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研究

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研究

张家文[1]2004年在《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度高、预后差,未经治疗的肝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6个月。约80%的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绝大多数研究认为TACE是肝癌不能手术的首选疗法,经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部分患者获得Ⅱ期手术机会。在介入治疗前后,对肝癌患者病情进行科学分析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方面,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CT评价其疗效的影响因素而言,一般使用一维线性测量技术或二维测量值来评价肿块形态学特征对生存率的影响,由于其准确性差,不能客观评价肝脏、肿瘤等体积对肝癌预后的确切意义,叁维容积测量可能更准确反映肝癌形态学特征对预后影响。目前,国外在这方面有少量文献报道,国内尚未见到利用螺旋CT作为工具进行肝癌的预后及疗效评价。这项研究的开展非常有临床意义。本课题通过综合分析影响接受TACE治疗肝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重点研究肝癌的CT叁维形态学对生存率的影响,对TACE治疗肝癌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期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估计介入治疗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收集1999年1月~2004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介入病房进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267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病人术前及术后4周~2月行CT扫描,明确术前肿瘤的大小、形态、类型、门脉癌栓、瘤肝比及术后肿瘤的缩小率、碘油沉积程度等;并统计病人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期。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先进行各变量对生存率影响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方法检验。 结果:全组总体6月、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54%、47.23%、23.68%、14.09%;中位生存期12个月。单因素Cox分析对预后影响有意义的变量有:性别、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肝功能Child分级、临床Okuda分期、术前AFP升高且介入后AFP变化、治疗次数、肿块类型、肿瘤大小、TV、TTLVR、门脉癌栓、有无转移、碘油沉积程度、肿瘤缩小率、肿瘤边缘、PEI及其他疗法等。但多因素分析后仅TTLVR、门脉癌栓、治疗次数及治后AFP变化为影响预后有显着意义的因素。 结论: 1.肝癌的CT形态学特征对TACE预后的影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 2.CT叁维容积测量肝癌容积及TTLVR可能更准确体现肝癌的大小对预后的影响,TTLVR是影响肝癌TACE预后的具有显着意义的指标,TTLVR蕊50%比50一75%之间的生存率明显提高;TTLVR多75%的肝癌不宜行TACE治疗。 3.门静脉癌栓是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性因素,但门脉左支癌栓与无癌栓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4.重复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TACE次数)3次,累积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1次及2次者。 5.TACE后血清AFP较术前下降是肝癌介入治疗的保护性因素,疗效较好。 6.TACE与PEI及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的结合能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应该强调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

