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核心素养论文_刘岱

关注核心素养论文_刘岱

刘岱 重庆市涪陵十七中 408109

【摘要】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提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实的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而是有益的补充和具体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8-110-0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具体提法经历了几次改变,但是有一点始终没有变化,那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文革前的“又红又专”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德智体美劳”以至于新世纪的“素质教育”,无不贯穿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理念。时至今日,随着教育科研的深入发展和人才成长的具体实际,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有哪些构成要素,为什么要培养核心素养,它和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有何关系呢?

一、核心素养理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培养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

现在我们面临的学生,大都是千般怜爱万般呵护下成长的小“王子”小“公主”。他(她)们大多数人在家长和老师的监视逼迫下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除了读书学习不能有任何其他的人生乐趣。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在学校里面是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确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许死读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长大的一批人你能够指望他们具备多少健康生活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还是举几个具体的事例吧

我的子侄辈有很多人,出门以后遇到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办了就一个接一个打电话回来请示:或是不知道坐哪班公交车哪班长途车,或是买东西不知道怎么还价砍价,甚至还有的买了东西或到饭馆吃饭后忘记了应该找零钱回来,更不要说遇到纠纷时候只会瑟瑟发抖而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我们学校新立了一个文化广场,里面有一尊孔子的塑像,一群家长来到学校,楞是没有一个家长知道这是谁,有很多人众口一词说是毛主席。

我同事讲了一则不是笑话的笑话,他的孩子大学毕业了,一群学友跟着来他家玩。他作为主人又是长辈要表示一下关心和欢迎就闲聊几句。当他问到这些大学毕业生对以后想找什么工作的看法时,这些大学生都一片茫然。特别是问他们是准备从政走哪条线,是党委还是政府,这些大学生根本没有觉得党委和政府有什么区别。也许在这些大学生心里面,觉得做什么工作自有老爸老妈去操心,他们才懒得动那个脑筋呢!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段看了让人笑不出来的搞笑视频,说一个在外独自生活学做饭的孩子打电话问妈妈番茄炒鸡蛋怎么做.他妈妈告诉他番茄炒鸡蛋就是几个鸡蛋和几个番茄在锅里炒,结果视频中出现的镜头就果真是几个圆滚滚的鸡蛋和番茄在锅里面冒着热气。

像这样的事例事实上近几年出现得很不少,为什么会产生以上种种滑稽甚至荒唐的智力高端、情商和生活能力低劣现象,我认为无非以下一些原因:

一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人们对孩子的成长给予了比以前多了太多的关怀溺爱。从社会到家庭,从城市到农村,哪一个孩子和旧时代比起来不像是衔着金揣着玉来到这个世界的。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几个老人看护那一根独苗,生怕他们摔着碰着了,恨不得每一件事情都给孩子打理好。又因为作为六七十年代出生吃过生活的不少苦,就下意识的不想孩子吃自己那种苦受那种罪,所以过犹不及,让孩子除了学会一些书本知识外什么都没有学到。

二是教育评价机制的弊端,导致各级部门对学校对教师唯成绩论唯分数论,教师和学校当然且只能是把全部时间和课程安排给各学科知识的传授讲解,学生无法学到除考试以外的各种鲜活有益的东西。

三是由于大多数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在给孩子提供较优裕的物质条件的同时没有相应的在吃苦、励志方面培养孩子。还有很多农村家长要外出打工,孩子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是叔叔阿姨一起生活,隔代教育肯定落不到实处教不到点子上,致使孩子应有的生存技能交往能力未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二、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总之,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并不冲突和矛盾,而是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核心素养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义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2016年 9月13日教育新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及“课题组负责人就研究成果答记者问”.

论文作者:刘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关注核心素养论文_刘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