做梦、恶梦居多,且与天气变化有关;4、饮食偏热易出现咽痛、咳嗽、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中耳炎等症;偏凉则腹泻。5、平素性子较急、话多、易激动;6、各种症状多于夜间明显。

诊断:口疮:胃火上炎、肾阳不足证。方用附子泻心汤清上温下治疗,方药如下:

白附片(别煎取汁)20克、生大黄10克、黄芩10克、胡黄连10克

1剂

煎服法:附子别煎取汁100ml,余三药沸水泡5分钟,取汁200ml兑入附子水中分三次温服,日一剂。

药后当夜溃疡疼痛及咽痛、牙龈痛症状明显好转,未出现腹泻,第二日解大便一次,成形。查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另白附片加量为45克以加强温阳之力,煎服法同前,继服2剂。溃疡愈合,诸症皆消而愈。后给予小剂四逆汤长期调理善后,并嘱避风寒,调饮食、畅情志。随访半年未发。

讨论:综合分析,患者本为阳虚体质,因饮食不节而致胃中郁热,胃火上炎而发病,她本为医务人员,自服清火栀麦片此类苦寒之药而口腔溃疡,咽痛,牙龈痛等症好转不明显且出现腹泻症状。患者实为阳虚体质兼有胃火,治疗当以清热温阳并用才是正道。伤寒论之附子泻心汤为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之剂,临床常用于热邪内盛,又兼阳气不足的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各种病证。药由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而成,方用大黄、黄连、黄芩之苦寒清泻上部之邪热,附子之辛热以温经复阳,本方大温大热的附子与大苦大寒的大黄、黄连、黄芩相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煎服法为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以开水浸泡少顷取汁,附子另煎取汁,再将两种药汁混合分服。二者寒热异气,生熟异性,药虽同行,但各司其职,共奏清热复阳之功。此方证与本患病机相同,故服之而愈。

附子泻心汤出自汉张仲景之《伤寒论》一书的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为辨热痞兼阳虚的证治,后世对之多有发挥,现临床中多用于消化系统的上消化道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结肠炎、慢性痢疾等疾病中热邪内盛,又兼阳气不足的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病证。而胃热兼有阳虚的口疮用之也能取到满意效果,此例即是明证。

参考资料:

蔡文就伤寒论临床应用科学出版社北京(p148-149);

论文作者:苏绍永1,颜昌昌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附子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病例报道论文_苏绍永1,颜昌昌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