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对肝癌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关系的研究

一氧化氮对肝癌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关系的研究

于文胜[1]2000年在《一氧化氮对肝癌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肝细胞癌(HCC)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其生长转移的关系。 方法:51例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癌、癌旁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VEGF的表达和HCC的MVD,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结果:①iNOS在HCC中呈弱表达,在癌旁肝硬变组织中均呈强表达(P<0.01);②5cm以下的小HCC的MVD少于5cm以上的HCC(P<0.01);③MVD在无包膜的HCC中比有包膜的HCC高(P<0.05);④Child分级为A级的HCC的MVD比Child分级为B级和C级的HCC的MVD低(P<0.01);⑤MVD在有肝内转移的HCC中比无肝内转移的高(P<0.05);⑥HCC的MVD在病理分级、腹水的有无和AFP大小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⑦iNOS和VEGF在HCC中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_s=0.361,P<0.01;r_s=0.282,P<0.05)。 结论:①NO可能在促使肝硬变组织癌变过程中起作用;②NO和VEGF对肿瘤血管生成起重要作用;③MVD可作为HCC预后及治疗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姜辉[2]2005年在《一氧化氮供体对肿瘤生长转移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发现,小分子一氧化氮(NO)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参与诸多生理功能和病理生理过程。其兼有信号分子和自由基的双重性质。NO与肿瘤生长侵袭的关系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由于NO的双重特性决定其对于肿瘤的调控具有“两面性”一既存在抑制作用又存在促进作用。本课题通过细胞培养、动物模型等途径应用L精氨酸(L-Arg)、硝酸甘油(GTN)、氨基胍(AG)等三种调控NO生成的药物,观察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应用GTN干预观察肿瘤细胞转移以及相关基因和表达蛋白质谱的改变。进一步探讨了NO调控肿瘤转移的机制,以及一氧化氮供体药物潜在的抗肿瘤转移功效。 一、不同一氧化氮调控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 在LLC肿瘤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L-Arg、GTN、AG后观察到,三种药物高浓度均抑制细胞增殖,随浓度降低抑制作用减弱,L-Arg和GTN在低浓度均产生对肿瘤增殖的促进作用。加入L-Arg和AG的细胞培养液中随药物浓度下降NO_2~-水平逐步升高,加入GTN的细胞培养液中NO_2~-水平与药物浓度正相关;观察不同药物组合对细胞增殖影响,L-Arg和AG在一定浓度出现拮抗作用,而硝酸甘油和氨基胍基本为协同作用; 二、GTN对肿瘤细胞转移相关基因和表达蛋白质谱的调控作用 根据前部试验在Hela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较高浓度(40μg/ml)的GTN,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受到抑制,通过基因芯片检测发现血管生成基因和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明显改变,而且变化趋势以下调较多;应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到多个蛋白质点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出现新的差异表达蛋白点,运用RT-PCR和ELISA方法对基因芯片结果进一步确定,发现GTN干预后MMP-9基因表达和细胞外液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下降,对TIMP-1无明显影响或轻微促进作用,二者比值明显改变; 三、高浓度GTN对肿瘤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并与调控MMP-9/TIMP-1表达有关通过小鼠LLC肿瘤转移模型观察到1.6g/L硝酸甘油溶液灌胃

关玉娟, 周东[3]2000年在《一氧化氮对原发性肝癌诊疗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肿瘤血管生成和微循环中起一定作用,有关 NO 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临床变化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 NO 含量及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意义.

