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空间介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英语空间介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朱晓军[1]2008年在《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为题,运用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观点,对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的关系、空间隐喻、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叁方面进行阐释,旨在深入探求空间在人类认知中重要而基础的地位,强调人类共同的空间认知能力,全文以汉语研究为主,英语、俄语为佐证,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空间认知的共性。本文首先从“空间”定义出发,发现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本文中更多地使用[有界][无界]),既是[实体]的,又是[空置]的,从而得出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空间”既可以从科学意义上理解,又可以从日常生活角度理解;既可以是物理世界的概念,也可以是语言世界的概念,从而得出: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不是几何空间的认知,而是拓扑空间的认知。这就为我们研究空间的内容和角度奠定了基础。从内容上说,空间范畴分为实体、位置和位移叁大子范畴,从角度上看,空间认知具有主观性的特点。空间范畴的研究框架建立在把空间分为实体、位置和位移叁大子范畴的基础上,从对物理世界空间语义的范畴化,来与语言层面的范畴化相对应;然后从空间隐喻的角度证实空间是人们认知时间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空间作为始源域向其它目标域映射;最后探讨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性,主观性体现在方位词的混用,话语中自我的体现,以及汉语语序的主观性等叁个方面。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起着“元概念”(meta-concept)的作用,因为它是“用来理解其他概念的概念(Lakoff &Johnson,1980:14)”。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本章还回顾了国内外在空间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国外对空间问题的研究表现为视角宽、术语多的特点,国内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评介多、隐喻和意象图式泛化、多维度、结合汉语等四大主要特点,其中多维度的研究态势又包含方位词多义性、对称不对称、有标记无标记、语法化、象似性研究等等,总体说来,国内空间研究从语言层面上进行的较多,走的是从语言到认知的验证式研究路子,本文从认知到语言,并且从汉语、英语、俄语叁种语言中找到普遍存在的空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证据,如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有无对应性,空间隐喻的异同,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等等。第二章从“空间”的定义入手,发现空间的复杂性,具体体现在,空间是包含存在物的空间,空间的本质是空间关系,空间的认知与视角的选取有关,即有其主观性的一面,空间概念是隐喻中相当重要的概念等等,从而也澄清了“空间关系”、“空间概念”、“空间问题”等的区别,构建了本文的空间范畴:实体范畴、位置范畴和位移范畴,本文选取叁方面来阐释空间在人类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空间隐喻;空间义对句法功能的影响;空间认知的视点和参照物,即空间范畴的主观性;这叁个方面实际上是从空间的基础性、隐喻性、多义性、主观性来阐释的,这叁个方面环环相扣,从基础性到隐喻性、从隐喻性再到多义性、从多义性再到主观性,反映出人类在空间认知的四大特性:基础性、隐喻性、多义性、主观性。第叁章是从空间语义入手,看语言中有哪些句法成分能够表达空间语义,空间语义与句法范畴有无对应性,根据范畴化理论,实体范畴大致对应名词,位置范畴大致对应方位词,位移范畴大致对应动词,此外还有量词和方位词共同表示形状范畴。“实体范畴和名词”论证了实体范畴是一种隐性范畴,只有在句法组合功能上才能显现出来,如回指、指代、搭配、进入某一句法格式等等。另外,明确了名词空间性的叁种意义——[实体]性、[容纳]性和[处所]性,实体性名词是典型的名词,[处所]性对应处所名词,尤其是命名性处所词,容纳性名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词,它的空间性是功能性的[容纳],即具有使用功能,而且这叁种语义可以依据句子结构发生转化;“位置范畴和方位词”用图形-背景理论,强调了参照物和焦点物的语义特征,也指明了位置范畴和处所范畴的区别,位置范畴中焦点物和参照物是绝对静止关系,处所范畴中焦点物和参照物是相对静止关系;“位移范畴和动词”运用Ja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中对位移的理解,把空间位移作为基本认知域,然后向社会关系等等扩展,这种类推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演绎手段。运用位移性可以解释汉语典型句型“把字句”。第四章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空间的基础性,空间概念是人们理解时间以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空间概念既是整个人类也是个体的人在幼儿时期最早发展起来的概念之一。在此基础上谈到空间隐喻,包含实体隐喻、容器隐喻,方位隐喻、位移隐喻,正好与我们在上一章的实体性、容纳性、位置性和位移性保持了对应性。隐喻是解释词汇多义性的有效手段,从人类自身结构角度解释了为何人们偏向使用上下和前后,在“上、下、前、后”的使用中,又偏向使用“上”和“前”,尤其“上”是现代汉语中最为复杂、意义最多的一个词。本章还证实了容器隐喻与“里”,位移隐喻与“来、去、过来、过去、起来”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出词发生语法化的途径:通过隐喻发生多义性,词义逐渐由具体的空间义转向虚指,最后到语法化。由拓扑空间意义到空间隐喻意义的认知机制是隐喻化,由拓扑空间意义到语法意义是以隐喻为基础的语法化。我们注意到,能产生语法化的词往往是最常用、最多义的空间词。第五章运用Loyns的“语言的主观性”理论,对方位词混用现象和话语中的空间指示现象作了解释,认知主体对某参照物的功能、文化、心理因素、视角等方面形成不同的注意视点,从而对方位词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并从话语角度分析了空间表达时对参照物的选择、“自我”的放置等等的主观性因素。汉语语序的变化也可以从空间认知主观性来得以解释。认知语言学与体验哲学强调语言的体验性、人文性,主观性正是人文性的表现之一。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概括空间研究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李佳, 蔡金亭[2]2008年在《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则性多义网络为框架,研究了中国学习者对四个英语空间介词(above,over,under,below)的习得情况。在先导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由造句任务、自由填空任务、语义相似性判断任务以及回顾性访谈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发现:1)受试对这四个介词各义项的心理认知距离与本族语者有显着差异;2)对介词多义网络习得情况不佳,但对核心义项的掌握比边缘义项的好;3)英汉语概念系统的差异导致了两类母语概念负迁移现象。

