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幼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管理对策与成效分析论文_吴小丹

男幼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管理对策与成效分析论文_吴小丹

浙江省湖州市童星幼儿园 313000

摘 要:男幼师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造成的职业偏见、性别差异导致的归属感缺失等因素都会阻碍男幼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宣传男幼师的优势以削减偏见、无差别要求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等措施都有助于发挥男幼师的性别优势,促进其专业发展。男性与女性均可胜任幼儿教师工作,各自都有优势,全面而正向的发展是较为理想的成效。经过努力,男幼师的被认可度与家长参与度形成良性循环,男幼师的专业提升与幼儿的成长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关键词:男幼师 专业发展 影响因素 管理对策 成效

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各有优势,对幼儿教育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随着幼教事业的发展,男幼师力量增强是大势所趋,我园教师队伍也增加了男性风景线。为了发挥男幼师的独特作用,我园在分析男幼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施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提炼如下。

一、症结:阻碍男幼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幼儿园阳刚之气的缺乏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受到关注,相关的研究也陆续涌现,但男幼师的数量仍然相对较少。我园(2018年幼儿园改革前)自2010年8月引进3名男幼师,组建男教师团队,便一直为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而努力。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男幼师这一职业,在职业价值观排序上依次为人际关系、自我发展、贡献、物质生活、威望、家族等。结合本地实际,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践观察,负面影响因素可以被概括为:性别刻板印象造成职业偏见、性别差异影响男幼师的专业发展与归属感。

1.性别刻板印象造成职业偏见。刻板观念指的是人们受特定观念的影响而导致的僵化、死板的思维定势,而性别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特定性别角色与行为模式的凝固化、狭隘化的观念。性别是天生的,但性别意识是社会后天建构的,是制度、观念等或明或暗地规训制约的结果。这种关于性别与能力的刻板印象会影响人们对职场的判断与选择。在劳动力市场,个体因性别差异而被集中到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职业之中。职业对人的重要作用不只是金钱,更承载着人类的许多重要价值。一般而言,职业的社会功能、经济地位、社会权利、专业化程度共同决定着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很不幸的是,传统观念认为家庭的“顶梁柱”应该由男性来担当,而在很多人看来,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对于男性而言并不高,这对男幼师而言无疑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

在幼儿教育领域,女性特质被赋予温柔、和顺、细致、能忍耐、有同情心等特征,而幼儿需要被爱心、耐心、细心地对待,这使得大众心目中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更适合女性担任。由于幼儿教师被贴上了“属于女人的工作”的传统性别标签,故而在很多人看来男性并不符合他们心目中的幼儿教师特定形象。有些家长也因为种种性别刻板印象,诸如男性粗心、手重、不够耐心等顾虑而对男幼师的工作效果产生怀疑,担心他们不能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保育。尤其是女童家长,对男幼师做诸如换衣服等贴身工作心存疑虑。

2.性别差异影响男幼师的专业发展与归属感。尽管男幼师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女性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一方面,幼儿园管理者与优秀教师从女性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职业内部向外审视男幼师,对他们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固定框架的偏见。在管理模式、任务安排、评价方式等方面如果不能考虑到男幼师的特殊性,会加剧男幼师的不适应感。我园管理层也曾有过误区——在对男幼师管理的探索起步阶段,男女的日常分工都一致,带班局限性很大,男幼师在生活环节中经常会遇到如下难题:老师帮我扎辫子;老师帮我擦屁屁;老师帮我扣扣子……以评价女幼师的标准去要求男幼师,看到的是男幼师的薄弱与不擅长之处,这实际上是用男性弱势与女性优势相比较。另一方面,优秀幼师中女性比例多,故而很多实践知识与默会知识在女性群体中很容易扩散与传播;但优秀幼师中男性比例少,故而男幼师很难向优秀同性请教与交流经验。工作之余,休闲娱乐也会影响同事之间的配合度与亲密度,幼儿教师不仅在正式的工作场合中合作,而且在生活场景中也难免会对工作与专业进行沟通与交流。然而,有男幼师反映男女兴趣点的格格不入:她们关注美容护肤,我想去打球;她们聊感情故事,我想去打游戏。由于男女的兴趣爱好不同,在女性居多的环境里,男幼师往往很难将自己归属于幼儿园教师这个群体。

二、对策: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男幼师的专业发展

在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策略:宣传男幼师的优势以削减偏见、无差别要求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以发挥男性优势。

1.宣传男幼师的优势以削减偏见。为了防范家长及其他人士对男幼师可能具有的偏见,消除男幼师受到毫无根据的不公正对待的可能性,我园采用多种途径宣传男幼师对幼教事业的必要性。首先是宣扬幼教界男性专家的事迹,让周围的人知晓男幼师的独特价值。比如,西方幼儿园创始人福禄贝尔、我国现代幼教事业开拓者陈鹤琴、幼教前辈张宗麟等人都是男性,而且都从事过幼儿教师工作;当前985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有多名男教授都曾做过男幼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是介绍幼教界的实践取向,多所大学的学前教育系要求新教师入职之前都要有在幼儿园的实践经历,高校男教师也要走进幼儿园实践半年至一年时间。这些男博士、男硕士在幼儿园中也是从事男幼师的工作,从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思考感悟、与幼儿的开心合影等可以看出,男幼师的工作极为重要,充满着担当与智慧。如此种种的宣传都是为了引导舆论,为男幼师的发展营造良好正向的氛围。