刘培峰[4]2007年在《运动联合活性肽修饰的PLA-PLL载药纳米给药系统对肝癌的靶向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手术治疗对广泛转移及复发的晚期恶性肿瘤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随着生物治疗的发展,肿瘤的靶向治疗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靶向治疗特异性强,在杀伤肿瘤的同时对正常的细胞无明显的破坏作用或影响较小。关于运动对肿瘤靶向治疗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也未见有较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不同的运动时间联合活性肽修饰的PLA-PLL载药纳米给药系统对肝癌靶向性的影响;旨在寻找促进药物靶向治疗效果的途径,为运动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提供新的依据。实验方法:64只雌性ICR小鼠,建立肝癌模型后,随机平均分为4大组,即:生理盐水组、药物组、运动10min组、运动20min组,每大组再均分为24h和48h两个小组,每小组8只小鼠。(1)生理盐水组(C组):(a)生理盐水组24h组(C-24h组)(b)生理盐水组48h组(C-48h组)(2)药物组(D组):(a)药物组24h组(D-24h组)(b)药物组48h组(D-48h组)(3)运动10min组(S10组):(a)运动10min,24h组(S10-24h组)(b)运动10min,48h组(S10-48h组)(4)运动20min组(S20组):(a)运动20min,24h组(S20-24h组)(b)运动20min,48h组(S20-48h组)尾静脉给药,C-24h组、D-24h组是指小鼠分别在注射生理盐水和药后8天处死。C-48h组、D-48h组是指小鼠分别在注射生理盐水和药物后9天处死。S10-24h组、S20-24h组是指小鼠在注射药后24h开始运动,每天运动的时间分别为10min、20min,每天运动一次,运动7天后处死;S10-48h组、S20-48h组是指小鼠在注射药后48h开始运动,每天运动的时间分别为10min、20min,每天运动一次,运动7天后处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C组小鼠注射一次生理盐水,D组、S10组和S20组小鼠注射一次药物。实验结果:1.D-24h组与D-48h组相比,发现其肿瘤组织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S10-24h组与S10-48h组相比、S20-24h组与S20-48h组相比,结果发现其肿瘤组织药物浓度,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注射药物后分别在不同时间运动对肿瘤组织药物浓度没有影响。2.S20组与D组相比,其肝癌组织的药物浓度和NO浓度分别平均升高42%和49%(P<0.01);且与S10组相比,S20组肝癌组织的药物浓度和NO浓度分别平均升高30%和27%(P<0.05);表明在适宜的强度下,随运动时间的增加,引起肝癌组织中药物浓度也相应的增加,NO的浓度也升高,即药物载体给药系统对肝癌的靶向性增强;这提示肝癌组织中NO的浓度与药物的靶向之间存在正相关的联系。结论:适宜的运动量能增加PLL-PLA-RGD载药纳米粒对肝癌靶向性。其可能作用机制为:运动引起肝癌组织NO浓度的升高,NO可以刺激肝癌组织αvβ3的表达升高,而αvβ3的高表达可以促使更多的生物活性肽RGD修饰的PLL-PLA载药纳米粒与其进行竞争性结合;在此机制的作用下,增强了PLL-PLA-RGD载药纳米粒对肝癌的靶向作用。

张平祖[5]2010年在《青蒿素增敏复方抗肿瘤的体内外评价及青蒿素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青蒿素不仅是最有效的抗疟药,而且具有抗肿瘤作用。可是,青蒿素中在杀伤肿瘤细胞中起关键作用的过氧桥结构易被体内的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破坏,因而显著影响青蒿素抗肿瘤的疗效。同时,青蒿素针对肿瘤细胞的攻击靶点及杀伤机理尚未明确,也阻碍了青蒿素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此,本研究利用青蒿琥酯与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耗竭剂马来酸二乙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抑制剂巯基琥珀酸和过氧化氢酶(CAT)抑制剂氨基三唑组成青蒿琥酯增敏复方,采用体内外评价方法比较了青蒿琥酯单、复方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延缓荷瘤裸鼠移植肿瘤生长的效率,并初步揭示了促氧化剂(抗氧化抑制剂)对青蒿琥酯的增敏作用机理。结果发现,青蒿琥酯复方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比相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单方高21.29%,对荷瘤裸鼠的抑瘤率则比青蒿琥酯单独处理提高16.75%-22.91%。