李绍飞[3]2014年在《介词over研究综述:具身理论视角》文中指出介词多义是英语词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学生错误率比较高的知识点之一。而over在生活和学习中随处可见,因此是介词词类典型代表。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已经对介词over的多义现象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学者对over的研究进行综述。因此,本文尝试总结前人对介词over的多义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over研究的方法分类评价。本文基于之前众多学者对over的研究,从语法和语义角度对over研究进行梳理、整合,在梳理over研究的过程中尝试提炼出叁种有关介词over的多义分析方法,分别是充分细化分析方法、部分细化分析方法和原则多义分析方法。叁种方法各有利弊,首先,通过对叁种介词多义分析方法的分析与评价,指出了上述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其次,基于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尝试提出具身假设模型理论以期对上述叁种方法进行弥补。因此,该研究的研究问题是具身假设模型理论是如何更充分地解释介词over多义现象的?基于上述问题,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分析法对先前有关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最后通过归纳分析指出目前介词多义现象研究的不足,以及具身假设模型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试图用具身理论对介词多义研究方法进行弥补。此研究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写作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目的意义和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二、叁章分别从语法、语义角度对over多义研究进行综述并总结了叁种语义分析方法,即:完全细化方法、部分细化方法和规则多义模型。第四章是对上述叁种方法的评价部分,该部分对上述叁种语义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并指出其优缺点。第五章是重要的一章,该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寻找语义分析方法的突破口,提出具身假设模型以期解决上述叁种方法的不足。最后一章是总结部分,主要包括发现,期望和不足。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有如下发现:1)之前关于介词over的多义分析方法确实存在不足和漏洞,有的过于细化有的则过于粗略,一种新颖的解释介词多义现象的方法急需产生。2)具身假设模型根植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在理论上能够弥补上述叁种介词多义分析方法,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科学性,应该广泛用于介词多义现象的研究。3)介词over语义的研究由具体领域走向抽象领域,对介词over语义的研究不断深化。该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方面来说,通过对先前介词over多义研究方法的分析和评价,尝试提出具身假设模型以期弥补上述叁种方法,这将对介词over多义现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支撑。此外,介词over语义和方法的综述将不可避免地拓宽读者视野,增长知识,更加确定学习和研究介词over的目的。而且,通过对上述叁种方法的梳理,缺乏充足理论依据的观点得以补充和完善。从实践方面来说,对于介词over多义现象的全面梳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介词over的语义和应用,进而推动学生对整个介词词类快速、高效地学习。鉴于介词多义现象较难以理解的事实,整个介词得掌握为学生与外国人进行成功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基于介词over多义现象研究的理论依据,介词over的研究将给学生以理论学习的启迪进而为介词over的进一步研究作一些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该项研究为日后介词语义研究提供参考,但鉴于综述性题材,难以避免主观性,希望日后研究有所改进和创新。

