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_大学论文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_大学论文

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特色论文,模式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本框架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可分为学习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学习模式是基础,教学模式是核心,管理模式是保证,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其基本框架为:

学习模式 包括制定模块式专业课程学习计划;分散的个别化学习为主;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声像教材为辅;参加面授辅导或小组讨论;按计划完成和递交作业,参加实验实习活动;通过电话、计算机网络等手段与教师联系;参加测验、考试,完成毕业作业。

教学模式 包括制定模块式专业教学计划;设计编制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学包”;开发运用现代通讯和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进行双向交互式教学咨询;组织面授辅导或小组学习讨论;阅评学生作业、组织测验和实验实习活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毕业作业或考核。

管理模式 包括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开放办学,免试入学,宽进严出,机会均等;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联合办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实行学分制、选课制和导师制;与社区教育融合,健全教育网络;完善的学生支助服务系统;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科学的社会评估制度。

基本特征

1.开放性 它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地域、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等一系列的开放。这种新型的远距离开放办学,改变了传统学校封闭式教育形式,为那些需要求知而因各种原因不能进入传统大学进行学习的人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宽进严出,免试入学,有教无类,机会均等。为实现教育民主化、终身化,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开辟了广阔途径。

2.自主性 学生自主学习,学校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指导、便利条件和支助服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核心。这也是开放大学摒弃传统教育以课堂教师为中心,革新问鼎的战略性举措。

3.远程性 开放大学实施的是远距离开放教育,师生一般处于“异地不同时教与学”的准分离状态。学生学习的主要的直接的中介不是教师,而是以教科书、学习指导书等为主要载体的印刷教材和以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为载体的音像教材,通过邮政和现代通讯手段,进行远程教学。学生虽然不在“围墙学校”,但也能受到一流水平的教育。

4.多媒体性 自主性、远程性的特点决定了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学模式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分散于不同地域和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需求、为数众多的自主学习的学生,那些传播距离远、覆盖面积大而又经济合理的教学媒体成为首选媒体,文字教材自然成为主导教学媒体,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电话、计算机多媒体等传媒逐步成为辅助教学媒体。课程设计人员遵循远距离开放教育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合理地组合在多种媒体的“教学包”中,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师益友。

5.多层次性 开放大学高度重视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电视、录音录像和计算机等作为远距离开放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建立遍布于城乡的开放教育网络,为社会在职人员克服时空障碍,接受终身教育和进行开放学习提供便利。因此在实施大面积的市民素质教育、职工岗位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形式无疑成为十分理想而有力的工具。这大大促进了开放大学教育层次、教育规格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办本科、专科、中专和专升本等学历教育,又办大学后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市民功能性扫盲和其他各类社会教育,在学习化社会中充分发挥其他高校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6.系统性 从全国来说,开放大学是个大系统,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系统的外壳是中央开放大学、省级开放大学和地市县分校或学习中心,它们形成系统化的网络。中央开放大学是龙头,省级开放大学是支柱,地市县分校或中心是基础,它们相互依赖,协调发展,发挥庞大的系统功能和整体优势。系统的内核是以学生为中心,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工合理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系统。开放大学的系统性为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质量和效益提供了保证。

7.灵活性 实行学分制、选课制和导师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可能,在导师指导下自由选择课程模块组合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知识结构。在学习年限上,一定时间内可多学也可少学几门课程,学分累计,长期有效,毕业时间相对灵活,只要完成规定的学分,就可提前或延期毕业。开放大学灵活的教学管理,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学得更活、更主动,也为一些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社会人员提供了最充分的学习便利条件。

8.先进性 开放大学邀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担任文字教材主编和音像教材主讲,使教学内容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因此,学生虽然不在传统的重点高校内,却也能得到一流水平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传播手段和交互式教学网络,加上完善的学生支助服务,更增加了这种可能性。

行动策略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要在实践中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必须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积极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调整优化,逐步进入理想的办学模式状态。

外部环境:进一步争取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领导和扶持,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加快电大与自学考试的沟通和联合,形成开放大学开放办学的良好氛围和外部环境。

