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论文_林炳祝

浅谈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论文_林炳祝

林炳祝(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 福建 永春 362600)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5-134-01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能否尽快成长关乎学校的命运和走向,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青年教师由接受大学教育到登讲台施教需完成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型,新手成长需要3―5年的成长周期,而理顺成长思路,走上科学成长道路则可以缩短成长周期,尽快成手。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首先是要有学习意识。青年教师应该充分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报刊书籍学习是不错的途径。向同行学习就是多听课,听课是我们年轻教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通过听课不但可以把握教学内容还可以学习老教师怎样驾驭课堂管理学生;通过听课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学生学习,学生能告诉我们他们之所需,把重要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可以督促教师做出调整和提升,是为教学相长;“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何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向书本、杂志学习,通过及时补充更新知识,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使自己保持信息和知识的鲜活,为可持续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精心备课。“在备课上多花点时间,如根上浇水;在讲课上增加学生负担,似叶上施肥”,可见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前提是要听课,听取老教师的课可以提高我们的备课效率,同时自己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书,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凭借,它是教师教学的导向标,备教材就是要把握、吃透教材,提炼出教材的精髓,对教材进行深入反复的研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经验告诉我们备课如果不够充分,上课就不自信,语言就不流畅,学生领悟的就不深刻,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这既没有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备学生是要做到心中有人。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以学生为本是教育之本,只有备好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才能科学设计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证教学效果。备教材是要做到心中有术,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

另外,青年教师还需做好积累和反思。教师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文化知识的吸取需要教师的睿智观察和精心积累。中国文化底蕴深厚,青年教师应擅于吸取精华,充实自己并通过实践将其转化为教学动力,合理的将自身素养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正如海明威所说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学会分析和利用各处资源,跟着名师的脚步走,一步步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素养。另外一个可以通过积累提高自己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青年教师不仅要钻研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关注科学教育前沿的最新动态,而且要阅读各类文学作品,阅读可以丰富自我精神世界的各种书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反思则是对教学工作的一次再深化,及时反思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思考今天的课哪里讲得好?哪一个环节处理的好?哪一个教学机智把握的好?就是要正思。还要思考学生学懂了吗?学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要反思。反思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吗?应该怎样解决?就是要修正。如果我们能每天坚持这么做的话,我们的成长一定会非常快。哪怕一周一次这样的反思和总结也是极其必要的。想要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就必须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尤其是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更是名师成长的重要历程。经常的总结反思无疑对我们的成长是一支助推剂,推动我们向更好的方向,更高的目标更快的前进。

以上是谈教师专业成长,下面再谈关注学生 。

一是要以生为本。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人。而人有他特有的天性:做人的尊严、不可剥夺的被爱的权利、无限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教育管理,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思想,高擎“张扬人文精神,培育健全人格”的理念旗帜。荀子认为:明主急于得人,而暗主急于得势。《贞观政要》中也倡导:“政要之本,惟得人。”任何管理行为、决策都要抓住“人”这个核心,否则管理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在连监狱对犯人都提倡“以人为本”了。

然而,在应试教育过度强调科学和理性的导向下,在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轻飘、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的感染下,使得教育管理渐趋消解,远离了学生自由的身心和现实需要,导致学生失却了个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行为自由,甚至言语自由!而这些恰恰是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实,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人格的完善,这也就是要求青年教师在管理中要形成学生的独立的精神本体,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自我精神和健全人格,建立一个绝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社会、时代文化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要做到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挖苦;多商量,少命令;多指导,少指责;多民主,少专断。

二是要理解善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好老师前提必须爱学生,只有爱学生、喜欢学生,你才能有幸福感,否则便是自己折磨自己。魏书生说的好:如果你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你每天就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当成魔鬼,那你每天就生活在地狱里。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即使表现再差的学生也有他积极主动值得表扬的一面,所有难教育的学生都是丧失自尊心的学生,所有好教育的学生都是自尊心极强的学生,所以作为青年教师,千万不要在自己刚起步的时候就把孩子的自尊心踩到地上,要给足每个孩子应有的自尊与自信。抓好教育契机,及时表扬;学生犯错误了,婉转批评,希望他下次能有一个更好的表现。随时实施鼓励教育,如果自己有能力的话可以把对困难学生的教育当成一种课题研究。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艺术,做一个时刻为学生着想的、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总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成长之路上要不断学习,精心备课备学生,勤于积累和反思,理解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本着认真、刻苦的态度,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摸索、研究,静下心来做教育,以高超的教学技能,高尚的职业操守为自己的人生添彩,在全面发展中走向更好。

论文作者:林炳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论文_林炳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