邓美英[2]2009年在《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前言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而我国属于肝癌高发地区。全世界每年发生肝癌约30万~100万余例,其中45%发生在我国。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在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肝癌有一相对长的自然病程,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已属于中晚期,其自然生存期一般只有1~4个月,因而提高中晚期肝癌病人的预后显得尤其重要。长期以来,手术切除被认为是影响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根治性切除术除被认为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也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手段。近30年来,由于对肝癌基础及临床研究的长足进步,诊断水平的提高,外科手术切除技术的提高,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术后生存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治疗的总体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初诊时仅15%~30%的患者适宜手术,即使手术切除,术后残肝肝癌复发率亦高达36%~66%之多。肝癌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取决于新技术、新方法和基础研究的不断突破。介入放射治疗,为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治疗途径。在众多的非手术疗法中,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一种应用较广泛且疗效较好的一种方法,已使不少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对于肿瘤巨大或多发不能行手术切除者,只要肝功能良好,都可以行TACE,门静脉分支癌栓也不是绝对禁忌症。与肝癌根治性手术相比,肝动脉栓塞化疗仅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大多数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在肿瘤包膜内和包膜下仍有存活的癌细胞。并且由于肿瘤的不完全坏死,很快又会获得侧支血供并继续生长,如何利用TACE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患者生存期,是目前临床医生面临的首要问题,采用多模式综合治疗更为重要。多数学者认为TACE后行二期手术、经皮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I)、放射免疫治疗、射频消融(RFA)治疗等较单纯TACE疗效好。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疗效,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血清AFP水平、肿瘤部位、肿瘤数目、血清乙肝HBsAg、肿瘤大小、门脉癌栓形成、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法、TACE治疗次、肿瘤类型、肿瘤转移等,筛选与预后独立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2005年9月至2006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的经病理、影像学和/或血清AFP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为肝癌)的病人的资料,共109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24例,使用SPSS16.0软件对109例病人建立详细的临床资料档案,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随访,并对随访结果结合临床资料档案,用计算机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所有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对各组生存率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Breslow(Wilcoxon)法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性采用x~2检验,所有生存率曲线均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全组109例,成功随访97例,随访24个月;失访12例,失访病例生存期按失访时间计算。总病例其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7%、45%、22%。单纯TACE组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1.4%、42.4%、13.6%。综合治疗组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82.5%、47.5%。保守治疗组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0%、0%、0%。叁个组的生存曲线比较,综合治疗组最佳,TACE组次之,保守治疗组最差(Log-rank检验x~2=54.688,P=0.000,P<0.OO1)。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肿瘤部位、肿瘤数目、血清乙肝HBsAg阳性阴性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不同肿瘤大小组、不同血清AFP水平组、有无门脉癌栓形成两组、不同肝功能(Child)分级组、不同治疗方法组、不同TACE治疗次数、不同肿瘤类型组、肿瘤不同转移部位之间生存率有显着差异。多因素分析:将可能影响肝癌预后的性别、年龄、血清AFP水平、肿瘤部位、肿瘤数目、血清乙肝HBsAg、肿瘤大小、门脉癌栓形成、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法、TACE治疗次、肿瘤类型、肿瘤转移等十叁项指标,引入Cox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消除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方法、肝功能(Child)分级、门脉癌栓、TACE治疗次数、肿瘤类型、肿瘤转移与TACE治疗预后有关(x~2=98.377,p=0.000,p<0.05)。结论1.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在条件允许下,TACE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2.肝癌的远期疗效与治疗方法、肝功能(Child)分级、门脉癌栓、TACE治疗次数、肿瘤类型、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治疗方式是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保护性因素;3.TACE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或/和射频消融或/和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或/和化疗药物等综合治疗较单一的TACE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贾群玲, 高万勤, 徐志斌[3]2009年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预后多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以相关因素为自变量,以生存时间为因变量,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将单变量引入Cox回归模型,与预后有关的变量有血清总胆红素、碘油沉积情况、临床分期、治疗次数等4项因素。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4项指标引入Cox多因素回归模型,表明血清总胆红素、碘油沉积情况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血清总胆红素、碘油沉积情况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疗效的有效指标。

吴照宇[4]2015年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提高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143例中、晚期肝癌在介入治疗后5a生存率为21.7%;初步筛选出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肝功能Child分级、肿瘤形态、肿瘤大小、Okuda分期、治疗方法和门静脉癌栓,其OR分别为4.001、3.967、3.565、3.151、3.021、1.828(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0.006、1.828、0.023)。结论多因素可影响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生存时间。

朱军[5]2010年在《影响原发性肝癌TACE疗效的预后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预后的主要因素,为介入手术前后的评估及干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08年12月有完整临床资料、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41例作回顾性分析,分别对年龄、性别、治疗次数、治疗间期、肿瘤大小、瘤肝比、分布、个数、包膜、肿瘤血供、动静脉瘘、癌栓、肝外转移、Child分级、白蛋白、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及碘油沉积程度等文献报道的可能影响介入治疗预后的因素进行归类统计,电话咨询随访生存情况。通过回归分析模型对以上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Wald评价,找出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男114例,女27例,133例为失效事件,截尾8例,平均年龄52岁,平均生存时间9.52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2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筛选治疗次数、肿瘤大小、瘤肝比、分布、个数、包膜、肿瘤血供、动静脉瘘、癌栓、白蛋白、转氨酶、甲胎蛋白及碘油沉积程度等指标是与TACE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做多因素分析,证实治疗次数、肿瘤大小、肿瘤血供、有无动静脉瘘、有无癌栓及甲胎蛋白水平等因素为介入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肿瘤大小、肿瘤血供、有无动静脉瘘及癌栓、甲胎蛋白水平为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而介入治疗次数是影响介入预后的保护性因素。充分了解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客观评判疗效和生存预期,并提供有效的介入治疗策略。

