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吕永恩论文_吕永恩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吕永恩论文_吕永恩

摘要: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城市规划实践中,实现和城市建设的有力结合,既可以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同时还能够解决各类城市问题,比如内涝等,实现事前控制。基于此,以下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规划;应用分析

引言

城市在发展工业、农业等产业的时候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这些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水资源污染等。海绵城市理论在解决水资源污染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污染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环境恶化问题是城市规划工作中一项占重比非常大工作,值得城市规划工作人员的重视。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它主要指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付各种自然灾害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下雨的时候可以吸收水,储存水,泄漏水,净化水。不下雨的时候,可以释放储存的水。海绵城市,易于实现城市规划,发射缓慢、来源分散等形式,为建设新城市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过去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经常收集管道运河、泵站等组织流出雨水,使统一排放成为可能。这种手段是以末端集中和快速排放这一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为基础的。但是,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是,以径流雨水源到终点的整个过程为基础,与现有雨水的利用率相比,有效地应用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雨水可以实现自然渗透、积累和净化,构建的雨水系统属于新的绿色雨水的可持续排放模式。

2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1在城市旅游资源规划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中的旅游资源开发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积极开发城市旅游资源,不但可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满足城市生态发展需求,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海绵城市理论能够在相关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防止因过度的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必要条件。海绵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吸水与储水,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收集与利用,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水资源问题。

2.2城市道路规划

有效地应用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不仅有助于保持交通道路的顺畅,满足道路需求,还能充分利用周围绿化空间和道路两侧凹陷的绿色建设、投水道路、LID树池等措施,从而确保道路功能,减少雨水径流,改善道路径流水质,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具体应用海绵城市基础理念,在城市规划期间合理利用周边道路景观绿地带,在道路周围建立凹陷绿地系统,使道路雨水的地表流出逐渐流入绿地,通过绿地系统实现雨水渗透、储存、净化等,并及时排放雨水。利用透水路面提高雨水的渗透,使道路严重污染和大负荷条件下,透水路面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2.3在城市休闲设施规划中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为市民提供建设足够的休闲设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城市休闲设施规划中,公园是主要的形式之一。在对公园进行规划与建设时,不但要为其提供足够的建设空间,而且要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公园设置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区域,不但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能够对城市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在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资源才能充分满足公园的需求。因此,为了解决这部分水资源的需求问题,可以在规划工作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合理的采取开湖蓄水的方式,妥善的解决水资源问题,并且可以种植更多的观赏性植物,如莲花等,不但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而且能够提高城市休闲设施的观赏性,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策略总结

3.1做好应用原则的把控

从城市规划实践来说,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要做好应用原则的把控。具体如下:(1)规划引领。目前,部分城市雨水管理工作尚不完善,还存在着很多漏洞,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大对雨水系统管理的完善以及规范。(2)选择适宜的建设方法。建设海绵城市之前,要加大和地方政府以及道路规划等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探索总结适宜的建设方法,优选建设方案,提高自然空间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借助灰色设施辅助绿色雨水设施,实现对雨水系统的优化。(3)坚持渗透、滞留、连通的原则。

3.2加强生态景观建设

以某城市为例,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种植生态植被、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景观节点作为重点,开展道路建设、边沟改造、冲沟修复与基础建设等工作,力求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具体内容为:在新建居民区建设普通绿地、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与植草沟。在城市水生态建设进程中,对原有的河流湖泊进行清淤处理,修整河岸边坡结构,建造雨水花园与生物滞留带;调整入水口沉淀池、滚石坝与桥闸;根据林场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性与可行性的整地措施。同时,清理杂草,改造水平阶,修整水平梯,修建苗木,建造雨水花园,修复处理冲沟;在新建小区中,基于海绵理念,改造绿化项目,合理划分雨水收集功能区,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

3.3做好统筹规划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既要兼顾资源高效利用和人们生活生产需求,同时还要着眼于未来发展。这需要将海绵城市理念和其他规划建设理念有机融合,做好统筹规划,确保整个海绵系统功能作用的发挥,同时实现推动城市持续化发展的目标。这需要规划师能够认真分析和总结,做好城市规划方案可行性、经济性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选择的海绵城市手段和方法,要符合城市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应用原则,切实发挥海绵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不可过于追求“海绵城市”而违背了自然规律,促进海绵城市的价值实现。站在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整合各类资源,减少资源利用,推动城市持续发展。对设计的海绵城市系统,开展综合分析,确保系统建成后的使用效益。

3.4保护天然海绵体,建造人工海绵体

实际上,并非所有城市都拥有丰富的天然海绵体。部分城市极度缺少天然海绵体,这为海绵城市建设造成了阻碍。为此,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加大人工海绵体建设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人工改造手段,增强城市的排洪抗涝能力。换言之,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一定单纯依靠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也可以人工建造绿地、雨水花园与池塘等。此外,还需创新老旧城区与工业区建设模式。例如,以分散式的小规模的下沉式绿地代替集中式的绿地,以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结束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城市发展理念的改变,随着环境保护观念的增强,人们越加意识到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环境日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而言,应正确认识和理解海绵城市的内涵和理念,将先进的海绵城市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的各层面,并因地制宜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海绵城市发展之路,促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腾.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建议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62.

[2]黄关荣.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分析[J].花卉,2019(22):121-122.

[3]刘闯.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22):145-146.

[4]何军民.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中华建设,2018(11):88-89.

[5]肖创.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与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4-5.

吕永恩 男 1984- 籍贯山东烟台莱阳 学历研究生,职称工程师,从事工程咨询工作。

论文作者:吕永恩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吕永恩论文_吕永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