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蔡佳俊

蔡佳俊

四川省巴中通江新区医院 636700

摘要:目的:探究16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至次年4月期间确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患者病床号的单双进行分组并为其采取不同诊断方法,其中床号为单号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采取X线平片检查;床号为双号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采取16排螺旋CT检查。观察两组的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5%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16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更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16排螺旋CT;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准确率;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effect of 16-slice spiral CT on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Selection Methods: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the following year during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80 case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with single and double bed number to group and take different diagnosis methods,including bed,for single,4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adopt X-ray plain film examination;Forty patients with double bed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group and underwent 16 row spiral CT examinations. The imaging performance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5%,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16-slice spiral CT has higher diagnostic value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than X-ray plain.

[key words] 16 rows of spiral CT;Lumbar disc herniation;Diagnostic accuracy;Application effect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常见骨科疾病,腰腿痛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95%以上患者均有腰痛症状,此病高发于青壮年群体,不但病程漫长,治疗难度也极大,发作时患者疼痛难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对于此病,治疗的关键在于给予准确的诊断并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本文选择2017年4月至次年4月期间确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试探究16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4月至次年4月期间确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患者病床号的单双进行分组,其中床号为单号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床号为双号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的资料:研究组: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42岁到68岁,平均(55 ± 13)岁;病程4年到16年,平均(10 ± 6)年;腰3到腰4节段5例,腰4到腰5节段19例,腰5到骶1节段16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43岁到67岁,平均(55 ± 12)岁;病程3年到17年,平均(10 ± 7)年;腰3到腰4节段6例,腰4到腰5节段20例,腰5到骶1节段1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长短、年龄分布、病变节段、性别构成等资料,P >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对比可正常进行。

纳入标准:①均有腰痛、下肢麻木或放射性疼痛等表现;②跛行、下肢肌力降低且感觉异常;③直腿抬高试验的结果为阳性;④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相关协议,医院伦理委员会以批准同意[2]。

排除标准:①有手术治疗史;②重度骨质酥松者;③患有全身性严重疾病者;④存在先天性椎管狭窄或严重脊柱畸形的患者;⑤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交流者[3]。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为患者保持侧卧体位,使其双腿并拢并稍向前屈,以DR拍片机为患者拍摄标准正位片。

研究组安排同一名影像科医师进行16排螺旋CT检查,医护人员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体位,使其双腿微屈,稍垫高其臀部,将CT扫描架进行调整,确保其倾斜角度适宜,设置参数:①矩阵:512 * 512;②层厚:10毫米;③间隔:10毫米;④螺距:2.0;⑤FOV:250毫米。扫描范围以椎体椎弓下缘为起点,以骶1节段的椎体椎弓上缘为终点,行连续扫描,每一节腰椎间盘均行上、中及下三个层面的扫描,在完成轴位扫描之后,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以获取矢状位与冠状位的图像。患者腰椎突出程度、范围大小以及CT值的测量标准为软组织窗,先获得的轴状位图像可以行曲线描记,以便对兴趣区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影像学表现,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两组的诊断结果与其对照,计算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并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所有数据使用19.0版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形式表示,检验卡方值。两组的数据若统计计算为P < 0.05,那么则有统计学意义存在于分组结果中。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除少数前窄后宽,对照组患者的腰椎间隙大多具有相同的前后宽度;椎体后下存在骨质增生,少数患者后翘突起;大部分患者腰椎生理弧度前弯变直,少数患者有侧弯畸形或反弓表现;椎管中或椎间孔存在游离骨块影,少数患者被发现有许莫氏结节。

研究组CT图像中可见椎体边缘有一定量唇样骨赘,同时硬膜囊与硬膜外脂肪有不同程度的移位或受压,椎间盘后缘正中偏侧有局限性的突出软组织影,其密度与椎间盘相同,并且突出的椎间盘有程度不一的钙化与滑移表现,椎管中存在游离脱落影,神经根变粗,发生湮没或移位现象,椎管相对狭窄。

2.2 诊断结果

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5%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引发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患者的髓核、纤维、软骨板等腰椎间盘部分发生退行性改变,在外力因素作用下发生椎间盘组织破裂,突出至椎管中,压迫、刺激脊神经根,引发肢体和腰背的麻木、疼痛;同时,因为神经根受压,神经肌肉功能会受到累及,肌肉活动受限,肌肉逐渐萎缩,发生功能退化,最终给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纵观既往研究结果可知,腰4到腰5节段与腰5到骶1节段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发节段,占所有节段的95%以上,突出部位不同、范围不同、病程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病情表现,但是无论突出部位与范围如何,病程长短不论,其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腰椎间盘突出症会随着病程增加而逐渐加重,因此临床需要尽早进行准确的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治疗措施。

本文为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从结果中75%的诊断准确率可以发现X线平片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原因在于X线平片所获得的图像是平片的,其本身的分辨率也比较低,仅能检查到明显的病变或范围较大的病变,对于结构重叠、骨骼复杂或体积较小的病灶则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但是因为X线平片具有检查快、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优点,因此临床多以此方法为患者进行初诊,随后再采取其他检查如CT,来对X线平片检查结果进行补充。值得注意的是,X线平片存在一定的辐射性,再加上X线平片检查后需要再采取其他检查,因此患者多存在抵触心理,因此其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为研究组患者采取16排螺旋CT检查,与X线平片相比其具有如下优点:①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检查时间并没有非常长,操作难度低,患者更容易接受;②在患者复查与病情演变的随时观察上比较方便;③诊断准确性更高,可以在图像中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病变程度、病变范围,即使局部的细微变化可以准确反映出来;④经过后处理的图像具有多个角度,更加立体,图像的密度与亮度更好,例如,可以清晰反映出神经根、椎间盘、硬膜囊的关系;⑤辐射性更小,更加安全[4]。正是因为上述优点,所以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5%,远远高于对照组。当然,16排螺旋CT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存在着如下不足:①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医师阅片经验、扫描方法以及机器性能的影响;②对于一些特殊的部位,如侧隐窝与神经根;对于一些特殊的合并状况,如椎管术后、先天性椎管狭窄以及严重脊柱畸形等,16排螺旋CT都难以清晰辨认出来,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结果[5]。总的说来,16排螺旋CT虽然存在一定不足,但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上依然有着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对于上述特殊状况,可以使用核磁共振等更加先进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结语:

16排螺旋CT有着非常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应积极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伟.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S1):376-377.

[2]单恩奇.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螺旋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0):110-112.

[3]熊建军.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8):81.

[4]王东.浅析螺旋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8):43-44.

[5]单燕,俞平.16排螺旋CT与X线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04):751-753.

论文作者:蔡佳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蔡佳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