文明波, 姚红兵[6]2009年在《不同介入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及其预后多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02-06/2006-10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93例,按治疗方法分4组:单纯行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组56例,单纯行射频消融(RFA)组52例,TACE+RFA组45例,RFA+TACE组40例.对各组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治疗后肿瘤体积和甲胎蛋白含量变化及生存率、生存期.以患者生存期作为因变量,搜集可能影响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因素,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四组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评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以TACE+RFA组疗效最好,RFA+TACE组次之;TACE+RFA组的AFP改善情况较其他叁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中位生存期和0.5,1,1.5,2,3a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ACE+RFA组生存率最高,中位生存期最长,RFA+TACE组次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脉癌栓、治疗方式、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和治疗后AFP值2变化与预后显着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门脉癌栓、是否行TACE+RFA治疗与预后显着相关,是影响肝癌介入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FA和TACE联合应用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比单纯TACE或RFA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且宜先行TACE再行RFA;有无癌栓、是否行TACE+RFA治疗是影响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商春雨, 苏洪英, 刘静, 韩向军, 徐克[7]2011年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多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影响TACE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120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的有治疗次数、肿瘤类型、门脉癌栓、碘油沉积类型、肿瘤缩小率、肝癌分期(BCLC);多因素分析与预后相关的有显着意义的因素变量为治疗次数、肿瘤类型、门脉癌栓、肿瘤缩小率。结论:肝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多次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小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结节型、块型及巨块型;门脉癌栓为预后危险性因素,门脉主干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降低;PR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李彩霞, 李春海[8]2006年在《原发性肝癌TACE综合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与分析多因素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的影响,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1996年1月~1999年6月间收治的141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病例,其中男125例,女16例,21~76岁,中位年龄为52岁;TACE综合治疗方法包括TACE治疗、TACE+手术切除、TACE+PEI治疗、TAI治疗。根据回归多因素模型的拟合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13项因素,即病人年龄、性别、血清AFP、ALT、HbsAg、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肿瘤大小及数目、血清白蛋白水平、门静脉癌栓形成与否、肿瘤大体病理类型以及血清HbeAg,并对其进行评价。Waldχ2统计。结果:本组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23.59个月。1、2、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3.91%、44.47%、25.76%、7.38%(95%可信区间)。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门静脉癌栓形成与否以及肝癌的大体病理类型5个因素与肝癌TACE综合治疗预后有关(χ2=45.993,P=0.000 1)。结论:患者的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门静脉癌栓形成与否以及肝癌的大体病理类型是肝细胞肝癌TACE综合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李彩霞, 张扬, 高莉[9]2006年在《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综合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141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分别采用TACE治疗、TACE+手术切除、TACE+ PEI治疗和TAI治疗。根据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患者年龄、性别、血清AFP、ALT、HBsAg、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肿瘤大小及数目、血清白蛋白水平、门静脉癌栓、肿瘤病理类型和血清HBeAg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平均生存23.59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44.5%、25.8%和7.4%。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门静脉癌栓和肿瘤病理类型与TACE综合治疗预后有关(x2=45.993,P=0.0001)。结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介入综合治疗安全、有效。患者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门静脉癌栓和肿瘤病理类型是影响介入综合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康敏[10]2017年在《10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可能影响TACE预后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预后的因素,为评估患者预后和提高TACE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米兰标准、介入手术次数、AFP值、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治疗方式、门脉癌栓、动静脉瘘、碘油沉积进行单因素的分析,得出可能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有:肿瘤大小、介入治疗次数、治疗方式、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碘油沉积、BCLC分期、米兰标准、肝功能分级,AFP,然后将这些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对预后有重要意义的因素有:介入治疗次数、BCLC分期、治疗方式。结论:TACE治疗在早、中、晚肝癌的治疗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TACE治疗预后的因素很多。治疗次数越多、BCLC早期、联合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 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研究[D]. 张家文. 安徽医科大学. 2004

[2]. 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D]. 邓美英. 浙江大学. 2009

[3].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预后多因素分析[J]. 贾群玲, 高万勤, 徐志斌. 现代临床医学. 2009

[4]. 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 吴照宇.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5

[5]. 影响原发性肝癌TACE疗效的预后因素研究[D]. 朱军. 泸州医学院. 2010

[6]. 不同介入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及其预后多因素分析[J]. 文明波, 姚红兵.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

[7].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多因素分析[J]. 商春雨, 苏洪英, 刘静, 韩向军, 徐克. 现代肿瘤医学. 2011

[8]. 原发性肝癌TACE综合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J]. 李彩霞, 李春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9].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综合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J]. 李彩霞, 张扬, 高莉. 中华肿瘤杂志. 2006

[10]. 10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D]. 康敏. 山西医科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  ;  

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