王莲[4]2012年在《英语介词in多义网络的认知解读》文中提出主要依据Tyler和Evans原则性多义网络的英语介词多义网络分析方法,本文较为详细地刻画了空间介词in的原始义与区分意义共同构成的语义网络。认为空间介词in的义项形成和扩展不是任意的,而是构成了从原始义到区分意义这样的放射性网络结构,其拓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理据性。义项的形成和扩展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

姚春林[5]2011年在《汉语母语大学生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文中指出英语介词大多为多义词,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不同范畴化过程,形成隐喻义。掌握英语介词的隐喻义是二语(或外语)学习者的难点,也是英语学习的瓶颈之一。本文以河北理工大学为调查点,在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汉语母语大学生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的特点。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英语教学、英语学习及语言本体研究提供实证材料,为探讨不同语言空间介词范畴化的异同提供个案。本文由叁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叁章;第叁部分是全文结语。绪论部分简要回顾了国内外英语空间介词研究现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采用认知语言学分析模式,描写英语空间介词in, on, over, above, under和below的语义网络,并区分了上述空间介词语义的异同。介词on, over和above的原型意义与汉语“上”类似,各词表达的侧重点又有不同。On表示射体高于界标并受界标支撑;over和above表示射体高于界标,不受界标支撑。其中over强调射体和界标有接触的潜势,above强调射体和界标没有接触的潜势。介词under和below的原型意义与汉语“下”类似,都表示射体低于界标。二者的区别在于:under与over类似,强调射体与界标有接触的潜势:below与above类似,强调射体与界标没有接触的潜势。介词in的原型意义表示射体位于界标内,与汉语的“在……内(中)”类似。除原型场景外,六个介词还有一些隐喻义及固定用法。第二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受试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的特点。调查结果表明,空间介词习得情况总体不理想,平均每题仅37.5%的受试(59.4人次)能够填写所考察的合适介词。各介词习得情况差异较大,其中介词in的习得情况最好,平均每题有58.0%的受试(91.7人次)填写正确;over的习得情况最差,平均每题仅17.5%的受试(27.7人次)填写正确。其他介词习得情况居中,平均每题48.7%的受试(77人次)正确填写on,27.5%的受试(44.1人次)正确填写under,24.0%的受试(37.9人次)正确填写above,23.2%的受试(36.7人次)正确填写below。测试题目中,叁类介词的用法习得最好,分别是介词in或on的原型场景、介词in或on表示时间的用法、以及有关介词in或on的某些习语用法或固定搭配用法。两类介词习得最不理想,分别是:over的各种用法,以集中注意力于某物义、覆盖义、控制义和高于并超过义最突出,其错误大多是以on代替over; under的覆盖义,其错误大多是以in代替under。以上偏误说明,近十年的英语学习并未帮助受试建立一套接近英语母语人的认知模式。在学生的思维中,on, over和above是表达同一范畴的概念(对应汉语的“上”)。其中on的原型是这个范畴的典型成员,over和above的原型意义及隐喻义是这一范畴的边缘成分(可能离典型成员的距离还比较远;有时over和above的边界是模糊的,偶尔还会重迭)。当谈到此范畴时,受试最先想到的是典型成员on(有时仅仅想到on)。同样,在受试的思维中,under和below(可能还包括beneath)表达的概念属同一范畴(对应汉语的“下”)。其中under属典型成员,位于范畴的中心部位;below和beneath属非典型成员,但离中心部位不是很远。当谈到这一概念时,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典型成员under(有时也会想到非典型成员below或beneath)。这是造成学生英语介词偏误较多的认知原因。第叁章探讨了影响受试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教学大纲对空间介词习得要求较为模糊;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受试对习得词汇的要求过低,等等。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本研究涉及的阶段,受试空间介词习得没出现石化现象,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受试水平逐渐提高;学生的性别、专业等都不是影响其空间介词习得的主要因素;空间介词习得较好的受试大多具有较积极的学习态度、较强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较浓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较为多样,并愿意为英语学习付出更大的努力。最后一部分为全文总结,即总结研究结论,提出教学建议,同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郜峰[6]2014年在《现代汉语路径义空间介词研究》文中认为空间是人类认知系统和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空间概念是用来理解其他概念的概念,空间关系是客观世界里一种基本的存在关系。任何客观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处于一定空间中的事物,在人的能动认知和识解作用下,也都会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空间关系。对空间关系的理解与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各种纷繁复杂的空间概念、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可以借助众多的介词来表达。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空间介词做了大量研究,相对于英语空间介词的研究,汉语的空间介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广泛和全面。