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及应对策略论文_薛竹梅

跨区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及应对策略论文_薛竹梅

佛山市三水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528100

摘要:最近几年来,我国的松花江以及长江等流域范围内频频发生水污染事故,这就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打击,进而影响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并相应的敲响了警钟,河流污染问题在不断加重,因此,需要从不同的层面去思考跨流域水污染问题,并针对性的制定水污染治理策略,使得水污染治理机制的落实更为完善以及适宜。

关键词:跨区域;水污染治理;困境;应对策略

我国是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一些江河流域的主河干道常出现污染加剧的问题,中共十八大会议上,就针对性的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建议,各地区都应当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着重针对河水污染问题予以治理,经过笔者的分析和探讨,发现近几年来,跨区域水污染治理已经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途径,也是亟待解决的主要困境之一,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跨区域水污染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应对方式,希望笔者的探讨可以给有关人士以借鉴和参考。

一、跨行政区域水污染治理的现状

水污染指的是水体受到某种物质的负面影响,使其本身的生物、化学、放射性以及物理特性等都发生相应的改变,进而使得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与此同时,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或可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水的流动性常会使得此类水污染问题不断的扩散,甚至很多时候会跨越多个地区,给区域内部的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并面临着许多威胁,笔者所讲的跨区域水污染则指的是河流跨区域的污染现象,上下游水本身有一定的流动性,很容易使得两个性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受到污染[1]。

笔者对跨行政区域水污染治理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后果危害面较广。河流本身具有极大的流动性,污染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容易扩散,如若这一过程中未能及时清理,将会使河流下游遭受巨大损失,还会逐渐形成污染源,加强危害性,相应的拓展危害面。

其二,恢复原状难度较大。这可谓是水污染根本上的特征,河流本身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如若此时超出了自净的限度,那么,就要借助人工的力量,对其进行改善和优化,起到修复的效果,这一过程中耗时较长,同时涉及资源数额也较多,最终的效果也并不显著,所以,一定要针对跨区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对应的策略,提高治理效率,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三,流域的客体性。水资源最为主要的属性,就是地表水以湖泊以及河流的形式,不断的汇集到同一处,进而体现出独特的地理结构,最终所构成的网络体系,自然江水形成流于,每个流域都是一个系统化的生态体系,每个水资源和地理单元都极具多元化的特点,同时,每个法律都是国际河流法所衍生出的箴言[2]。

明确水资源流域的特点,是全面认识是水资源管理的首先条件,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流域多是自然形成的,当下的行政区域管理,多是结合谁管理的需求后世行政管理等内容所进行的规划行为。流域很多时候都会被分割为许多个行政区域,这些区域之内还有多哦水资源管理机构,每个部门都有其明确的分工,但是,这样的形成区域划分新式,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相对不利的,很多时候无法综合的分析生态系统,导致水资源出现各类的问题[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跨区域水污染治理策略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法律规章加以健全

基于跨区域的水污染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首先明确法律规章制度中的要求,并相应的完善法律法规中的内容和结构等等,树立绿色GDP的发展观念,使得最终的水污染治理可以满足科学发展观的需求。

(二)突破空间上的限制,强化利于范围内的管理力度

每条河流都会经过许多个行政区域,以此,途经的行政区域都有职责对河流进行管理,并加以监督,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混乱问题,加强流域的管理力度,并发挥流于管理机构的职能,明确法律规章的各项相关条款,全面融入到流域管理工作中,发挥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提高监督和管理效率[4]。

(三)对国内跨流域河流是污染防治方案予以完善

构建健全的河流污染防治法律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每个流域内的胡那几个变化情况,制定健全的河流水污染防治法律规章,使得每个区域的水污染规划方案均有制度保障,并达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效果,防治出现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进而导致整个流域内的水污染问题的治理工作面临着层层的问题和阻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四)制定区域环评机制

针对跨流域水污染问题,我国也已经针对工作落实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评价,使得建设工程和规划工作被限制在表层,更多的选择纸上谈兵。相反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系统化的评价机制,不仅包括行政区域评价工作,还包含有流于内的环境评价等内容,基于在建的项目工程,可以进行全面的评价,并考虑流经的各个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从全局性的角度分析,尽可能减少地域范围内的环境破坏现象。

(五)借助公众和市场的力量

跨区域的水污染治理,和企业发展以及民众的生活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还会给群众的身心健康带来直接影响,所以,流经区域的当地政府,都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并体现出主动性和自觉性,防止过程中出现偷排的现象,还应当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机制,将社会中的企业作为治污的主体,发挥其社会职能,与此同时,发动群众参与其中,依靠公众的力量,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使得最终的跨区域水资源污染问题得到缓解[5]。

(六)制定环保准入机制,对产业结构予以优化

环保准入门槛的设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两者的落实,都会对跨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推动性作用,对有害以及有毒污染物严格审批,注重扩建和新建项目,本着资源保护和环保理念,力求实现全方面的发展,推动产业介机构的优化,将低效能、高耗能和高污染的问题企业逐渐淘汰,未能达到整改标准的,则应要求其停业或是转产,不断的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和更新,在此过程中,可相应的为其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等等,使得最终的工业排放水可实现循环再利用,确保群众身体健康,将企业的内部结构优化工作落实到实践中,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不断的活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步伐日渐加快,人们对于跨区域水资源税务问题也越发重视,在针对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环节,容易遇到各类的问题和阻碍,因此,笔者针对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而后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建议可从健全法律规章制度层面、加强管理、完善防治方案、制定区域环评机制等等手段,使得最终的跨区域水资源污染问题得到高效解决,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鹭.网络化治理视角下的多中心互动博弈——基于太湖水污染治理案例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7,15(9):204-205.

[2]王书明,周寒.竞争、合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制度的建构--结合环渤海区域水污染治理的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6):103-108.

[3]李胜.基于制度分析的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绩效优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5,35(2):246-250.

[4]郑长旭.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治理中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研究——以网络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14.

[5]付小飞.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困境探析--以太湖水污染治理为例[J].知识经济,2014,22(17):54-55.

论文作者:薛竹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跨区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及应对策略论文_薛竹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