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探析--云南省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调查_农民论文

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探析--云南省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调查_农民论文

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探寻——对云南十个民族贫困山区县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山区论文,民族论文,云南论文,农村经济发展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贫困山区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去年,围绕如何实现我省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调研课题,我们分别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双江、沧源、西盟、孟连、峨山、西畴、砚山、中甸、德钦和宾川10个民族贫困山区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总的感到,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省第五次党代会以来,云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少数民族贫困山区脱贫步伐加快。

——粮食生产稳步发展。1990~1994年,10个县中有8 个县实现了粮食年年增产。其中沧源、西畴两县自1988年以来连续7 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各县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农村人均占有粮食仍有所增加。8个县粮食基本实现了自求平衡,其中双江、沧源、孟连、西盟、峨山、宾川6县由过去每年吃几百万斤返销粮变为每年调出粮食数百万斤。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1990年以来,各县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1993年以后发展更快。1994年与1990年相比,各县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的年均递增幅度除西盟县只达到1位数(8.47%)外,其他9县都达到2位数,其中递增幅度达到30%以上的有德钦、西畴、砚山、 峨山、孟连、中甸等6县。1994年与1993年相比, 营业总收入增长幅度超过50%的有中甸、砚山、西畴、峨山、孟连等5个县,中甸的增幅最高, 达95.2%。

——农村经济总收入持续增长。1994年与1990年相比,各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递增幅度都超过6%,其中超过10%的有西畴、宾川、 沧源、峨山、砚山和德钦等6县,年均递增幅度最高的是西畴县,达到18.19%。

——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1994年,除西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达到276元外,双江、孟连、西畴和砚山4县都超过300元, 沧源县超过400元,中甸、德钦、宾川3县超过500元,峨山县超过1000元, 达到1010元。1994年与1990年相比,各县农民人均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增值最多的是峨山县,增338元。

以上情况说明,我省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进步。各地在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经验:

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10个县中, 除峨山彝族自治县外都是贫困县。所以,各县委、县政府特别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把农业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除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外,还分别确定一位副书记和一位副县长分管,有的县还建立了领导干部责任制。县委、县政府领导转变作风,经常深入基层、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多数县采取抓点带面的办法,通过办样板,树典型,带动和推动面上的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县还成立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县级涉农部门在支农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确保本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从县情出发,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 各县从县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确定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提出切合实际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付诸实施。值得推崇的是,经济发展思路一经确定,就一届接着一届、一任接着一任地贯彻实施。孟连县是云南73个贫困县之一,山区面积占98%,热区面积占81%。为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在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于1981年作出开发热区的决定,并明确提出“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科技先导,集约经营”的开发方针,走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综合经营路子,并按照集中连片、方便加工的原则,把全县可开发的热区划分为以种植橡胶为主的南卡江流域和以种植甘蔗为主的南垒河流域,实行区域开发,取得显著成绩。1994年, 民营橡胶种植面积达3.67 万亩, 开割面积达1.71万亩,并先后建成日加工能力为12吨和6吨干胶的乡镇办橡胶加工厂; 甘蔗种植面积达到5.9万亩,相应建成日处理甘蔗2250 吨的孟连白糖厂。由于实行区域开发,其规模效益十分明显,并使辐射范围内的农民群众大面积脱贫。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1990年以来, 各县围绕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在全省建设2500万亩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稳产高产农田的要求,在国家的扶持、帮助下,广泛发动群众投资投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每个冬春都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加强。截止1994年底,10个县累计建成亩产400 公斤以上的稳产高产农田(地)67.71万亩,加上高海拔地区、 石山地区建成的亩产200至400公斤的17.63万亩,共建成稳产高产农田(地)85.34万亩,占应建任务数的63.36%。

4、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 各县在抓紧抓好稳产高产农田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的前提下,从当地的资源优势出发,稳妥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了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改变了单一经济结构,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双江、沧源、孟连、西盟和宾川等县,充分发挥热区资源优势,培育了糖、茶、胶、水果等支柱产业;中甸、德钦两县,因地制宜,培育了林、畜牧、矿冶和珍贵药材等支柱产业;峨山、西畴、砚山三县,从县情出发,培育了烤烟、矿冶、建材等支柱产业。

5、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 各县认真贯彻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科技兴滇”战略,制定了科技兴农措施。一是在粮食生产上,大力推广以良种为中心的农业实用技术,薄膜育秧、地膜覆盖、规格化栽培、科学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已广为运用。各族农村群众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接受新事物,运用农业实用技术已成风气。二是在经济作物开发上,正在由分散、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型转变。高标准、高质量、高产出的规模化茶园、橡胶园、甘蔗园、咖啡园、水果园和干果园基地随处可见,与这些基地相配套的一座座现代化的茶厂、糖厂、橡胶加工厂等在边疆、民族、贫困山区拔地而起,标志着传统农业正向着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三是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各县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坚持不懈地对劳动者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紧紧围绕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进行。这是各县在实施“科技兴农”中,能够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的关键举措。

