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内补液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海燕1,徐志2

吴海燕1 徐 志2

1重庆市南川区宏仁医院内一科;2重庆市荣昌县永荣矿务局总院 4084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胃肠内补液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静脉补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肠内补液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血钠以及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等多项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钠以及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等指标均随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与治疗前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的相同时间点,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至治疗后48h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静脉补液的基础上联合胃肠内补液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不仅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操作简便,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胃肠内补液;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疗效观察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高渗性非酮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胃肠内补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均属于中、老年人,且发病前并非所有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无或者有轻度酮症表现。入院后经血糖、血钠、血尿素氮以及血浆渗透压检测,均可见其显著超出正常范围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3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在57岁到83岁之间,平均(68.9±2.3)岁。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22例,病程在2年到14年之间,平均(7.4±2.1)年,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31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在55岁到84岁之间,平均(69.1±2.6)岁。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24例,病程在1年到15年之间,平均(7.6±2.0)年,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29例。

患者均有发热、烦渴、口干、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痛等主要临床症状,且部分患者伴有意识障碍、酸中毒及脱水等表现。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临床症状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静脉补液治疗,常规建立深静脉通路,并对患者的血液中的电解质、血浆渗透压等进行动态监测,在前4h先给予生理盐水输注,输液量在1000-2000ml之间,对休克情况进行迅速纠正。在此期间,严格做好心电监护、血浆渗透压、尿量及脱水轻重等的监测,视病情变化调整补液量与补液速度。然后在生理盐水中加胰岛素,以4-6U/h的速度进行胰岛素静脉泵入,控制速度,避免降糖过快,至血糖降为15.6mmol/L的时候,改输注5%葡萄糖溶液与胰岛素的混合液,,补充能量。对患者合并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的情况进行纠正,必要时给予补钾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肠道补液,经胃管插管,在前6h内,没半小时注入饮用水200-250ml,并按照相关指标的监测结果对饮用水的注入量、速度等进行调整,至血钠降至145mmol/L的情况下可改用稀释后的氯化钠溶液。后续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24h和48h)的血糖、血钠以及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等多项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并做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血糖、血钠以及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均随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与治疗前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的相同时间点,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至治疗后48h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因糖尿病病情发展引发的各种并发症也已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类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就是其中一种,虽然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作为一种急性糖尿病并发疾病,加上本身临床症状并不十分典型,容易发生误诊等情况[2],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3]。

本文比较了经单纯静脉补液和联合应用胃肠道补液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联合胃肠道补液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血糖、血钠、血尿素氮以及血浆渗透压等各项指标改善更快,且治疗后48h,所有指标均可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内。这与张亚平[4]的研究结果一致,且其还对两种方法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相较于静脉大量输注氯化钠可能引起的高钠血症及其诱发心衰竭、脑水肿的情况,胃肠道补液安全性更高,这是本文研究欠缺的部分,但总的来说都证实了联合应用胃肠道补液治疗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宁瑜,胡雅婷,苟小林.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性昏迷42例抢救及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9):1197-1199.

[2]周金柱.胃肠内补液救治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14,26(3):93.

[3]翟伟锋,王红宇,张果.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8例的诊治[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4):64.

[4]张亚平.胃肠内补液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328-329.

论文作者:吴海燕1,徐志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胃肠内补液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海燕1,徐志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