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语文名著阅读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萍

初中阶段语文名著阅读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萍

陈萍

摘要: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方面,学习语文就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才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之处,通过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因此,应该提倡和呼吁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本文就通过分析初中语文阶段名著阅读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问题。

关键词: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名著阅读

一、初中阶段语文名著阅读现状分析

在提倡全民阅读的新形势下,语文教学也应该以阅读名著为重。目前语文教学中学生不爱读书,不愿意读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网络阅读,微阅读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拿起书本是什么感觉了。但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平时学生学习和接触到的文章比较多,文章的题材各异,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是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而名著作为我国经典文化,经过千年的传承依然对文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可见名著蕴藏的历史文化和拥有的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提倡名著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初中阶段语文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

1.初中语文考试中关于名著阅读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江苏历年语文中考的题目中可以看出,关于名著阅读的题目考察过于僵硬和笼统,很多题目对于名著的考察仅仅限于简单的积累应用,综合性的题目较少,考察内容不够深入。这就让教师和学生误以为名著阅读并不是那么重要。要想让教师和学生注重名著阅读,当务之急就是要在考题上下功夫。出题多侧重考察名著的内在问题,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让教师和学生感到紧迫感,督促学生重视名著阅读。而且中考试题目应该更加趋于多样化,通过更多的题型来考察学生对名著的了解程度。

2.初中学生对阅读存在误区和盲点,使得阅读趋于低俗化

学生为了应试教育,为了能够提高语文成绩,在名著阅读方面只看考试的内容。对名著断章取义,影响了对名著整体的把握和理解。很多时候缺乏对名著阅读公正的赏析和深入的理解。目前很多初中学生对一些网络小说情有独钟,对一些青年作者比较关注,但是名著不同于其他小说之处在于,名著是得到很多人认可并且传递某种特定感情的书籍,旨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素养。而当前流行的网络小说,很多仅仅是为了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的内容趋于低俗化,存在一些功利性,但是往往这样的小说更能吸引青少年,因为书中的故事比较轻松或者迎合了他们想象和憧憬的需求,而且在这种小说中学生更能得到释放和轻松的感觉。其实名著不是考试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考试让学生理解更多关于名著的知识,名著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长期的阅读中才能慢慢体会名著的精髓,才能真正理解名著。

3.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名著阅读存在功利化

教师为了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在中考中做到不该丢的分不丢,平时会把自己对名著的理解和总结准备成课件,让学生直接学习和记忆,或者通过笔记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中间存在一定的目的性,学生无法真正的去理解名著,甚至不知道名著在讲什么,只是一味的在记忆和学习。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对名著真正的鉴赏和品评,无法让学生读懂名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教师不应该把他们对于名著的理解强行的灌输给学生,这样就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学生仅仅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这样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容易禁锢学生的思想,对他们理解名著造成阻碍。

三、加强初中阶段语文名著阅读的对策分析

1.通过中考这个过程让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逐渐深入化

虽然中考语文涉及的关于名著的考题过于局限,但是教师可以利用中考这个工具对名著进行深入剖析,从根本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化的名著阅读。例如,语文考题中出现对冰心文章的截取进行分析的题目,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介绍冰心作者的情况,通过冰心比较著名的作品让学生认识冰心,同时鼓励引导学生去阅读关于冰心的其他著作,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写读后感的方式来分享阅读后的感受。这样不仅做到了让学生阅读名著,同时也让学生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对名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就是说教师要努力去拓展考题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参考内容可以从人物传记到散文诗歌到小说甚至到文言文,进行深入分析和延伸,从文字的故事情节和作者的写作背景等多个方面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一些创新题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养成名著阅读和鉴赏的好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名著阅读。

2.让名著阅读顺应时代要求,改变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分割的,教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名著的教学中,学生自然会耳濡目染的被教师所影响。教师要把语文教学内容和名著阅读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的让学生博览群书,根据教学内容去告诉学生应该阅读什么样的名著。而且不能一味的去要求学生要阅读名著,给学生压力,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什么样的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阅读名著的积极性。要想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仅仅通过课本是达不到让学生全面学习语文的目的的,名著也要与时俱进,首先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对名著阅读的理解,只有在教师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引导和影响学生进行学习和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积累文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读名著的良好习惯。

3.教师加强引导,促使学生真正对名著阅读产生兴趣

名著阅读的影响在于让学生养成理性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名著可以拓展视野,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水平,同时达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语文的教学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阅读学生能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对其他文章阅读的敏感度。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上安排一些关于名著阅读的活动和训练,针对名著阅读提出一些互动问题,或者制定一些目标。例如在学习文章时。可以进行默读来体会文章中的字词;设置阅读的时间,提高阅读速度;通过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意境;通过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经典句子和成语来加深学生对名著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撰写提纲或者写总结来进一步深入理解名著等。

四、结束语

初中语文阶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阶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名著阅读的教学教师要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引导,通过利用名著在中考中的考试比重来监督学生将重点放在名著阅读上。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教师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通过交流和沟通来分享阅读后的感受加深印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引导学生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督促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区黎里中学 215222)

论文作者:陈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  ;  ;  ;  ;  ;  ;  ;  

初中阶段语文名著阅读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