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板、石膏和夹板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比较论文_李学智

李学智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创伤骨科 731100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夹板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3组,分别为夹板组(40例)、石膏组(40例)和交替组(40例),比较3组效果。结果:交替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夹板组及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替组、夹板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石膏组,且交替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夹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板和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效果较单独石膏或者夹板固定更好,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夹板石膏交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10-01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治疗首选方法为效果显著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但手术费用较高,并且属于有创疗法,因此无法被所有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仍然具有很高的可行性[1]。大部分桡骨远端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达到令人满意的复位效果,而外固定材料的选择则关系到了患者骨折治疗效果。常用的外固定材料有石膏以及夹板,两者各有所长,但也具有各自的缺陷,将两者联合使用,交替进行固定,可能收到更好的固定效果[2]。本文对夹板和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且与两种材料单独使用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3年1月1日-2015年1月31日收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其中男63例,女57例,平均年龄(45.3±9.1)岁;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夹板组、石膏组和交替组,每组40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手法整复

患者选择仰卧位,给予患者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血肿麻醉,将患者的肘关节进行屈曲,前臂保持中立位,手术助手要用双手握住患者患侧的手,另一位手术助手要用双手握住患者患侧的前臂近端,进行对抗牵引。①背侧缘型:将腕关节进行轻度的屈曲,两手的拇指推按患者背侧缘骨折处,既可以进行复位,骨折复位后,将活血消肿的接骨膏贴在骨折处贴好,并进行外固定。②屈曲型骨折:牵开重叠,用两手的拇指由掌侧从远端骨折向背侧推挤,同时将骨折的近端由背侧向着掌侧进行挤压,即可以复位。③伸直型骨折:将重叠牵开,或者将嵌插牵开,双手拇指端放在骨折断端的背侧,中环指在骨断端的掌侧,采取提法及成角迅速加大反折屈腕将背伸畸形进行矫正,另一只手要抵着骨折的近端,另一只手要抵着骨折的远端,同时对抗挤压,以此将桡偏畸形进行矫正。

1.2.2夹板组

本组患者采取夹板固定,给予患者进行夹板固定。

1.2.3石膏组

本组患者采取石膏固定,给予患者进行石膏固定。

1.2.4交替组

本组患者采取夹板与石膏配合固定,给予患者进行石膏固定,持续2周,再换夹板固定。

1.2.5固定后方法

整复后,第2天进行复查,观察患者的患肢末梢血运,于第2、3、4周进行门诊复查,需要更换外敷药物,调整绷带,同时将扎带进行松紧固定,第5周,了解骨折断端处是否有局部的压痛感,并进行放射学检查,看是否出现骨痂形成,骨折线是否模糊,了解患者情况,满意后可以拆除石膏,或者夹板,逐步进行关节旋转及屈伸活动。

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采取Jakim桡骨远端骨折里昵称疗效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根据患者的腕关节活动范围、腕关节功能、腕关节疼痛、骨折部位的畸形、患肢的抓握力、放射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价,放射学检查40分满分,功能评价60分满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0-69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

交替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夹板组及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组治疗后12周后临床疗效优良率与石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对比 [例,%]

注:交替组与夹板组及石膏组比较,*P<0.05

2.2 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夹板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6.10±2.51)天,石膏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47±3.45)天,交替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16±1.02)天,交替组、夹板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石膏组,且交替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夹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部分的桡骨远端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后采用夹板进行固定是比较常用的方式[3,4]。夹板固定具有疗效稳定、费用低、痛苦小的优势,配合一些外用药物,骨折患者基本都能恢复。但在对骨折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单纯利用夹板固定的患者容易在时间长后出现移位,究其原因在于骨折会引起患处肿胀,而手法复位效果满意进行固定后,肿胀会逐渐消失,而此时会出现固定松动,出现复位丢失现象。而如果单独的采用石膏固定,则会存在长时间固定后,患者腕关节旋转、屈伸功能受到限制,影响骨折愈合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因此两种外固定方法单独使用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将石膏以及夹板进行交替应用是具有理论基础的[5,6]。

本研究中将石膏以及夹板同时运用于手法复位后的固定中,并且将治疗结果与单纯石膏或夹板固定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交替固定无论远期疗效还是近期疗效均优于石膏组或者夹板组,而石膏、夹板两组单独使用,优良率则相当,而从骨折愈合方面来看,夹板显然更不利于骨折愈合,其原因与夹板固定无法限制腕关节、前臂的活动,导致骨折再次以为有关,而交替组骨折愈合时间最短,说明交替进行的石膏和夹板固定从愈合角度来看更加科学。本文还对愈合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交替固定虽然更换了固定材料,但并未带来愈合方面的问题,骨折愈合情况三组相当,说明石膏以及夹板交替固定可行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陈凌云,胡勇斌,卢伟民等.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52):9083-9088.

[2] 孔祥全,王剑利,付磊等.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4-6.

[3] 邵芳.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128-130,133.

[4] 王梅,高志朝.局部中药外敷、夹板外固定与单纯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医正骨,2012,24(5):17-19.

[5] 董英涛,王朝鲁,陈涛平等.经皮克氏针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2):2478-2479.

[6] 严松鹤,胡钢,蔡建平等.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217-219.

论文作者:李学智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夹板、石膏和夹板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比较论文_李学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