经青蒿琥酯复方处理后,HepG2细胞中GSH含量及GSH-PX、CAT活性均比单方有所降低,其中GSH-PX在药物作用24h后的活性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CAT在药物作用24h及48h后的活性与对照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首次发现,青蒿琥酯攻击肿瘤细胞的分子靶点是含血红素辅基的酶类如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过氧化氢酶(CAT),其证据是青蒿琥酯作用后可直接检测到血红素的光吸收峰(A415)向青蒿琥酯-血红素的光吸收峰(A476)转变。同时,青蒿琥酯可显著影响NO的合成,并与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相关,其中低浓度(50μM)青蒿琥酯可诱导NO产生,减少H2O2含量,具有保护肿瘤细胞和降低生长抑制率的作用,而高浓度(100-200μM)青蒿琥酯则抑制NO产生,增加H2O2含量,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我们进一步发现,肿瘤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对青蒿琥酯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使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从25%提高到40%,其机理可能是解除过多的NO对肿瘤细胞的保护作用,提示5-FU或其他化疗药也可能作为青蒿琥酯的增效剂。本研究利用HepG2肿瘤细胞模型及HepG2移植生长荷瘤裸鼠实验动物模型肯定了青蒿琥酯增敏复方的抗肿瘤效果优于青蒿琥酯单独处理,初步阐明了促氧化剂对青蒿琥酯的增敏作用机理在于抑制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改变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营造有利于青蒿琥酯更好地发挥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细胞环境。我们首次发现NOS是青蒿琥酯结合的分子靶点之一,并提出将常规化疗药作为青蒿琥酯增效剂的可能性,从而为青蒿素类药物尽快用于抗肿瘤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尹晓燕[6]2005年在《5-氟尿嘧啶联合L-精氨酸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手术切除的突出问题是术后复发率高,手术切除率低,加上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临床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人们不断研究出一些新的疗法,或者采取多种疗法的综合治疗以提高肝癌的总体疗效。在各种治疗方法中,肝癌的化疗在肝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肝癌不属于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但由于化疗途径和化疗方案的改进,肝癌化疗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5-FU是目前肝癌治疗中最主要的化疗药物之一,对5-FU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将为发掘其治疗潜能,使其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NO作为自由基气体小分子具有两种不同的生物学效能。NO通过激活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合成cGMP发挥其生理调节作用,又具有细胞毒作用,许多研究认为NO可通过调节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的生长繁殖。实验证实低浓度的NO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而高浓度的NO则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由于NO在肿瘤中具有双重性作用,适合的浓度对肿瘤有促进作用,过高的浓度对肿瘤具有杀伤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体内或外源性NO供体和抑制剂以调节NO的浓度,从而预防和治疗肿瘤。L-Arg是NOS的底物,能够在NOS的作用下生成NO,关于L-Arg诱导生成的内源性NO对肝癌细胞的作用已多有研究,普遍认为低浓度的L-Arg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而高浓度的L-Arg则可能通过生