2.无差别要求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以发挥男性优势。无差别要求指的是:男幼师首先必须是“好幼师”。丹麦在“值得争取的人”的项目中探讨了幼师队伍中的性别差异、性别平衡等问题,尊重男女不同的做事方式,最终落脚于“合格的专业教师”,将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进行模糊化处理。男幼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对接幼儿园的整体发展,融入幼儿教师队伍成为有机组成部分。故而,对男幼师在教育质量与专业发展的要求并不能因为男性而有所降低。然而,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一致,也不意味着在扎辫子等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放,而是根据个人优势合理地安排适宜的工作。

在无差别要求的基础上,个性化培养是有益补充。经过讨论与分析,我园将男幼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三个阶段:熟悉期、适应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各有侧重。第一个阶段:熟悉期。在男幼师入职后不久,通过全面观察、剖析男幼师的个性、特长以及能力特征,将男幼师分别与个性互补的骨干女教师搭班。这些骨干女教师理解与关心男幼师的难处,为其工作与生活排忧解难,在需要的时候引入园领导的力量提供支持与帮助。第二个阶段:适应期。在男幼师开始融入幼儿园工作之后,在做好男幼师园本教研的同时,我园也与同区、外区姐妹园合作举办男幼师的联谊与沙龙活动。我们经常会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借助男幼师特有的优势,进行展示、研讨与切磋。尤其是在男幼师擅长的健康领域和信息艺术领域,列出优势或疑惑,建立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实践。旨在通过拓展长期而稳定交友圈的方式来帮助男幼师融入幼教队伍,增加其职业身份的认同感。第三个阶段:发展期。经过熟悉期与适应期,男幼师的风格与优势便显露出来了。我园依据男幼师特长开发了特色课程与突出男性气质的游戏活动。在2012年,我园组建了男幼师健康教研组,根据各年段男幼师的基础优势,结合幼儿的实际现状,学习安吉游戏的精神,建立了以幼儿混龄为主线的实践研究课题,在区、市分别立项并获奖。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根据固定时间而进行死板机械的分割,阶段分割是根据男幼师的状态而定。从熟悉到适应到发挥特色优势而提升与发展,男幼师们向着理想的轨迹与目标不断前进。

基于兼容平等和差异于一体的理念,使得男幼师跳脱性别身份的束缚,发挥独特的性别优势。这样合理地差别对待,有助于帮助他们在女性主导的领域走出个性化道路,提升他们的成就感与价值感,促进其专业发展。

三、成效:男幼师的专业发展带动了良性循环

经过前期的种种努力,不仅我园男幼师的社会认可度得到提升,而且男幼师的专业提升也促进了幼儿的发展,男幼师的独特价值与社会认可度形成了良性循环。

1.男幼师的被认可度与家长参与度形成了良性循环。经过努力,良好正向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家长也逐渐放下偏见去了解男幼师的工作,逐渐被男幼师展现出来的性别优势所触动,逐渐认识到男幼师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直观的转变很自然地发生了:一方面,家长对男幼师的认可度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家长眼里,活泼开朗的男幼师就像是“孩子王”,他们能用男性在体力上的优势和积极乐观的阳刚之气给幼儿带来冒险游戏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很多家长看来,男幼师是稀缺资源,他们很愿意将孩子送进男幼师的班级。另一方面,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拓展。在广度上,以前我园活动主要是由幼儿妈妈与祖辈家长参与,男幼师设计了一些让幼儿父亲感兴趣的活动,因为有共同语言,很多幼儿父亲和男幼师成了朋友。在深度上,由于互相理解与认同,家长的支持力度也提高了。就这样,家长对男幼师的认可度不断提升,男幼师也在工作压力与角色冲突下不断调节情感与动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境。

2.男幼师的专业提升与幼儿的成长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经过努力,男幼师的专业认同与精神追求逐渐被激发并形成了促进男幼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男幼师与女幼师的优势也不断融合,共同促进了幼儿的成长发展。首先,男幼师的专业认同与精神追求被激发了起来。专业认同是动态发展的,伴随着教师对工作与体验的认识与解释。我园为男幼师搭建的交流平台正式程度较低而联接度较高,教师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互相尊重,很多个人化的、情境化的、默会的知识与体验获得了沟通交流,思维与感情在叙事分享、倾听支持的过程中自然流动。在这个过程中,男性的思维与声音得到彰显与辐射,男幼师的特长与需要得到认可与支持,孤军奋战的壁垒被打破,男性力量得到增强。其次,男女教师的优势契合带来多元发展。男性与女性均可胜任幼师工作,不必机械死板地规定性别均衡或表面平等,而是尊重教师的兴趣、观念与做事风格,理念比性别更重要。在我园,男女教师经过长期的反思与融合,已经形成了各有所长又和谐融洽的局面:在教学中,各有所长,各自有擅长的领域;在室内生活中,女幼师是生活经验的领路人,幼儿更多寻求女教师的帮助与引导;在户外游戏中,男幼师是第一玩伴,幼儿往往喜欢围在男幼师身边,这是因为男幼师能够与幼儿尽情地玩耍、忘我地游戏,还能不断发明新玩法,满足了幼儿对游戏与情感的需求。这种局面的形成是经过长期不断地实践、教研、讨论以及幼儿选择而形成的,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条件。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男幼师的专业发展不断获得提升,男女性别优势的契合度也得到提高,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优质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7。

[2]连淑芳 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103。

[3]史晓波 男幼儿教师专业认同的个案叙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8-12。

[4]程妍涛 丹麦男幼儿教师培养示范性项目研究[M].比较教育研究,2019,(5),91-97。

[5]李士彪 祝晓燕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8,(6),67-69。

论文作者:吴小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男幼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管理对策与成效分析论文_吴小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