6、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各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指示。1994年,各县按中央精神又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并办完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合同证书,给广大农村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从而解除了他们对第一、二轮承包期太短担心再次调整承包土地的思想顾虑,舍得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投资投劳,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各县在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994年,沧源、宾川两县个体和私营企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194万元和88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16%和36.38%,占乡镇企业的比重和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68.32%、76.37 %和44.89%、25.78%,为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二是有偿转让集体的荒山使用权。即使在德钦、中甸、西盟、沧源这些边远的贫困山区,“转让”也取得一定进展。三是变革经营体制和生产方式。各县在开发资源和发展市场经济中,坚持走“三结合、一体化”的路子,尤其是开发与开放结合,以开放促开发,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开放观念,打破封闭意识,吸引了县外、区外、省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采取联营、股份、独资、合作、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形势下,我省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带有共性并较为突出的有:

1、与全省平均水平和相对发达的县份差距拉大。 这种差距可选择滇西较发达的保山市为代表作比较。1990年至1994年,全省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递增率达28.04%,保山市为22.03%,而这10个民族贫困山区县没有一个达到20 %, 增幅最高的西畴县也分别比全省和保山市低9.85和3.84个百分点。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情况看,除峨山县外, 其他9个贫困县是差距越拉越大。1990年,宾川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4元,比全省水平低66元,比保山市高15元;1994年,宾川是9 个贫困县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县, 却分别比全省和保山市低207 元和195 元, 1994年与1990年相比,与全省和保山市的差距分别拉大了141元和210元。西盟县的情况更加突出,1990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2元, 分别比全省和保山市低339元和257元;1994年上升到276元, 分别比全省和保山市低527元和515元,与1990年比,差距扩大了188元和258元。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是水利化程度低。1994年,10 个县中水利化程度高于全省水平的只有峨山和宾川两县,其他8个县都低于全省。而有效灌溉面积多集中在坝区和河谷地区,山区则相当少。二是稳产高产农田建设进度慢,层次低。截止1994年底,10个县建成的稳产高产农田面积只占应建面积的63.36%,比全省低17.01个百分点。在已建成的稳产高产农田中,真正达到排灌自如的园田化农田很少,只有被列入滇西南一、二期农业综合开发的双江、沧源、孟连、宾川4 个县在坝区搞了园田化建设,其面积还不到建成面积的10%。1994年末,10个县合计有耕地面积273.52万亩,其中水田仅80.51万亩, 已建成的稳产高产农田多集中在坝区和河谷地区,而且已超过水田面积4.83万亩,今后需完成的49.36万亩稳产高产农田主要是在山区和旱地,任务十分艰巨。

3、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乡镇企业发展严重不足。 一是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比全省慢。10个县中,1994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全省粮经比例为7.5:2.5),除孟连、 宾川两县高于全省的水平外,其他8县都低于全省水平,西盟、中甸、 德钦县基本还未打破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的格局。二是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比全省慢。孟连县是10县中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快的县,199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为4989万元,占总收入的89.25%, 比全省高56.9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收入为137万元,占总收入的2.45%,比全省低23.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收入为464万元,占总收入的8.3%,比全省低9.7个百分点。这表明,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差距是第二产业。三是乡镇企业发展严重不足。这是民族贫困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小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起步晚,总量少,人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少。10个县中,除峨山起步较早,人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65元)外,其他9 个县起步都较晚,尤其是边远的山区县大多是9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1992年后才有较快发展,因而大大低于全省水平;发展速度比全省慢。1990年至1994年,10个县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年均递增幅度高于全省47.96 %的只有中甸和孟连两县,其他8县都比全省低。

4、计划指导下的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偏低,农民应得利益减少。 对这个问题,乡村干部和农民反映最为强烈。西畴县蚌谷乡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乡级财政增收, 近几年增加了烤烟种植面积, 1994年种6600多亩,生产烤烟85.45万公斤,平均单产129.5公斤,县烟草公司定的收购综合平均价每公斤才5.72元,只相当于一包中档香烟的价格。现在种烤烟的成本越来越大,烟农得利很少。

甘蔗和胶乳(橡胶)也同样存在收购价格低的问题。1993/1994年榨季,孟连县考虑到白糖的市场风险,确定孟连白糖厂按每吨甘蔗85元的最低保护价向蔗农收购,这个榨季该厂上交税金691万元, 实现利润374万元。效益为何这样好?除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外, 主要来自白糖价格不断上扬,从开榨时的吨价3000元左右上升到榨季结束时的4000元左右,但甘蔗收购价却未调整,也没有采取其他措施给蔗农以相应的分享。胶乳的收购则是由加工企业自行定价。1994年初,孟连县勐马镇镇办橡胶加工厂确定胶乳收购价每公斤为1.10 元, 年初干胶销售价每吨7000元左右,之后干胶价格一路攀升,每吨销价竟达14000元左右。 干胶价格上扬,加工企业效益也相应大增,该厂1994年上交税金154.6 万元,实现利润412万元,而胶乳收购直到去年3月底都未变。

