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进行送电线路安全管理论文_施强

试述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进行送电线路安全管理论文_施强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乌审供电分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300)

摘要:安全管理工作是电力工程建设及工程运行使用中的重点,安全生产是电力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电网建设的相关企业和单位在很多规定中,不断的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推动了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和理论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送电线路因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不仅关系着送电线路施工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关系着各级电力用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运用危险点;预控方法;安全管理

1送电线路安全管理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概述

危险点分析主要是指,对参与送电线路施工的人员、环境、设备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确认其中存在的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因素。危险点分析的主要内容包含有危险因素所处的地点场所、危险因素存在的时间、相关施工器具、施工人员的行为和动作等。针对危险点分析的预控,主要是指对安全事故的多发点、易发点,人为失误的潜藏点,以及设备安全隐患的所在点等危险因素,采用一定的超前控制措施,实施事先预防和事先控制,实现消灭安全事故隐患,最大程度的降低和避免安全事故的目的。

2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概述

2.1危险点及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的含义

危险点就是指在作业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地点、设备或行为等。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就是在作业前,通过一定的途径,对作业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一种方法。“危险点分析预控”是对工作范围内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类别及出现的条件、造成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目的是通过识别工作范围内的潜在危险点,列出危险点清单,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使这些危险不至发展为事故。“危险点分析预控”的特点是把危险分析工作做在施工作业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损失,比较经济地确保现场安全施工。把“危险点分析预控”引入送变电施工的安全管理中,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把安全防范的关口前移,实现动态的、主动的和超前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它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是新时期预防事故、保证施工生产安全的一种有效方法。

2.2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理论的基本方法

1对拟建工程项目按分部、分项工程的各子工序逐项进行分析,预测找出可能发生危险的作业点;对施工内容、施工方法以及周围环境进行详尽确切地了解。2危险点调查,即根据施工经验和同类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情况,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列出危险点清单。对以往同阶段事故案例的分析研究,制定出各危控点的预防控制措施。3危险性分析,即确定能造成受伤、损害、功能损失或物质损失的危险性,进一步衡量危险性的大小,以便排定次序,分清轻重缓急,将预计到的潜在事故划分为危险等级。4制定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状态的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化为事故的必要条件,进而谋求预防的办法。5落实采取预控措施的部门、人员和日期,实现对事故的预防。6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预防控制措施。7工程项目建成后及时对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的效果进行总结,重点分析预测错漏项或已造成危害的部分,以便在今后工程项目中改进、提高。

3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来强化送电线路安全管理的措施

3.1把握危睑点分析与预控的原则来强化安全管理

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进行送电线路安全管理,虽然可以显著的提高送电线路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但这必须是以遵循正确的使用原则,科学的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为基础和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送电线路的施工安全管理采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要遵循闭环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以及分层控制原则。在送电线路相关安全管理部门找到危险点之后,要及时的制定出预防控制的相关措施,并在线路的施工过程中经由预防控制的相关责任者进行贯彻落实,再将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结果反馈给线路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员,经由安全管理人员对预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落实,确定防控措施落实之后对该危险点进行销案,这样的闭环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同一危险点的重复发作和出现,最大程度的减少危险点。送电线路施工作业中的危险点和危险源并非一成不变的,有些在此时还可能存在危险性,下一刻危险可能就不存在了,而有些此时可能不是危险点,因受到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转变成了危险点。因此,对危险点的分析与预控措施的落实必须坚持动态性原则,对预测控制的思路和方法要进行及时的调整,积极的探索出施工中危险点的变化规律,制定出有针对性和有时效性的控制办法,适时适地的进行危险点准确的分析和预控。送电线路的施工作业的作业点较多且相对分散、作业的搜盖范围广,在其上存在的安全隐患也相对较多,但危险点与危险源存在着大小的区别和轻重缓急之分,控制难度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开展送电线路施工中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要遵守层次性原则科学进行,形成全线内的危险分析和预控网络。对于施工安全、工程项目部、施工队伍、施工班主以及施工人员等,按照其层次的不同落实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重点和相关责任,实现采用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方法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中,呈现出层层把关、各有侧重的局势,在各级之间形成危险分析与控制的网络。

3.2明确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的内容来强化安全管理

在送电线路的施工中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是施工作业的五大参与要素,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方法进行送电线路安全管理也要从这五大因素着手,它们是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的主要内容。送电线路的施工作业具备了明显的特殊性,施工人员涉及到从事土方开挖工作的农民工、进行铁塔立设和线路铺设的技术工人等多种人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存在较大的差别,安全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仔细的辨识,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科学完善的安全教育工作。送电线路的施工作业涉及到的机械设备主要有起重机、脚手架、混凝土搅拌机、张力机、牵引机以及临时的用电设备等,要确保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的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无故障。送电线路的进场材料中对于导线和绝缘子等,严格检验其出厂的合格证,并进行抽样检验,减少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保证各项针对于送电线路施工制定的各项组织方法、技术方案以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严格落实。

4结论

总之,危险点预测控制方法,从心理学讲,是一种逆向思维,从可能发生的后果去提醒人们注意。因为讲“危险”比讲“安全”更直观具体,更有针对性、刺激性,更易被施工人员接受,更易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从而更能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而在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纳入危险点预测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能促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抓住重点进行预防预控,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防治结合”方针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是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同时,抓好安全生产责任传递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强化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及相关防范措施的落实及应用,加强对重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监督,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为电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希军.送电线路施工组织与安全施工管理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28):76-77.

[2]刘彦民.工程管理在送电线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9):52-53.

[3]陈鈜.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进行送电线路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9):55-56.

[4]邢丽萍,郭瑞,朱明明.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在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09(01):62-64.

论文作者:施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试述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进行送电线路安全管理论文_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