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开——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海北州论文_法土麻

格桑花开——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海北州论文_法土麻

青海省海北州委党校

“九州方域、华夏干城,古称西海,羌戎之居,西北腹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世界屋脊美誉,地域广阔,山川神秀,民族众多,马背民族,冰寒雄浑,农耕民族,朴实勤俭”

海北藏族自治州古为羌族居地,数千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西王母文化、昆仑文化等文化瑰宝。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接合部,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由来已久。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海北这片热土上共同生产生活,厚重的历史文化、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里汇聚融合,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的汇聚地,成为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里生活着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等27个少数民族。藏、蒙、回、撒拉、土族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在海北创造了属于自身的独特文化,又呈现出和谐共处,彼此交融的文化特征,作为海北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存在。

海北州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底蕴丰厚、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和标志。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力量所在,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智力资源和精神依托,是一个民族灵魂的根基。因此,民族文化不仅是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同时也是各个民族之间互相区别的重要依据。

各民族在文化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就文化发展而言,他们的第一阶段是宗教文化,而在其后续阶段的文化发展中,宗教起到了程度不同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一直是人类文化的主题。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宗教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成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

海北州各民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即以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的藏传佛教文化;以回族和撒拉族信仰的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文化和以汉族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且多种信仰并存。

(1)内外兼修、普度众生——藏传佛教以内外兼修来达到人整体上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仅是宗教上的认识和修炼,而是对个体的人各方面的提升和指导,以在生活中展现真善美的一面。而从另外一面讲,个人的修行和提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引导人们做好事、做善事,在一定程度上自身的修行也就是一种对众生的普度。这种普度表现在宗教教义中的念经、礼佛上的普度,还想表现在生活中对山川河流的崇拜和对万事万物一种敬畏上,因苯教的原始信仰的影响有了万物有灵论和山水、祖先的崇拜,对山川、河流的崇拜。是我们现代人眼中藏传佛教对山水环境的保护和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2)认主独一、敬主爱仁——伊斯兰教提倡认主独一是每个穆斯林是主命,这种认识要体现在心口的统一,不仅仅是口中的承认还体现在言行举止上的认识和统一。穆斯林要敬畏真主,这种敬畏不仅仅是体现在念、礼、斋、课、朝中,是体现在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上,体现在捡起路上的障碍物上,体现在给予人方便上,是对万物的一种爱和仁,这种仁爱,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还在人与万物之间。同时人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

(3)仁、义、礼、志、信——汉族的民间信仰,体现在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从民间信仰的不同层面体现了仁义礼智信,在山神庙的崇拜和对灶王的敬畏,在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不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人与万物的和谐相处,民间信仰是宗教仪式的一种约定俗成,而又是根深蒂固的一种的和谐。

宗教文化是对自身的一种修行和提升,是对万事万物的和谐发展和有序进行的范式,不论是生物属性还是社会属性,人类的发展就要遵循以人为本,同时要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进行。

不论是什么样的民族有着什么样宗教内涵和民族文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用宗教来使人更好的成为人,不同的宗教体系在一定层面上是相通的,都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了对人向真善美的引导。

2、因地制宜的饮食文化:

在海北州的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上,饮食文化从之前的各民族饮食上的不同,发展到现在饮食文化上的一种交流、借鉴。从以前藏族、蒙古族为主的游牧民族和回族、撒拉族、汉族、土族等为主的农耕民族之间饮食文化的不同,游牧民族的饮食是以牛羊肉为主,奶茶、奶制品为主的,辅之以携带和使用方面的糌粑,农耕民族主要以面食为主,辅之以豆类和蔬菜。此时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饮食文化是和本民族所处的环境、地域和所拥有的产品所决定的。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流下,饮食文化不再单一,是在本民族饮食文化的特色和基础上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饮食。现在海北州的饮食文化分为以本民族饮食文化为主,辅之以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主要分为以回族、撒拉族为主的清真饮食和以藏族、蒙古族为主的藏式饮食文化,以及以汉族、土族为主的饮食文化。

这些不同的饮食文化,不仅体现在居住环境和所处地域和生计方式上,还体现在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上,各民族的饮食不再单一,而在饮食过程中各民族保留本民族的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各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海北州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服饰上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细节上有相互的借鉴,对服饰刺绣、花样的借鉴,更多的是趋于现代化,人们的审美提升,服饰更趋于现代化和潮流,除了在节日期间,人们现在很少穿全套的民族服饰,但也有部分人仍然衣着民族服饰。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鲜明的文化符号,在海北州从服饰能分辨出人们的族属,但在总体服饰特征不变的情况下,在细节的图案、花式上有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同时在发套和图案上引进和运用了刺绣和民族图案。

4、别具一格的婚俗文化:

婚俗文化在海北州各民族的历史长河的演变中存留下来,各民族的文化在婚俗文化中都有所展现。同时婚俗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民族的人文、道德、伦理、宗教信仰、交往和亲疏关系等。在婚俗的历史发展中,婚俗的过程等的基本相差无几,但在这相差无几中,各民族的婚俗又都表现了别具一格的婚俗,有的民族表现在仪式上, 有的表现在宗教信仰上,有的表现在财产的拥有上。藏族婚俗文化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藏族先民就按一定的婚姻规则组建家庭,聚族而居,并形成了一套相关的礼仪习俗。藏族、蒙古族不论是招女婿还是娶媳妇都要经过提亲、订婚、送亲、迎亲、婚礼、婚后回门等传统步骤,并用一定数量的牛羊作为婚姻的基础。回族和撒拉族的婚礼主要由阿訇主持进行的尼卡海仪式。而在藏族、蒙古族、土族等民族中间,日期的选定是需要卜卦的。

5、洁净与危险的禁忌:

禁忌人们对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事物所持态度而形成的某种禁制。危险和具有惩罚作用是禁忌的两个主要特征。生活中,无论是礼仪、节日、行业等,凡认为不吉利的,几乎都在禁忌之例。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禁忌。如,藏族禁忌忌食马、骡、驴、狗、鱼类等。蒙古族不食马、骡、驴肉及禽蛋、猛禽类。回族和撒拉族忌食猪、狗等不反刍动物之肉及猛禽兽肉,不食动物的血和自死牲畜之肉,宰牲要请阿訇或懂教规的人。倒茶、倒水不能用反手,吃馍要掰开后吃,禁抽烟、喝酒,禁止求签问卦,忌讳男子留长发、长指甲等。土族不食马、骡、狗肉,忌在牲畜圈内大小便,不能在长辈面前脱帽。服孝期间子女不能串门,家中人死后一年内不穿红、绿色衣服,不过年节。这些禁忌都是根据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礼俗和生活中得出的规定和智慧的结晶。

在各民族的交往过程中,民族之间彼此有一个边界,而这个边界的维护就需要有各自的文化来进行,而禁忌文化是最明显的族群的边界维护,同时也为民族间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便捷。

6、无常即有常的丧葬文化:

我们常常用“无常”一词来说一个人的逝世,“无常”二字是本土宗教道教的常用术语。无常即有常, 一个人的逝世是看似是无常的,没有先兆和规律的,但它却恰恰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人要经历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而对与一个人的逝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套丧葬仪式。海北州的丧葬,主要分为以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撒拉族,和以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蒙古族、土族和民间信仰的汉族。回族和撒拉族,在人去世后要求速葬和土葬,不用棺木,用白色客凡布包裹尸体,人们要参加殡礼,请阿訇在不同是时期到家中“念海亭”。藏传佛教因人身份的不同进而有不同的丧葬,天葬、水葬、塔葬和土葬等。不同的丧葬仪式和文化,主要源自于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信仰下的人们的丧葬仪式各自不同。

7、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学:

在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被文人以英雄般史诗的记载,或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叙述,以及对宗教教义的诠释,发展到今天,这些记载、叙述和诠释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藏族的叙事诗《流奶记》、《玛尼论集当纸片》、《大老爷》等。撒拉族的神话《阿腾其根?麻斯睦、《骆驼泉》、《格塞日和阿依阿娜》、《韩二个》等民间传说。蒙古族的有著名三大史诗之一的《江格尔传》。这些民族文学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或以文字、书本的记载流传于民间,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

8、辉煌灿烂的民族艺术:

海北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民俗风情源远流长,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在海北也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历史长河中的点滴和民族风情,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岁月的洗礼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以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为主,各地民俗文化为流的多元独特的海北民族艺术文化。

在海北形成了不同的民族艺术,青海湖祭湖、回族宴席曲、华热藏族服饰、阿柔逗曲、郭米则柔、河湟剪纸、蒙古族颂词、西海拉卜则祭、刚察寺院藏戏、彩粉时轮坛城、达玉逗曲、阿柔藏族弹唱、时轮金刚密宗舞、天居浩门马驯养技艺、门源回族诵经调、门源皮影戏、门源眉户戏、藏琪、门源回族刺绣、口弦、咪咪儿、马福腰刀、牛羊头工艺挂饰、掐丝唐卡等。

这些独具特色的各民族,像撒落在海北州这块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而各民族间的交往、交融、相互之间的学习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呈现出一种共性——多元文化一体格局,这种多元文化一体的共性,如同一条线把一颗颗璀璨的珠子连接到一起,成为一串手串,在高原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2014年海北州年鉴》海北州州志办 2015年版

2、《民族学通论》林耀华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年版

作者简介:法土麻(1987.12——):女,29岁,回族,籍贯:青海,工作单位:青海省海北州委党校,从事教学工作.

论文作者:法土麻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格桑花开——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海北州论文_法土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