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回肠膀胱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论文_袁晓红,赵静燕,丁平(通讯作者)

延续性护理对回肠膀胱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论文_袁晓红,赵静燕,丁平(通讯作者)

袁晓红 赵静燕 丁平(通讯作者)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回肠膀胱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30例回肠膀胱造口患者,参加由医护组织的造口联谊会、电话回访、家庭访视、同伴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延续性护理,并接受定期随访。结果:回肠膀胱造口术后患者造口知识缺乏,自我护理能力低,经参加延续性护理后,患者造口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回肠膀胱造口患者术后参加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造口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回肠膀胱造口术;自我护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294-02

回肠膀胱造口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膀胱肿瘤的重要方法,回肠膀胱造口术后患者的排尿方式改变,且常伴有排尿控制性差,加之患者术后自我护理不够,若不及时给予专业的护理,易引发多种术后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同时影响其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出院后,医生及时随访,并给予患者家属延续性护理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优质的延续护理是患者出院后治疗的延伸,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同时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2]。近2年来我科通过对出院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提高了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近2年在我院行回肠膀胱造口术患者中,选取了30例患者作为延续性护理的对象,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55~73岁,中位年龄62岁。入选标准: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生活能自理;无精神疾病;自愿参加。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在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和需求,建立个人档案,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内容,组织实施延续性护理,定期进行随访及跟踪。延续性护理内容为多方面,相互结合和补充,包括参加造口联谊会、电话回访、家庭访视、同伴教育等。

1.2评价工具:对持续半年施行延续性护理的患者进行以下评价。

1.2.1造口护理知识测试问卷:包括造口的基本知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每项分知道(2分)、不知道(0分),共10项,总分20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调查问卷:包括饮食、更换造口袋、及时自我判断造口出现的问题,并如何处理,是否能处理好沐浴、工作、运动等限制造口等10项。每项分数为:完全掌握评2分,掌握一般评1分,没有掌握评0分,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回肠膀胱造口术患者施行延续性护理半年后其造口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施行延续性护理后患者造口知识状况及护理能力比较

(x-±s)

组别 例数 造口知识得分 造口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前 30 8.02±1.57 7.05±1.31

护理后 30 15.64±2.40* 14.28±2.55*

注:* 表示施行延续性护理前后比较,P<0.05

3.讨论

传统观念认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只限于医院内部,但延续护理概念的提出彻底改变此种观点。延续护理模式是对患者的护理从医院至家庭、社会的延伸,能不同程度弥补患者出院后护理能力的不足。Saultz[3]对延续性护理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延续性护理是分别从了解患者信息、实施医疗护理服务以及维持医、护患关系三方面的延续。实践表明,延续护理的实施不仅在出院后进一步增进了护患沟通,增加了患者对医护者的信任度,为缓和医患矛盾做很好的准备,同时,延续护理对推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实际开展具有有效推进作用。

造口患者虽然在住院期间接受了短期的健康教育,但患者仍未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出院后遇到的问题较多,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生活质量下降。杨秀秀等发现40.7%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缺乏相关的造口知识[4]。张春秀等发现97.1%患者渴望了解造口的用品选择、并发症的处理等知识,认为开展多元化的院外教育能够帮助病人学习和掌握造口知识[5]。目前我国的健康教育发展尚不完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和完善院外造口的健康教育,如家庭访视、电话回访、同伴教育等[6]。我们对出院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护理,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追踪和随访,发现患者在造口袋更换、并发症处理、运动方案、合理饮食、自我监测方面能力都在不断提升。通过院外延续性护理,提高了患者造口相关知识(P<0.05)。由于其形式内容多样化,适合有不同需求的患者,受到多数患者的欢迎。

回肠膀胱造口术后改变了患者正常的排尿方式,损害患者的自身形象,加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不足,出现多种并发症,并影响了患者社交生活。通过对出院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造口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勤,程芳,戴晓冬等.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8836-885.

[2]徐娜,芦桂芝,张颜.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2):94-96.

[3]Saultz JW ,Albedaiwi W.Interpersonal continu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a critical review[J]. Ann Fam Med,2004,2(5):445-451.

[4]杨秀秀,付菊芳,李秦等.结肠造口病人并发症危险因素及知识需求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50):1364-1366.

[5]张春秀,赵士琴,王胜琴等.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对造口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0,9(4):25-26.

[6]马倩红,梁志翔.家庭随访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2):163-164.

论文作者:袁晓红,赵静燕,丁平(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对回肠膀胱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论文_袁晓红,赵静燕,丁平(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