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行业正在制造的一块奶酪_电池论文

电池行业正在制造的一块奶酪_电池论文

电池行业一块正在做大的奶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奶酪论文,电池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估计,目前,手机用户约有1.6亿,全年的手机电池需求量约为1.5亿只。这些用户中,约有20%的手机是原机双配,不需要再购买。约有40%多的用户是单配电池;约有15%的用户通过手机批发商的礼包赠送,获得第二块电池,也就是双配电池。只有约15%的用户独立购买电池。所以,留给原装电池、假冒伪劣电池、品牌电池的市场总份额约为30%。

通过对电池市场网络终端的调查,目前手机与电池的零售量之比约为5:1,即一年手机销售总量为4000万部的话,电池的零售总量约为800万块。

手机电池市场竞争状况

电池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地,广东约占据了总生产量的1/3以上,多集中在深圳、东莞、中山等地,深圳地区电池厂家的产量占了广东省的50%以上。

全球第三大、中国第一大电池生产企业、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深圳比亚迪电池公司,已成为中国电池行业的骄傲。该公司约有员工1.5万人,厂房面积188290平方米,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镍镉、镍氢、锂离子等充电电池为一体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00多名专家、教授、博士等组成的研发队伍;配备XPS、ICP、SEM等先进仪器设备;500多人的高品质队伍,确保实现“顾客百分之百满意”的品质目标。产品销售主要以OEM方式,已成为主要国际知名品牌的OEM供应商。目前,比亚迪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60%以上的产品远销欧洲、北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月产量已突破5000万个充电电池。其生产能力大,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堪称中国电池行业的“老大”。惠州地区有TCL、德赛等电池生产厂家,规模在逐年增大,产量也在不断上升。东莞地区的电池生产企业多是以民营企业为主,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不高,但是,生产厂家的数量很多,整体产量较大。

由于电池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故在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一些家庭作坊式的电池生产厂家。近几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技术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一些家庭作坊式的电池生产厂家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以“杂牌”或“冒牌”的形式逐渐进入市场销售,成为一股新的力量。

原因、现状和趋势分析

一、由于手机价格下降及手机越来越省电,大中城市手机电池更替市场的销量、销售额进一步缩小。认为手机电池总体销量同去年相比下降的占54.5%,持平的占27.3%,增长的占18.2%。在2001年的行业状况及企业的实际销售表现中也能明显看出这一点:整个行业内,除TCL、德赛产品在市场上目前还有声势,飞毛腿、超力通靠低价在局部区域略有影响外,其它原来大的品牌在市场上已基本不见踪影;康佳、力神刚面市就消失,基本没起来;曾经因作假冒手机电池风光过的小厂现在大多已陷入经营困境。

二、国产电芯的发展,使得品牌电池价格大幅下降,市场占有率上升到58%。而原装电池由于价格太高,市场份额下降到9.6%;假冒原装电池(或叫无品牌电池)由于无质量保证及与品牌电池价格差距缩小,暴利空间减少,好的终端为了树立形象,逐渐放弃这类电池,市场份额下降到32.4%,但大中型城市的小通讯店、欠发达地区、县级市区的通讯网点,由于这类电池价格较低,目前还是以销售假冒电池为主。

三、品牌电池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目前大中城市市场平均零售价为128元。预计下半年品牌电池市场平均零售价为80元左右,假冒电池价格35元左右,原装电池价格为100-160元。

四、原装电池目前3%的市场占有率基本上不是由正常的市场规则达成的。一是手机代理商为完成原厂任务以避免影响手机供货,销售方式主要是以手机双配的名义搭配销售出去的,或者是平本甚至亏本批售出去的;二是零售商的拆电(即以假冒电池调换出的原电),成本很低。由于原装电池的销售没有基本的市场规则,价格很混乱。

市场评估与分析

一、2002年国内零售市场品牌手机电池的市场容量为900万块,金额为45000万元。TCL在此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为10—20%(包括捆绑)。

二、目前零售市场较为混乱,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不良行规,目前找到合适的省级总代理较为困难。因而较大品牌都不得不自己进行省一级的行销,TCL目前的分销架构还是较为适应的一种。

三、手机电池按照传统分销方式独立行销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而分销的成本呈上升趋势。