尤其是从空间领域对空间介词进行的专类研究还很薄弱。本文主要集中讨论空间介词中的路径义介词。空间介词是表示事物与事物或者事物与处所之间、动作与事物之间某种空间状态或空间关系一类的介词。空间介词在语义上表示事物之间的空间状态或空间关系,这种空间意义的识解基于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在事物运动的过程中,事物的存在和位移总是会凸显出来相对静止的几个点,一般认为这几个点凸显了事物运动的过程,是人们观察事物运动需要注意到具有代表性的视点,它们在空间语义上分别表示所在、起点、经过点、终点、方向等几个方面。其中“起点、经过点、终点”都是路径的组成部分,把它们放在路径背景下进行识解和分析,符合人们在识解过程中的认知经济性原则,容易达到最佳关联状态,对听话人来说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付出的认知努力需求最少,也符合人们对语言空间意义理解的认知心理和识解过程。路径义空间介词是按照语义所作的分类,是把人们观察事物运动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视点中的起点、经过点、终点放在一起考虑,认为它们都具有路径的特征,是路径图式特有的组成部分,它们涉及到的空间问题都可以放在路径认知背景下统一考虑。路径义空间介词包括起点义介词、经由义介词、终点义介词、距离义介词。前叁种介词具有明显的动态倾向,具有[+位移]的语义特征,典型的距离义介词含有静态语义,是把路径作为整体看待,说明路径长度属性的值。路径义空间介词的使用唤醒了人们对路径图式的理解,引导人们选取适当的认知路径的观察视角,注意特定空间位置的状态或空间关系。路径是一个特定的空间认知域,路径图式包括起点、终点、经由路线、经过点、距离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都是在具体语境下和路径认知域内,说话人意欲凸显、强调的侧面。具有起点义、终点义、经由义、距离义等路径义空间介词的作用是激活人们已有的关于路径的认知图式的认识,引导人们对路径中特定位置的注意。路径义介词的理解过程,就是激活人们对该位置事物焦点与路径背景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或空间状态的认识过程,是人们根据自己心目中已有的路径图式对该认识进行修订和具体化的过程。对路径图式的认识和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和介词本身的词义,介词后名词性成分的语义结构、谓语动词的语义特点,还有人们对路径的观察视角以及人们对路径的心理构建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反过来,人们对路径图式的认识和识解也会对路径义空间介词的语义构建和路径义空间介词的句法形式产生影响。人们对路径图式的认识、表达和识解反映了人们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和结果,路径义空间介词语义的确定跟人们已有的百科知识和对路径图式的认知有关。对路径义空间介词的理解不仅反映出被感知的路径图式中各参与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也反映出人们对路径感知的能力和方式。对具体路径位置(如起点或终点)的观察与描述隐含着说话人对事物运动的认识与态度。特别是对事件中路径的构建方式,听说双方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使得对路径义路径介词的使用和理解产生偏差。说话人出于某种动机或目的,如意欲对位移事件路径某处特定部分具体化,为了引导听话人的注意力在空间位置的集中分布,选取特定的路径义介词,在语义上有一定的偏向。听话人受完形心理的影响,基于对常规路径图式的认识,会不自觉的进行心理“纠偏”。对具体的路径义介词来说,介词宾语如何选取,语义如何确定,在表达和理解时都需要考虑到认知心理、语篇适应、语用动机等一系列因素。论文共分七章,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缘起、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并说明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以及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第二章分析了现代汉语空间介词及其相关研究。空间介词往往需要通过介引成分的语义角色来完善具体的空间意义。空间介词对于空间意义的凸显反映了说话人对于背景信息的选择和显化过程。空间介词的分类方式和结果和说话人的视角、注意力、介词与空间意义关联程度有关。第叁章分析了起点义空间介词。“起点”是指事物发生位移或运动开始的地方,是路程的起始位置。“起点”在具体语言表达时,可以指空间上的,也可以指时间上的,也可以指认识上的。以“从”为例说明起点义介词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语法特点。从句法上分析了起点义介词的宾语成分以及介宾结构在句子里的出现位置。在语义上,起点义介词结构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的语义色彩,谓语部分要求有[+离开]的语义成分。在语用上,分析了听说双方对起点介词意义的不同认识,以及起点介词与语境信息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考察了和经由路线有关的路径义空间介词的用法。经由路线是路径从起点到终点中间的部分,是焦点事物经过的路径,可以通过对路径的路线或者多处地点的描述来体现路径中间的相关情况。使用经由义介词,反映了人们在空间运动中对动体的路径路线的选择与确定。比较典型的经由义介词有“经由、沿着、顺着、经”等。第五章分析了表示终点意义的路径义空间介词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终点”是路径上和“起点”相对的处所位置,是路径末端,在语义上包含叁层语义:一是事件结束的处所位置,二是事件过程的长度,叁是事件结果。典型的终点义介词是“到”。第六章讨论了表示距离的路径义空间介词。距离是对路径本身属性进行的描述,在语义上体现的是路径上起点和终点的相隔。典型介词是“离”。距离义介词结构除了表示处所意义的名词性成分外,还需要有表示数量意义的成分同现,以说明两者相隔的情状。距离义介词结构可以表示静态的空间关系,也可以表示动态的空间关系,典型的路径距离显示的是一种静态关系。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介绍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路径义空间介词的用法作了一定的分析,并试图从认知和功能的角度对路径义空间介词的语义结构和语法特征给予解释说明。