蒋雪梅[7]2002年在《一氧化氮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两株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为实验模型,以硝普钠作为NO供体,探讨NO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内游离Ca~(2+)浓度、胞浆内细胞色素C含量和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分析线粒体在NO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运用MTT、荧光染色技术和电子显微技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定性和定量地检测SMMC-7721和HepG2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胞浆内细胞色素C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 结果:1.NO供体SNP能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的生长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SMMC-7721细胞对NO作用的敏感性较HepG2高。2.SNP诱导 SMMC—7721、HepGZ细胞凋亡过程中胞浆游离钙厂 浓度明显升高,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3.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Ve-il、胞外钙离子螫合剂EGTA、胞内钙离子螫合#J BAPTAIAM均能抑制 SNP诱导的 HepGZ细胞内钙厂”h浓度水平的升高;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Vefapamil、胞外钙离子螫合剂EGTA能抑制SNP诱导的S删C刁 细胞内钙厂dh浓度水平的升高。4.SNP诱导 SMMCJ72和 HepGZ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跨膜电位(凸 W m)下降,胞浆中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并与SNP的作用时间成正相关。5.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孔开放抑制剂 CSA能够抑制 SN’P诱导的 SMMCJ72和HepGZ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凸 p m)的下降,胞浆中细胞色素 C含量的增加;而GSH合成抑制剂 BSO则可促进线粒体跨膜电位(凸 W m)下降,细胞色素 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结论:1.应用荧光染色技术、透射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上,证实 NO供体 SNP可诱导肝癌细胞 SMMC刁72和 HePGZ凋亡,但其敏感性是不同的。2*O可能通过促进胞内“钙库”的Ca卜释放和胞外Ca’”内流升高细胞内钙Ka卜]i浓度的水平,启动 SMMC刁 和 HepGZ细胞凋亡程序。3*O可能通过下调线粒体跨膜电位(凸 p m),开放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孔,释放线粒体细胞色素C,诱导SMMC刁 和HePGZ细胞凋亡。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机能的改变在NO介导的细胞凋亡中起着枢纽作用,从分子水平进一步加深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为肝癌治疗方案设计与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范凌[8]2017年在《气体信号分子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目前人类发现的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它们广泛调节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在体内的代谢异常与许多临床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内源性H_2S、NO和CO浓度发生了改变,例如白血病、肺癌、肝癌等;本项目组前期研究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病时血浆中H_2S水平升高,治疗缓解后下降;应用外源性H_2S能够促进培养的HL-60细胞增殖,通过实验证明了内源性H_2S参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过程。同时我们猜测血液系统其他恶性肿瘤血中H_2S浓度也可能发生了改变,与NO和CO的变化趋势可能一致。由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成年人中最多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对它的研究临床意义较大,因此,设计了本课题,以探讨H_2S、NO和CO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在我们国家,对于DLBCL的治疗,目前化疗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新药物的应用,总有效率和5年生存率已经明显提高,但是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治疗前后对其预后评估非常重要,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方法是用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来评估,本实验将同时研究血浆H_2S、NO和CO水平与IPI评分之间的关系,即以IPI评分为参照探索气体信号分子在DLBCL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以期为IPI评分体系谋求新的指标。目的:1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气体信号分子H_2S、NO和CO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2探讨血浆H_2S、NO和CO水平与IPI评分之间的关系,以IPI评分为参照探索H_2S、NO和CO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患者选择:观察组为本院诊治的住院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组织活检,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确诊的DLBCL病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6岁,均为首次发病来我院就诊,未接受过放疗化疗等治疗,不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明显的感染、其他良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其他的病患和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按照IPI评分,0-1分10例(低危组),2分9例(低中危组),3分11例(高中危组),4-5分6例(高危组)。对照组30例为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所选的DLBCL病例与对照组相比,在性别、年龄、肝脏和肾脏功能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方案经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2血浆中H_2S浓度测定:观察组化疗前及化疗后均在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 L于EDTA-K2抗凝的试管中,放入低温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min(r=13.5)后,分离血浆,移至EP管中,密封后存放入-70℃冰箱中待测。DLBCL病例经化疗4个疗程缓解后再次进行抽血复查H_2S浓度。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的采集、处理、储存和检测方法同观察组。血浆H_2S浓度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3血浆NO的测定:观察组在化疗前及化疗后均在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 L于肝素抗凝试管中,放入低温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min后,移取血浆于EP管中,盖盖密封后放入-70℃冰箱中保存待测,测定前将标本室温复融后,3000转/分离心10分钟,然后用移液器吸取上清液检测。血浆NO浓度我们使用一氧化氮试剂盒(即硝酸还原酶法)来检测。4血浆CO的测定: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在早晨空腹状态,抽取肘静脉血2 m L,放入低温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min后,移取血浆于EP管中,盖盖密封后放入-70℃冰箱中保存待测,测定前将标本室温复融后,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测定。采用Chalmers血红蛋白结合及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测定血浆CO水平。5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化疗前后血中H_2S、NO和CO浓度的变化。结果: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血浆中H_2S水平升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化疗完全缓解后,血浆中H_2S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化疗部分缓解后,血浆中H_2S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血浆中NO水平升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化疗完全缓解后,血浆中NO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化疗部分缓解后,血浆中NO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血浆中CO水平升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化疗完全缓解后,血浆中CO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化疗部分缓解后,血浆中CO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H_2S、NO和CO水平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H_2S与NO和CO呈正相关,治疗前(r=0.807、0.788,P<0.01),治疗完全缓解后(r=0.746、0.691,P<0.01)。5 IPI4-5分组H_2S、NO和CO水平高于IPI0-1分组、2分组和3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PI3分组H_2S、NO和CO水平高于IPI0-1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血浆中H_2S、NO和CO水平明显升高,经化疗缓解后血浆中H_2S、NO和CO水平明显下降;三者参与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H_2S、NO和CO水平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H_2S与NO和CO呈正相关。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H_2S、NO和CO浓度与IPI评分有关联,可辅助判断疾病的预后。

