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2.十堰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3.湖北晴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教育建筑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非常专业的技能课程,也是学生从事建筑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所要具备的一项技能。基于此,文章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以提高学生作为技术管理人员所要具备的能力。
关键词:招投标;合同管理;现状;教学改革
前言:
从工程管理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分析,《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是属于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法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和《项目成本管理》等课程的衔接中枢,且该课程所涉及的工程管理专业知识面较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合理有效的连接以保证知识的整体紧密。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专业规范和政策性规定,结合本地湘建建〔2013〕282号文件及教师在教学中需扩充的理论课程、实训课程相关内容资料,并基于高职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一、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该们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是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由教师进行讲授,难免进入填鸭式教学的循环模式。这跟该课程的教材内容有较大关系,教材包括两大内容:招投标、合同管理。招投标部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条文、招投标的详细程序开展描述,合同管理部分围绕招标人在确定中标人签订合同后对施工合同的拟定(参考201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对合同条款解读、实施中管理进行介绍。教本内容枯燥乏味,教师照本宣科,不钻研教学方法,虽然采用引导案例式的教学方法,若教学课件死板空洞,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工作不到位,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只是单一由教师传授,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不能达到项目现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2)课前准备工作不足。首先学生没有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和了解工作,以至于在授课中有时候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也会使教师在讲解某些知识点时会比较吃力。其次是教师在备课方面准备不足,只是对于课本的现有知识讲解而没有进行扩展,理应多补充课外的知识,特别是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实践操作程序的介绍。部分教师的课件较单一,没有做到图文并茂、加入视频资料,同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3)课程考查反映真实情况失真。目前该课程采用“334”的考查形式,即平时成绩占30%、实训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从某班级最终成绩册结果看出部分学生平时考勤成绩不理想,甚至从来不学习,但是期考能考出高分,这可能与监考的严厉程度有关。并且考试题型往往是单选、填空、简答等死记硬背的题型,容易让学生单纯为了取得好成绩去强行进行考前突击强制记忆。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弊端较多,不能真实反映每一个学生对该课程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4)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中,由于该课程内容的理论性文字较多,普遍涉及法律条文和合同条款内容,这些内容较易让学生感觉抽象和空洞,同时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又比较缺乏。部分教师在讲授“建设工程招标实务”这个单元时,会安排学生进行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的编制任务,但是达到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工程管理专业的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会安排去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认知实习,这对刚入校的学生对其专业的认识有个引导和培养兴趣的作用,可是一次进行学习的学生人数过多,教师重视度也不高,只是按照教学计划敷衍了事,达不到该实践教学环节的预期效果。
5)其他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够,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学生,不换位思考。从来不布置课后作业,布置了作业从来不看,或布置的作业缺乏灵活性过于死板。授课中对课堂疏于管理,对表现不好的学生不闻不问、视若无物。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一个真实的项目(某学院图书馆综合楼)作为案例,从它的筹建、招标、投标、签约、合同实施等全过程的项目建设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注意与教材知识的紧密结合。例如,在学生进行招标公告的编写环节中,可以先参考教师所给项目概况进行编制,完成后再与该项目真实发布在湖南招标网的招标公告进行对比,发现自己成果与网站文本的差距而进行总结学习。同时要注意多重教学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讲授开标、评标与定标的内容时,组织全班学生集中进行开标会,将整个大班级分为若干小组,采用角色扮演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要求课前进行预习,可以查找相关文字或视频资料以作参考,并准备好表演道具,课后对招标程序中“开标”这一环节做好工作总结。
(二)课前精心准备
教师对于课堂的45分钟的掌控很重要,所以必须认真细心的做好自己的备课。及时关注国内外建筑工程招标投与合同管理的最新动态以及国家和地区出台的最新政策和文件,以便及时对教材部分陈旧内容进行实时更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话,教师应注重课件内容的丰富,做到生活中常见实例与学习内容的融合,采用丰富的图片或视频,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提高学习兴趣。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针对目前该课程“334”的考核方式,单纯以笔试为主的考查方式并不能真实全面考核学生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加强实训能力部分的考查,进行反思与改革。实训环节现状是要求学生在一周时间内编制一份招标文件,虽然有对内容进行分工、对任务进行分组布置,但是不可避免学生不动脑筋仍旧生搬硬套的抄袭现象存在。建议增加实训考核分数的占比,在实训周安排小型答辩的环节,不仅是对理论部分的复习同时也是对实训周成果的阶段性考核,可作为该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
(四)加强课程实践
由于本课程理论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光执着教材上内容的讲授难免会脱离实际。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主持招投标工作、编制招投标文件、从事工程合同管理的能力。应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可从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方面着手。课内实践主要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开标会现场的模拟等实践活动。课外实践主要是安排学生进入校企合作单位中,在企业指导教师的带领和督促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校内指导老师实时进行过程跟踪和考核,达到教材内容与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和谐统一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总的方向是在明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岗位对学生专业能力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学生进行技术运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旭灵,黄光明.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
[2]肖云川.《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改革浅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
[3]宿辉,丁晓欣.《工程合同管理》课程建设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8.
[4]蒋先智.试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4.7.
[5]唐钱龙.基于项目导向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学研究,2010.1.
论文作者:赵丹洋1,吴娟2,朱修超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招投标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内容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