策略之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确立教育终身化、民主化、现代化思想,提高全社会对现代远距离教育和开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开放大学是集中体现教育现代化、终身化和民主化的现代教育机构,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与通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为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国民学习需求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把加速发展现代远距离开放教育作为掌握21世纪国际人才和教育竞争战略指导权的一个契机。发展现代远距离开放教育,创办一流水平的开放大学,尤其适合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同样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那种认为学校课堂教育是正规教育,开放大学不正规,远距离开放教育质量无保证的思想,是与终身教育、开放学习等现代教育观念相悖的。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全社会关心支持现代远距离开放教育,开放大学才能真正办好。

策略之二:通过试点推广免试入学,扩大开放办学程度。开放办学是开放大学的最基本特征,也是开放大学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主要标志。坚持开放,扩大开放办学的程度,是加速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开放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运用宏观调控和评估监督等手段,指导开放大学通过目前的“注册视听生”试点,取得经验,从学历层次、专业范围和招生规模上,逐步推广免试入学,扩大开放办学的开放程度,同时积极推进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的紧密结合,优化配置社区教育资源,健全地(市)、区、县一级开放大学分校或远距离开放教育资源和学习中心,并延伸到街道(乡镇)、企业、学校、家庭,形成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社区教育为载体的全方位开放的开放大学办学网络,使广大求学者真正实现“学者有其校”,使教育终身化、民主化的崇高理想伴随教育的现代化而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现实。

策略之三:增加投入,改善开放大学办学条件,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目前电大的电视单向传输手段还不能适应开放大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开发利用单向视频双向音频技术、电视会议、电话和语音信箱、计算机多媒体和交互网和双向交互式远距离开放教育新技术,是促进我国开放大学办学模式优化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国外开放大学在这方面已创造了不少成功经验。现在我国技术上已没有问题,关键是要科学论证,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根据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开放大学教育手段现代化建设上不能用同一标准、同一要求“一刀切”。

策略之四:加快电大与自学考试的沟通,逐步实现两者联合。国内一些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一建议,但因问题的复杂性和利益的冲突,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现在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契机。我们认为,首先,可将电大和自考的专业、课程、文字教材、学分和考试命题统一起来,考试成绩和学分互通,相互承认。其次,将两个机构合二为一,自考办既作为开放大学的考试职能部门,又作为国家的考试机构,保留其相对独立的社会自学考试职能,这样既增强开放大学考试的信度,维护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统一体系,确保丰富的生源和教育的质量,又为那些不在开放大学注册、不需助学辅导的完全自学者提供学历教育自学考试的机会。由于机构的统一,自考办的双重职能不会与开放大学的教学发生抵触,从而可有效地避免目前有些地方电大与自考的矛盾和互争生源的紧张关系,完善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

策略之五:对开放大学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行科学的社会评价。开放大学面向社会,依托社会开放办学,其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对开放大学教育的科学评价尤为重要。参照国外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国家教委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尽快成立社会性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聘请社会有关专家(如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参加,独立自主地依法对开放大学(当然对其他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也同样如此)进行公正客观的社会评价,目的是保证评价的权威性,有利于促进开放大学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也有利于在公众中确立开放大学的社会形象。

内部条件:确立现代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两个机制”、“三个体系”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策略之六: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核心。所有教职员工都应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尤其是教师更应如此。当代社会,人类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开放大学的现代远距离教育要顺应这个教育发展的潮流。然而,电大教师大多来自于普通高校,对传统教育的那套模式比较熟悉,而对开放大学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却了解不多或知之不深。当务之急是电大教师要转换角色,摒弃以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面授教学方法,遵循现代远距离开放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认真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种媒体的教学设计与运行技艺,使自己成为多种教学媒体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以多种媒体为中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策略之七:建立和完善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开放办学运行机制。根据终身教育思想以及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开放大学应坚持以学历教育为基础、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社区,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地为社会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服务。学校领导和教育机构,要通过各种途径与当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各种社会化培训的要求,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充分组织和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以多样化和开放型的办学形式,适时地推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学历教育专业课程和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以满足人们广泛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策略之八:建立面向21世纪的现代远距离开放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化知识。开放大学的现代远距离教育要向学生提供现代化知识,必须建立面向21世纪的远程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为此,一要对现有的课程和教材进行评估筛选,保留先进的,淘汰落后的,两者兼而有之的则予以改造,保证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二要依托国内重点大学一流的师资力量,有计划地组织各方面专家设计面向21世纪的远程教育课程,编制适应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的多种媒体组合教材,即“教学包”;三要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大胆合理地引进国际上一些先进的远距离教育课程和教材,以弥补国内的不足。在建立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教材传输渠道畅通,通过开放大学网络系统和社会系统使教材进入市场,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开放大学远距离教育课程和教材的需求。