茶叶鲜叶的收购情况也大同小异。

上述农副产品原料收购价格偏低,农民应得利益减少,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实质是国家、企业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问题。在利益分配中,县的利益(税收)和企业的利益(利润)连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很自然地向企业倾斜,这在边远的民族贫困山区尤为突出,导致原料生产者的应得利益受损。为什么在三者利益分配中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兼顾呢?原因之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多轨并存,有些全放,如蔬菜、水果等;有的半放,如粮食,要完成合同定购粮后才允许放开;有的不放,而且实行统购,如烤烟、甘蔗、胶乳、鲜叶(茶叶)等。实行统购、价格未放开的农副产品中,有的是省定收购的指导价格,如烤烟、甘蔗,但实际收购价格,又由各地州、县政府确定,烟草公司(有烟厂或复烤厂的地州,公司和厂是一套班子)、糖厂遵照执行;有的是纯属企业自己确定原料收购价格,报县有关部门批准执行,如胶乳和鲜叶的收购。原因之二是企业加工以后的成品或半成品,除香烟实行专营外,白糖、干胶(橡胶)、茶叶价格已全部放开,随行就市。因此,企业考虑到市场风险,往往把原料收购价格压得过低。原因之三是就加工企业而言,也自有苦衷。实施新税制后取消了原来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允许新办城乡集体企业税前还贷的优惠政策,加重了加工企业的还贷负担。为尽快还清建基地、办加工厂时的大量贷款及利息,便采取压低原料收购价格的办法以获取加工环节上更多的利润,其结果是苦了原料生产者。原因之四是实行财政包干后,特别是吃财政补贴的县,为保证“吃饭”所需的财政收入,自然要加大税收力度。用有的县长的话说,“在税收上就是要搜干刮净,不然,日子就过不下去”。尽管“搜干刮净”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刺耳,但却反映了财政穷县的“父母官”的难处。所以,越穷的地方,税收政策越紧,越想多增加一点财政收入。原料生产者——农民处于分散经营的不利地位,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的各族农民不管原料收购价格定得多低,他们反映少,反映了也很少得到解决。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5、化肥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太猛。在调查中,县、乡、 村干部和农民对这个问题反映最为强烈。中甸县反映,近几年来,随着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藏族等各族农民对化肥由不会用、不敢用到会用、用得好,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近两年,全县化肥的年实际需要量达到5000吨左右,今后的用量还将增加,但省核定给中甸县的化肥计划指标每年只有1700吨, 缺口3300 吨。 而计划外的尿素1995 年五六月份比1994年同期上涨26.32%,达3000元/吨,农民难以承受。 其他县计划外化肥价格上涨情况也大体相同。农用薄膜、农药的价格也是联动上涨。以化肥为主的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农民从1994年以来粮食提价中得到的实惠被迅速冲抵,因而种粮的积极性再次受到挫伤。

此外,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计算方法多样,导致贫困县上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偏低。这与争戴贫困县帽子有密切关系。理由很简单。一是1986年和1991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两次确定贫困县都是以县为单位,以各县某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依据。二是我省大多数县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县财政拮据,很难挤出资金用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因此,都企盼国家给予扶持。我们深入到贫困程度很深的拉祜族、佤族、傈僳族、壮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感受到这些县的领导并不是心里乐意戴贫困的帽子,而是为争取建设资金不得已之所为。“贫困县这顶帽子戴着难看,但冬暖夏凉”,这就是民族贫困山区争戴贫困县帽子的心态。因此,不少贫困县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中,由于统计口径各异,很难较准确地反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真实情况。

加快云南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和困难,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1、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充分体现在指导思想之中