关玉娟, 刘平, 郭振华[9]2000年在《原发性肝癌血清一氧化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2 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及 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亚硝酸盐水平间接反应血清NO的含量 ,前者与所测量瘤体最大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12 .34± 3 .0 6 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9.6 6± 1.5 2 μmol/L) (P <0 .0 1)。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关系 (r =0 .5 132 ,P =0 .0 174)。结论 NO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测定对肝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洪茂[10]2004年在《肝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血管病变、体外循环、心胸外科手术、组织或器官的移植和再植等创伤及外科手术过程常见的病理改变。研究表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自由基改变、钙超载、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发现,缺血再灌注对肿瘤组织有明显的杀伤和抑制作用,其中氧化损伤和凋亡则是杀伤肿瘤细胞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相关研究不多,详细机制并不清楚。因此,缺血再灌注对肿瘤组织的杀伤和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如何,以及是否可利用缺血再灌注对肝癌进行治疗,是值得研究的内容。所以我们利用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给予缺血再灌注损伤,探讨缺血再灌注对肿瘤组织的影响和机制,以便于为特殊性肝癌的治疗建立新方法打下基础。 目的:通过测定分析肝癌缺血再灌注后正常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改变,研究氧自由基的改变和损伤;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荧光法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对凋亡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定量分析,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肿瘤组织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通过超声引导将VX2肿瘤组织混悬液穿刺注射到新西兰兔肝脏左中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叶,建立肝癌模型,用无损伤血管钳阻断肿瘤所在肝叶的肝动脉分支60 min,然后去除血管阻断恢复血流,建立肝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随机将模型动物分为缺血再灌注前(对照)、缺血再灌注后0 min、lh、ld、3d、7d六个时间组,取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分别测定分析NO、NOS、iNOS、SOD和MDA含量改变,同时将其依次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TUNEL试验,对比分析研究正常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肝脏组织中的NO含量除缺血再灌注后lh升高外,其余各时间点均低于缺血再灌注前水平,变化幅度较小;肿瘤组织的NO含量于缺血再灌注后0 min开始下降,lh降到最低(只0.01),随后又有所升高,但至7d时仍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前水平(只0.01):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NO含量随时间的改变差异非常显著(只0.01)。(2)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组织的总NOS含量于0 min时有所降低,但随后恢复,变化幅度较小,而iNOS含量0 min至ld明显下降(只0.01),其后有所恢复,但仍未达缺血再灌注前水平;缺血再灌注后肿瘤组织的总NOS含量0 min开始下降,0 min至lh低于正常水平,随后开始升高,1一7d明显高于血再灌注前(只0、01),其中iNOS含量持续上升,至7d明显高于血再灌注前水平 (只0.01);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总NOS和iNOS含量随时间的改变差异非常显著(只0.01)。(3)肝脏组织中的SOD含量于缺血再灌注后迅速下降,随后有所升高,至7d时仍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前水平,各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只0.01):肿瘤组织的SOD含量变化趋势除了1h达最低点外其余皆与肝脏组织相似,各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只0.01):而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SOD含量随时间的改变相对比差异非常显著(只0.01)。(4)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组织的MDA含量于omin时升至最高,随后开始下降,至7d时仍高于缺血再灌注前水平,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各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只0.01);而肿瘤组织的MDA含量于1h降至最低,随后有所升高,但至7d时仍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前水平,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只0.01);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中MDA含量随时间的改变相对比差异非常显著(只0.01)。(5) HE染色结果示:缺血再灌注前,肿瘤组织凋亡细胞率略低于肝脏组织,但缺血再灌注后,肿瘤组织凋亡细胞率迅速增多,变化幅度较大,同一组中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凋亡细胞率差异非常显著(只0.01 vs.the same group of the livertissue);缺血再灌注后肿瘤组织凋亡细胞率至1d组时达到凋亡峰,随后降低,但到7d组时仍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前水平,各组与对照组对比均差异非常显著(只0.01);而肝脏组织凋亡细胞也增多,但变化幅度较小,1h组和ld组凋亡细胞较多,除了Omin组外,其他各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 (只0.01)。(6) TIJNEL实验结果示:缺血再灌注前肝脏组织凋亡细胞数就远低于肿瘤组织(只0.05 vs.the same盯oup of the eaneer tissue),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组织凋亡细胞数增多,至ld组达到凋亡峰,随后减少,但至7d组基本接近缺血再灌注损伤前水平,恢复较快,1h组、1d组和3d组与对照组相对比均差异非常显著(只0.01);肿瘤组织缺血再灌注前凋亡细胞数就远高于肝脏组织(只0.05 vs.the same group ofthe livertissue),缺血再灌注后则迅速增多,至ld组达到凋亡峰,随后减少,但至7d组仍高于缺血再灌注前水平,恢复较慢,其中Omin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只0.05),lh组、ld组和3d组与对照组对比则差异非常显著(只0.01);除了1d组外,缺血再灌注后其他各组同一组中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数明显多于肝脏组织,相差非常显著(只0.01 vs.the same缈up ofthe livertissue)。结论:(1)肿瘤组织缺血再灌注后iNOS含量明显升高,说明

参考文献:

[1]. 一氧化氮对肝癌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关系的研究[D]. 于文胜. 广西医科大学. 2000

[2]. 一氧化氮供体对肿瘤生长转移调控的研究[D]. 姜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5

[3]. 一氧化氮对原发性肝癌诊疗的意义[J]. 关玉娟, 周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

[4]. 运动联合活性肽修饰的PLA-PLL载药纳米给药系统对肝癌的靶向性研究[D]. 刘培峰. 扬州大学. 2007

[5]. 青蒿素增敏复方抗肿瘤的体内外评价及青蒿素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机理研究[D]. 张平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6]. 5-氟尿嘧啶联合L-精氨酸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D]. 尹晓燕. 山东大学. 2005

[7]. 一氧化氮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D]. 蒋雪梅. 福建医科大学. 2002

[8]. 气体信号分子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D]. 范凌. 河北医科大学. 2017

[9]. 原发性肝癌血清一氧化氮的研究[J]. 关玉娟, 刘平, 郭振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

[10]. 肝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研究[D]. 陈洪茂. 第四军医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一氧化氮对肝癌血管生长和肿瘤生长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