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支撑喉镜术后并发皮下气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郭兰谦,吴疆,魏连群,余菲娜,李静媛

鼻内窥镜支撑喉镜术后并发皮下气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郭兰谦,吴疆,魏连群,余菲娜,李静媛

郭兰谦1 吴疆1 魏连群1 余菲娜1 李静媛2

(1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430033)

(2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430030)

【摘要】 目的:探讨2例鼻内窥镜支撑喉镜手术后并发皮下气肿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引起术后皮下气肿的原因,及时采取护理干预,避免病情加重。结果:2例患者皮下气肿消失,1周后舌腭弓下段创面愈合,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者技术熟练,术后颈部及早加压包扎,观察病情仔细,护理措施得当是预防皮下气肿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 鼻内窥镜;支撑喉镜;皮下气肿;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254-02

自从开展鼻内窥镜支撑喉镜的新型微创手术以来,取得良好效果,但并发症中皮下气肿报道少见。我科2013年9月~2014年9月共行鼻内窥镜支撑喉镜喉部手术97例,术中出现严重舌腭弓下段裂伤3例(查体均颈短粗,舌体II°),其中2例并发皮下气肿,经过医生积极处理及护士仔细观察和精心护理,气肿均消失;1例术后采取预防性措施未发生气肿;3例1周后创面均愈合,康复出院。现护理总结如下。

1.病例资料

病例1,男,63岁,有吸烟史,诊断声带息肉、慢性喉炎、慢性支气管炎。术后6h左面颊、颌下及颈前部肿胀,触诊捻发音。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左颌下及颈部,24h后撤除,3d后气肿吸收。

病例2,女,59岁,诊断声带息肉、慢性喉炎。术后6h左面颊、双颌下、双颈前部及胸骨上窝肿胀,触诊捻发音,左侧较重。给予绷带加压包扎颈部,48h后撤除,5d后气肿吸收。

病例3,女,57岁,诊断声带息肉,慢性喉炎。术后立即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右侧颌下区,24h后撤除,无皮下气肿发生。

2.原因分析

2.1 术中咽部黏膜损伤

患者颈短粗,术中支撑喉镜大小不合适或放置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黏膜破损、撕裂,部分患者表现为颈部皮下气肿[1]。

2.2 拔管后剧烈呛咳和频繁吞咽

2.2.1 术前使用阿托品 阿托品有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术后因唾液腺体分泌减少,咽喉部干燥,出现频繁吞咽及干燥刺激性呛咳。

2.2.2 全麻插管及术中操作 导致咽喉部创面水肿,出现咽部异物感。

2.2.3 慢性喉炎、支气管炎病史 患者需借咳嗽或频繁吞咽的行为来暂时减轻喉部不适或清除痰液。

2.2.4 长期吸烟 烟草中物质使支气管黏膜纤毛受损,发生炎症和感染,加重剧烈咳嗽。

2.3 术前健康宣教欠缺 支撑喉镜手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手术,各类并发症多有报道,但皮下气肿的发生鲜有报道,故针对该项的健康宣教内容有所欠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护理干预

3.1 心理护理

术前告知并发症内容,避免精神紧张。术后及时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及家属皮下气肿本身对机体危害并不大,但出现后应积极处理[2]。

3.2 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

3.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呼吸情况,根据气肿范围做好标记,各班仔细交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协助处理并记录。

3.2.2 体位 半卧位休息,利用气体向上行走原理,使其局限于颈部及以上。

3.2.3 口腔护理 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进餐后盐水漱口,预防口腔感染。

3.2.4 排气 气肿面积较大,采用自下而上、由四周向颈部挤压法排气,必要时粗针头皮下穿刺排气。

3.2.5 有效呼吸、咳嗽,抑制打喷嚏 避免造成伤口刺激和过度的体力支出。

3.2.6 戒烟 向患者讲解吸烟的危害性,劝阻戒烟。

3.3 术后预防性加压包扎 针对颈短粗、舌体肥厚、怀疑术中咽部黏膜损伤的患者,术后立即行损伤侧颌下区加压包扎,避免气体进入颌下后上下弥散。病例3经术后及时加压包扎处理后成功避免了皮下气肿的形成。

3.4 适宜的室内温湿度 保持室温18~20℃,湿度60%~70%[3],天气干燥时使用空气加湿器。

3.5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根据医嘱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发生。

3.6 饮食指导 术后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缓慢进食,避免食物反流引起呛咳。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3.7 雾化吸入 手术前后使用海盐水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减轻黏膜水肿,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3.8 健康宣教 由于出现皮下气肿,术后禁声休息时间延长至4周,使声带充分休息,减轻声带充血水肿[4]。禁声期禁止不良发音习惯。

4.体会

本组2例患者皮下气肿发生时间均在术后6h,与罗静等[5]报道的发生时间5例患者中有3例在术后6h左右出现皮下气肿是一致的。因此,在术后6h内除常规护理外,应重点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及是否发生皮下气肿。对于少量气肿无需特殊处理,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气肿多在数天内可自行吸收。对于气肿量大、面积广的可采用粗针头排气。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避免咽部黏膜损伤对于预防皮下气肿的发生很重要,而术后颈部及早加压包扎,护士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则是预防皮下气肿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克波.显微支撑喉镜下行声带外科手术并发症及防治策略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6):423.

[2]任凤梅,章跃平,徐安等.肺癌并发大面积皮下气肿1例[J].临床肿瘤杂志,2008,13(8):764-765.

[3]王增香,刘巧红.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拔除套管后发生皮下气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行杂志,2008,23(22):2099-2100.

[4]席淑新主编.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9.

[5]罗静,夏玲玲,谢敏.5例声带息肉术后并发皮下气肿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4(9):74-74.

论文作者:郭兰谦,吴疆,魏连群,余菲娜,李静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鼻内窥镜支撑喉镜术后并发皮下气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郭兰谦,吴疆,魏连群,余菲娜,李静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