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风景园林植被绿化分布和配置论文_宁晶晶

广州市恒大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风景园林可以起到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美感等重要效果,而园林植被绿化情况会对风景园林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就风景园林植被绿化的分布与配置情况进行阐述,进而对风景园林植物的优化选择理念与选择原则加以探讨,以期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应有效果。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被绿化;季相变化

前言: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风景园林就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生态系统的设计与重建,对自然环境的天然运行情况进行模仿,模拟真实的自然环境,以满足城市地区环境优化的实际需求,对自然环境进行再创造,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艺术元素,从而充分满足当地居民对生态文化需求。

1.风景园林植被绿化的分布与配置情况

1.1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在对风景园林的绿化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对园林植物的分布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其二,对园林植物对于外部条件的适应能力进行充分了解。风景园林中常见的园林植物(以北方为例)包括榆树、黄刺玫、五叶地锦等植物,这些植物分别为落叶乔木、落叶灌木及木质藤本植物等类型。此外,还有柳树、槐树、椿树、银杏等常见乔木,而这些植物通常具备一定的树脂分泌能力,在生长过程中比较少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且具备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可用于减少城市噪音污染,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尘土污染。

1.2对植物进行合理安排与科学种植

进行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与优化分布时,应做好不同种类的植物分配与安排工作,通过植物的合理安排与科学重视,提高植物的绿化效果。基于此,风景园林的设计人员,需要严格避免不同植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同时降低植物受到的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另外,许多风景园林面积较为广泛,其所种植的植被分布面积也较为广泛,因此仅仅采用传统农药等手段控制病虫害问题通常难度较高,因此在具体的风景园林植被设计时,应对这一问题加以重点考量,比如采用丛植分离的方式进行种植。据研究,杜鹃与鱼尾葵在一起种植时,病虫害问题较少发生,而将鱼尾葵与棕榈植物进行种植时,鱼尾葵发生炭疽病的概率会上升;在种植三角椰子时,容易受到红棕象甲影响,可能导致三角椰子的枝叶干枯,导致风景园林绿化景观受到影响。

图1 风景园林中的三角椰子

1.3保证风景园林绿化植物密度合理

风景园林工程的绿化植物分布与配置,应保证其植物密度的合理性。绿化植物是一种生命体,会自行成长与繁衍,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苗木生长后对周边植物的影响,以减少这些植物之间的相互干扰。如果植物之间的密度过大,同一层次的植物之间可能产生需要争夺阳光与肥料,导致这些植物缺少阳光的滋润,导致成长不良,而乔木种植密度过大时或对灌木、地被植物造成遮蔽,缺少阳光照射,导致生长不良。而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当园林中植物过于密集时,还会导致苗木植物的损耗,造成资源浪费。

另外,植物分布的密度会导致植物透光性与通风性受到影响,会对植物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也容易导致病虫害问题的产生。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应对植物之间的关系加以利用,并优化配置,保证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性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安排植物之间的株距,减少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尽量使植物健康成长[1]。

2.风景园林植物的优化选择

2.1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理念

风景园林的绿化植物选择时,应结合植物的生物性特征及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种植。随着环境变化与群落演化,植物存在一定的演替现象,最终演变为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特征。比如在气候温和、季节湿度差异较为明显的区域中,假槟榔、大王椰子、木棉、大叶榕、落羽杉、美人蕉等植物生长较为适宜。基于此,在进行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与设计时,应按照适地适树的植物设计原则,根据当地气候环境与适生植物合理选择植物品种,以减少植物维护所消耗的成本与费用。

在进行植物品种选择时,应保证植物配置与生长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可以满足风景园林的物种多样性需求。因此可尽量选择当地植物,充分保证植物的区域适应性,同时也需要突出当地的地理环境特色。在进行植物搭配时,应保证这些植物搭配的层次性与多样性,保证植物配置的错落有致与优美大方,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也为当地提供良好的生态优化渠道,保证园林绿化的合理规划与布局,丰富园林景观。对于风景园林进行绿化植物规划时,应充分考量当地居民对于园林建设提出的要求,积极发掘适合当地的绿化资源,积极引进优质植物品种,以营造更好的景观效果。

2.2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原则

绿化植物会按照季相发生变化,这是植物对于气候条件所产生的特殊反应,也是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性。风景园林在进行植物选择与配置时,需按照季相变化的原则,根据不同植物品种的生态特性与不同季相呈现的景观效果,合理搭配,凸显季相特色绿化景观。同时在植物配置设计中尽量保证层次分明与色彩缤纷,保证丰富的园林景观内涵,打造完善的生态群落,体现风景园林设计的以人为本。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尽量寻找与当地园林绿化相适应的品种,保证适地适树的原则为前提。

进行风景园林植物配置时,除了环境气候之外,还应当考量场地差异,比如在湖边或河边较为潮湿的环境下,通常配置落羽杉、垂柳等植物;在池塘中,通常会配置荷花与睡莲等植物;在街边通常配置高大乔木与矮小灌木,比如高山榕等,可以起到增湿降温、减尘降噪的重要效果。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时,还应考量观赏性因素,植物的配置与分布应具备一定的艺术美感,比如乔木植物,可进行组团种植或孤植或列植;灌木球类植物应加以适当修剪等。这些植物的组团配置时,应当形成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简洁大方的绿化植物景观,列植时应整齐统一由韵律感。而从环境的因素考虑,如果风景园林临近污染较为严重的厂区,应选择具备较强污染吸收能力的夹竹桃、丁香、橡胶榕等品种[2]。

结语: 综合以上论述,在进行风景园林的绿化景观设计时,应保证绿化植物分布与配置的合理性,考虑到植物种植方式及种植密度对于植物生长及植物病虫害的影响,丰富植物园林景观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优化环境的同时,改善空气质量,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城市美感。

参考文献:

[1]高子越.浅析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优化配置[J/OL].科技创新导报:1-2.

[2]李平辉.华南地区风景园林植被绿化分布和配置[J].现代园艺,2012(02):41.

论文作者:宁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探讨风景园林植被绿化分布和配置论文_宁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