四、在零售市场上,手机与品牌手机电池市场容量比例为:数量比100:18,金额比133:1。目前两个产品的销售渠道甚至终端完全相同,销售方式基本相同,即在付出同样销售投入的情况下,回报相差133倍。导致:销售费用比例相对很高;由于与手机处于同一行业,不同的市场回报,使电池销售人员在个人价值判断、收入实现、荣誉感方面产生严重失衡。队伍不稳,已成为影响电池销售的一个重要问题。

各类手机电池竞争模式

一、分销方式:主要依托其手机销售渠道。一般由手机代理商销售。

二、价格结构:据了解,严格意义上原装锂电池一般价格目前约在90—110元左右;由于原装电池价格较高,加之国内品牌电池和假冒品质量的提升,及市场的混乱无序,各代理商、经销商都极不情愿销售原装电池,之所以还要销售主要是迫于原厂的任务压力,防止给自己抹上黑点,影响后续的手机供货才被迫去销售的。但真正拿到货后都是亏本卖出去的,因而原装电池现在市场上已经基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销售。加上“换电”或称“减电”的价位起伏很大,价格也很难确定。

三、厂商的态度:之所以原厂愿意推原装电池,一方面是因为有利润,第二方面是因为假冒电池太多影响了手机的信誉,第三方面是一些手机厂商认为手机技术已经到了一个成熟的平台,再不可能有大的差异,再发展也没太大的市场意义,下一步的竞争就是靠配件了,包括电池、蓝牙耳机等等。

四、估计市场占有率:原装电池占电池零售总量的比例在大中城市约有20%左右,在其它区域真正销售几乎没有,主要是进行“拆装”销售。

主要品牌电池

一、TCL分销方式:自建网络的地级独家分销。按全国大片区设立经营部。调拨价XX元,一级出货价XX元,二级出货价XX元,零售价XXX元。二、德赛分销方式:自建省级经营部的地级独家分销。有的分销到终端。价格:跟踪TCL锂电,目前比TCL低。一级出货价XX元,二级出货价XX元,零售价XXX元。三、飞毛腿分销方式:省级经营部+办事处:半紧密型的专卖店结合省级分销与地级分销。

一级价XX元,二级价XX元,零售价XXX元。其它小品牌分销方式:游击战式的分销。省一级价XX元左右,二级出货价XX元,零售价XXX元。

手机电池捆绑业务的透视

一、业务分类及目前运作方式

1、与运营商的捆绑: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激烈竞争滋生的机会+锂电生产企业为网络运营商提供的问题解决方案。

2、与手机代理商的捆绑:以配件礼包刺激手机的销售。

由于捆绑、礼包都是赠送性质,对质量、技术的优势已经没有太大意义,特别是手机礼包,最重视的是价格。

二、捆绑销售对产品、生产的要求

捆绑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跟一般零售相比,有一些特殊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捆绑对象要求不同,对采购、生产的周期、公司的产品标准的适应性提出了很大挑战:

1、电信运营商:一般使用品牌电池,没有其它特殊要求,价格相对来讲比其它要好一些。特殊要求是:为了防止捆绑与零售的串货,往往会刻意作成软包装,与零售包装不同;没有计划性,签订合同后按客户安排的活动日期交货,一般要求在一周之内;型号较分散。

2、手机代理商:重视价格,对不同型号手机质量要求不同,但一般均较低;一般要求为礼包,包括旅行充(6元)、耳机、皮套,单独或分开报价;品种单一,批量大;交货期短,无计划性,一般要求一周内交货(包括礼盒)。更有的要求3天内交货。

3、手机制造商的促销礼包:重视价格,对不同型号手机质量要求不同,但一般均较低;有礼包要求(包括旅行充、耳机、皮套),也有的要单电池;品种单一,长期连续,有计划性;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高,同时一般都要求对生产现场进行严格认证;产品细节是一个关键竞争因素,如果对某一环节高出其期望;一个环节的失误、一两次交货耽误或不合格,业务就会全部失掉。

市场走向及趋势

手机电池的绝对市场需求总量无疑呈强劲上升趋势,预计2002年的手机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2.5亿只。但在销售上,按照传统分销方式独立行销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而分销的成本呈上升趋势。

手机电池作为一种通讯配件,其行业独立性越来越小,按照传统方式独立行销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而分销的成本呈上升趋势。所以,在与网络运营商及大型器材批发商的捆绑领域应继续加大力度。

另外,手机锂电的大幅度降价压缩了分销链上各品牌的利润空间。

标签:;  ;  ;  ;  

电池行业正在制造的一块奶酪_电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