雷淑芬[7]2016年在《初中生英语空间介词语义的习得研究》文中指出英语空间介词形式简单但用法复杂,是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类之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从事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的学者多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学生为主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初中生的研究还很不足。但对此类词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初中阶段),本研究以漳州市某中学及其分校的920名初叁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原则性多义理论和语料库归纳整理出初中英语教材(仁爱版)中的六个空间介词(on、over、above、under、below、down)的语义网络,探究学生对这些语义的习得情况。本研究关注如下几个研究问题:初中阶段涉及的英语空间介词语义有哪些,初中生对这些语义的习得情况如何?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学生对英语空间介词语义的习得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是怎样的差异?影响英语空间介词语义习得的学生个体因素有哪些?通过介词语义测试和学生问卷调查,借助SPSS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初中英语教材中未涵盖这六个空间介词的全部语义,对涉及的语义,学生的习得情况不佳,原型意义的习得好于独立意义的习得;对所涉及语义的习得,高分组学生与低分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对接触较多的空间介词语义,高分组学生比低分组学生习得的好,对接触较少的语义,两组学生之间习得差异不明显;学生性别差异对英语空间介词语义的习得没有影响,缺乏英语学习环境、缺少接触及实际使用英语的机会是造成习得不佳的外部因素,对自身英语学习要求过低,对词汇的学习仅停留在识记语义水平,易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是阻碍学生习得的自身内部因素。通过分析,本研究还进一步证实:词汇语义习得中学习者对空间介词的习得往往是从基本语义(原型意义)开始的,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习得其他的语义(独立意义)。这一研究对中学英语教学也是很有意义的。教师在空间介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原则性多义模式和语料库,为学生呈现清晰的语义网络模型,帮助学生理清各语义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分阶段和重点对不同的介词意义加以关注,优化英语空间介词的教学,使学生能很好地习得相关介词语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李艳[8]2010年在《空间介词on多义现象的认知阐释》文中认为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机制和意象图式可用以解释英语空间介词on的语义延伸。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空间介词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则使空间介词具有很大的语义生成力。