策略之九:完善学生支助服务体系。开放大学的远程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地区分布的非集中性,决定其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学生支助服务体系,以使大量情况各异的学生及时有效地获得有关信息指导和帮助,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顺利完成学业。借鉴国外开放大学的经验,我国开放大学学生支助服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专业和课程选择咨询,确定学习中心和指导教师,个别学习策略指导,发放教材或教学包,提供有关注册、课程开设、教学辅导和考试的信息,多种形式的教学答疑,批阅作业,组织少量而必要的面授辅导和小组学习讨论,开放图书馆和视听阅览室,提供实验实习场所及必要的指导,等等。这些学生支助服务的内容都是开放大学的“硬任务”,必须逐一落实到系统内各级办学机构和校内相关的部门及人员,保证上下内外协调一致,形成完整的学生支助服务体系。支撑这个体系优质高效运行的则是强有力的教务管理系统以及先进的双向交互通讯系统。

策略之十: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开放大学的质量控制是对教育目标、教材制作、教学工作、学生支助服务等整个育人过程的控制,它是保证学校教育质量,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系统。但从组织机构上分析,它和学生支助服务体系一样,不是开放大学内独立设置的一个系统化组织,而是由各相关职能部门执行相应的管理、监督、检查职能,有机地形成一个目标一致、协调有序的工作系统。质量保证体系与课程教材体系、学生支助服务体系以及教育传输手段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课程教材体系、学生支助服务体系和教育传输手段构成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定期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信息反馈,促进课程教材体系、学生支助服务体系和教育传输手段不断改进及完善。

严格的作业、考试制度和教学服务评价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大学应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注重平时作业的质量,规定平时作业成绩在最终成绩评定中应占一定比重。一般只有平时作业成绩及格,才有资格参加课程结束考试。考试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标准、统一阅卷。严格监考办法,对一定比例的试卷须抽查复核,待条件成熟建立试题库。完善考试办法,开辟常设考场,增加学生考试的机会,做到既严格考试标准,又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教学服务的评价不同于社会对开放大学质量效益的整体评价,它更注重于教学过程和学生支助服务的各个环节,注重于形成性评价。这种教学服务的评价应该是经常性的学校行为,可更多地发挥学术机构、研究机构和考核部门的作用。评估时注意与学生联系,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支助服务各个环节的反馈意见,多作量化分析,尽量使综合评价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促进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总之,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不仅要求组织机构的职能完善和协调运作,而且要求全员参与,全面体现质量即生命之意识,将开放大学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真正贯穿于教学服务的全过程。

策略之十一:建立和完善择优上岗、公平竞争的内部管理机制。开放大学理想的办学模式的形成最终要依靠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来构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个体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办学模式的运作。国个有影响的 开放大学一般都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高素质人才组成的骨干队伍,并依赖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竞争择业的管理机制作保证。我国要办一流水平的开放大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模式,必须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和远距离开放教育的特殊规律,遵循精兵简政、小机构大网络的原则,打破“大锅饭”、“铁饭碗”,真正建立公平竞争、择优上岗、按劳分配、按绩取酬的内部管理机制,完善相应的考核聘任、职称评聘、进修培养、奖励分配和住房福利等制度,吐故纳新,优化队伍,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使领导班子富有朝气、奋发向上、勇于开拓、善于管理,使教师、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精明强干、好学上进、热忱服务、善于合作。同时坚持聘请一流水平的专家学者担任文字教材主编和声像教材主讲,形成具有社会影响的权威的开放大学“教授团”。对兼职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实行严格考核,优胜劣汰。管理机制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学校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职员工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有力地保证开放大学的正常运行。

建立理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是项系统工程,决非一蹴而就。根据中国实情和各地电大发展的不平衡性,建议国家教委在推动电大改革的同时,选择若干所有良好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省级电大作为建设开放大学综合试点单位,在国家教委电教办和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共同领导下,在中央电大支持帮助下,全面试验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新型办学模式。

(执笔:汪洪宝)

标签:;  ;  ;  ;  ;  ;  ;  ;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