省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云南实现小康的关键和难点。”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中,各有特定的含义和内容。一般来说,农业是指产业,农村是指地域,农民是指我国人民群众中的一个群体。农业、农村是客体,农民则是主体,是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很明显,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力军是农民,离开了农民将一事无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目的,是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过上更富裕、更美好的幸福生活,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的,它关系到我省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稳定、边防巩固、民族团结。因此,必须把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充分体现在今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中。这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首要问题。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中,加快我省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应该涵括以下主要内容: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小康目标总揽全局,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实现增产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巩固、发展壮大已建支柱产业的同时,围绕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培植生物、矿产和旅游等新的支柱产业的要求,着力培植自己的新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加大科教兴农力度,努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造成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交通不便、居住分散、耕地零星等。自然条件限制,导致开发难度大,虽有资源,但很难列入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民族贫困山区绝大多数县是贫困县,财政困难,农民贫穷,拿不出多少钱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再加上长期以来国家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重点放在坝区,更加剧了山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的矛盾。客观地讲,对山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欠了帐的。因此,在“九五”期间,除了要通盘考虑加大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由坝区向山区转移。鉴于在山区兴修水利、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工程量大,任务艰巨,农民群众经济困难,应坚持“区别对待,国家扶持,群众投劳”和“谁修建,补助谁;谁投劳,谁受益”的原则,加大国家投资力度,发动和鼓励农民群众在国家的扶持、帮助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懈地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了实施我省“七七”扶贫攻坚计划,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把省级投资兴修水利的重点放在506个攻坚乡上。凡修建一个15至20方的小水池或小水窖, 国家补助购买水泥的资金。为了简便易行,拟实行定额补助,由省水利厅视水池和水窖的大小制定具体的补助标准,补助资金由水利厅牵头,协商有关部门进行筹措。

山区稳产高产田(地)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坡地改梯地,变“三跑”为“三保”。除省里1995年确定的120个山区试点乡外, 其他山区乡的基本农田(地)建设,原则上以发动群众投资投劳为主,地州、市县给予一定补助或奖励的办法。西畴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舍得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加大投资,近年实施“炸石造地”,取得显著成绩。

3、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围绕资源搞开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加快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要采取有力措施,实行政策倾斜,为民族贫困山区创造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凡资源性开发项目,民族贫困山区能搞的,应优先安排。要以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培植生物、矿产和旅游等新的三大支柱产业为今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认真组织实施。鉴于民族贫困山区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人才,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又受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调整要与现实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重点应放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市场前景广阔,能吸纳众多农民参加的种养业上。

实施产业化经营,是加快民族贫困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省有些县(市)在优势资源开发中创造的“三结合一体化”和“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就其经营特征来说是属于初级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证明,这类开发、经营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必,可解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千家万户经营与千变万化市场的矛盾,传统生产方式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矛盾,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与扩大经营规模的矛盾,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的矛盾,能大大加快民族贫困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山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获得大面积脱贫的效果。因此,要继续加大推广力度,并不断完善、提高。

从实际出发,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是民族贫困山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开发为重点,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宽政策,简化手续,搞好服务,加快发展。要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地投资者前往民族贫困地区参与开发,当地政府要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这样才能实现这些地区乡镇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4、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 保护农民的应得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云南贫困面大、程度深,但与之相反,却又是全国财政收入的大省之一,形成强烈反差。财政收入高,证明云南省委、省政府把烟、糖、茶、胶,特别是烟作为云南的四大支柱产业来发展是完全正确的。但也应该看到,云南的这四大支柱产业,特别是两烟,除了财政收入高外,加工环节(包括各县烟草公司)利润也相当高。形成“两高”的原因有三:一是产品税收高,二是企业经营管理好,三是实行原料定价收购,价格普遍偏低。对此,农民反映强烈。现在已进入到扶贫攻坚阶段,解决强烈反差的问题和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已迫在眉睫。这关系到我省“七七”扶贫攻坚计划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应该遵照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讲话中对全党提出的“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总要求,真正把国家、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处理好。在处理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的关系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多给予,少索取”和“藏富于民”的方针,调结构,建支柱,搞开发,办企业,都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前提。尤其是贫困县要特别注意不能陷入“越穷越抠,越抠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在处理企业增利和农民增收的关系时,要克服偏顾某一方,使另一方利益受到损害的顾此失彼的倾向,合理地处理好加工企业(包括流通企业)与原料生产者的利益分配关系,在有些大宗农副产品价格尚未放开时,不得随意压级压价,损农肥企。要尽快制定保护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使农民利益真正得到长期、稳定的保护。

5、稳定农资销售价格,切实搞好农资供应

以化肥为重点的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是关系到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能否实现当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大问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针对民族贫困山区近几年来出现的以化肥为重点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紧张,价格猛涨,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资销售价格,切实搞好农资供应。要加大农资供应宏观调控力度;增加民族贫困山区省调控(即俗称的计划内的)化肥的供应总量,并适当提高省调控化肥的价格;各地州、市县自办的化肥厂(包括解放军化肥厂),必须严格执行省物价局规定的化肥出厂价格,不得自行提价,更不允许放开价格,谋取暴利,扰乱化肥市场;化肥专营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省政府规定的各类化肥经营费率;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化肥市场管理。

6、加强领导,强化宏观管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时期,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宏观管理是加快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要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加快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把自己部门和系统应该做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尤其是水利、农业、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农资供应部门和“龙头”企业,更要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实现当年增产增收尽心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  ;  ;  ;  ;  ;  ;  ;  

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探析--云南省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调查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