范彩霞[9]2016年在《汉英空间方位表达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汉、英两种语言在共时平面上的对比研究。空间概念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基础,汉、英语言中很多的非空间概念都是由空间概念通过隐喻而来的,这足以体现空间方位范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本项研究以空间方位作为深层概念语义,建立以静态位置范畴和动态位移范畴为子范畴的空间方位研究框架,考察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深层语义体现出来的认知角度和编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量的实际语料分析,找出并描写汉英表达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运用语言内部制约因素和认知语言学以及类型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对现象进行合理解释。论文的前叁章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回顾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界定与分类,交代论文的总体框架,为后续的对比工作打下基础。第四、第五、第六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分别从汉、英的表达手段和两个子范畴的角度进行对比。在每个对比角度上,本文都先列举表达相关概念语义的主要组构要素,继而按照语义的细化分类来匹配两种语言中的表达要素,最后对比两种语言对相同语义的编码差异并找出规律,解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两种语言的表达手段分为“名同值异”和“值同形异”两类,既有相同之处,又无法一一对应,各自拥有特殊的表达手段。静态位置范畴按照目标物、参照物以及表示存在状态的动词分别对比论述;动态位移范畴按照[动体]、[背景]、[运动]、[路径]四个基本语义要素的词汇化形式和表达语义的编码方式展开对比研究。本文按照对比实际语料和翻译验证的方法,通过汉译英、英译汉的方法处理语料,进一步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第七章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对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之处逐一梳理,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的研究发现,汉、英语对空间方位范畴的表达体现出的相同点为:二者都可以将空间方位范畴分为静态位置、动态位移两个子范畴进行研究;对目标物和参照物的选取有共同倾向性;物体的实体性都是表达的影响因素;都可以用存在句、处所句以及假想位移句表达静态位置关系;对动态位移的表达都可以根据[动体]与[运动]的不同关系区分出自移和致移两类;对[路径]义的表达都属于附加语类型(S型)等等。汉、英表达空间方位范畴的异同点:对相同概念语义的表达要素不同;目标物和参照物在复合方位词、方位短语、存在句等单位中,语序的组合方式相反;空间维度表达的精准程度不同;位移句中对路径描写的细致程度不同;自移和致移的体现方法不同等。对比得出的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与各自语言系统属性相关;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策略、思维角度、文化背景等非语言本体因素相关。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语义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语法结构来表达,语序相对灵活,语言的象似性(iconicity)程度高;英语属于屈折语,形态丰富,表达语义时大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形态(如时态、语态等)变化来表达,语序相对固定,语言的规约性(conventionality)程度高。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是我们解释两种语言差异的有效手段,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具有共性,同时由于对空间场景的扫描方式不同,体现为语言表层的差异性。对比得出的结论具有类型学意义,并可以为英汉互译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姚秀梅[10]2010年在《英语空间介词教学中的认知分析》文中认为空间介词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介词多义性是以原型意义为基础通过意象图式、隐喻扩展等认知原则产生。在英语介词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介词基本空间意义的学习,也要重视转喻和隐喻的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 朱晓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 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J]. 李佳, 蔡金亭. 现代外语. 2008

[3]. 介词over研究综述:具身理论视角[D]. 李绍飞. 延安大学. 2014

[4]. 英语介词in多义网络的认知解读[J]. 王莲.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2

[5]. 汉语母语大学生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D]. 姚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6]. 现代汉语路径义空间介词研究[D]. 郜峰. 安徽大学. 2014

[7]. 初中生英语空间介词语义的习得研究[D]. 雷淑芬. 闽南师范大学. 2016

[8]. 空间介词on多义现象的认知阐释[J]. 李艳. 长沙大学学报. 2010

[9]. 汉英空间方位表达对比研究[D]. 范彩霞. 黑龙江大学. 2016

[10]. 英语空间介词教学中的认知分析[J]. 姚秀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标签:;  ;  ;  ;  ;  ;  

英语空间介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