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钴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微量元素钴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苗朝华, 莫放, 岳文斌, 黄应祥, 王茂荣[1]2008年在《微量元素钴对人工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产生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钴是瘤胃微生物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为研究日粮添加无机钴对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量的影响,本试验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钴(0、0.05、0.10、0.15、0.20、0.25mg/kgDM)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的对照组相比,添加钴可使发酵液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明显增加(P<0.05),但对乙酸、丙酸、丁酸的摩尔比例没有显着影响(P>0.05),总的来说,添加钴明显促进瘤胃微生物对饲料养分的发酵。

苗朝华[2]2001年在《微量元素钴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应用人工瘤胃模拟技术研究不同补钴水平(0mg/kgDM,0.05mg/kgDM,0.1mg/kgDM,0.15mg/kgDM,0.2mg/kgDM和0.25mg/kgDM)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结果如下: 添加钴使PH值有降低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 添加钴增加了NH_3-N浓度,其中0.05,0.1和0.15mg/kg组达到显着水平(P<0.05);添加钴同样可增加0-72小时的NH_3-N总产量,其中0.1,0.15和0.2mg/kg组分别使NH_3-N产量增加18.45%,14.53%和11.81%,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0-72小时的NH_3-N总产量(Y,mg)与钴添加量(X,mg/kg)之间呈现出二次曲线变化,回归方程为: Y=-2.1571X~2+16.299X+87.99 r=0.9519 n=3。 添加钴有利于日粮有机物的体外降解。0.15,0.2和0.25mg/kg的钴分别使有机物的体外降解率提高2.79%,5.69%和3.79%,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有机物体外降解率(Y,%)与钴添加量(X,mg/kg)之间呈二次曲线变化,回归方程为: Y=-0.0454X~2+0.7633X+42.85 r=9019 n=3。 添加钴可使TVFA浓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0.15,0.2和0.25mg/kg组的TVFA浓度增加,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其中以0.2mg/kg组的TVFA浓度最高。但各种VFA的比例不受添加钴的影响。TVFA的浓度(Y,mmol/l),乙酸、丙酸和丁酸比例(Y,%)与钴添加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如下: Y(TVFA,mmol/l)=-0.7966X~2+9.8637X+36.909 r=0.9575 n=3 Y(乙酸,%)=0.4537X+56.217 r=0.9784 n=3 Y(丙酸,%)=-0.1011X~2+0.4532X+27.29 r=0.9480 n=3 Y(丁酸,%)=0.042X~3-0.5367X~2+2.0784X+5.1867 r=0.9784 n=3 添加钴有利于微生物氮(MN)的合成,与对照组相比,加钴0.1-0.25mg/kg可使0-72小时的MN产量显着增加(P<0.05),其中0.2mg/kg组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0-72小时MN总产量(Y,g)与钴添加量(X,mg/kg)之间呈对数曲线变化趋势,拟合方程为: Y=0.0241Ln(X)+0.0771 r=0.9106 n=3。

梁建勇[3]2016年在《不同添加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纤维结构及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选择9只瘤胃瘘管健康公羊(德国美利奴♂×临洮本地羊♀的杂交2代)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饲粮精粗比为3︰7,粗饲料为青贮玉米料,其营养水平:代谢能11.58 MJ/d,粗蛋白14.73%,钙0.76%,总磷0.65%。试验选择3种饲料添加剂,EOC(Essential Oil and Cobalt)、EO(Essential Oil)和Co(Cobalt),均为成品,购自美国Ralco公司。每种添加剂为一个独立的试验,且每一种添加剂设3个处理,即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0 g(对照),4 g和7 g,每处理3次重复,共9次重复。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添加剂按不同梯度分3期轮流各分投于3只试羊瘤胃内,即共9只瘘管羊。试验一通过测定瘤胃发酵后青贮玉米养分(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阐明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玉米养分降解的影响,并初步确定EOC,EO,Co的适宜添加量。试验二通过瘤胃微生物作用于青贮玉米组织(叶片,穗皮)前后其细胞壁纤维结构的变化,从宏观角度探究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玉米组织纤维结构的影响,进一步佐证和确定适宜添加量。试验叁主要通过对瘤胃发酵测定,了解不同添加剂不同添加水平下对绵羊瘤胃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一添加4g和7g EOC,青贮玉米的干物质消化率(DM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ADFD)显着高于未添加(P<0.05),且4g组和7g组的DMD、NDFD、ADFD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9%和2.33%,7.39%和6.30%,9.05%和10.12%,4g和7g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不同处理间粗蛋白的消化率(CPD)变化不明显。所以从生产实践和经济效益考虑,添加4g EOC即可利于青贮饲料的降解,提高青贮饲料的利用率;单独添加EO后,不同处理间DMD、CPD、NDFD、ADFD差异不显着(P>0.05),但4g处理组DMD和CPD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65%,2.58%,7g组ADFD比对照组提高了1.6%(P>0.05)。初步说明添加4g EO对DMD、CPD的影响比较明显,而随添加剂量的升高7g EO更有利于对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单独添加Co,4g组和7g组的DMD、N DFD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51%、3.01%(P<0.05)及4.5%、3.0%(P<0.05)。而CPD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7g组显着高于对照和4g组(P<0.05);说明单独添加Co对DMD、CPD、NDFD均有显着的影响(P<0.05)。试验二借助体视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发酵前后粗饲料青贮玉米组织纤维结构变化,添加7g EOC对青贮玉米组织纤维降解效果最好。未添加EOC,EO及Co时青贮玉米的纤维结构降解程度较轻,玉米叶片仅表面蜡质层破坏,部分表皮细胞破裂,无表皮毛,叶肉、叶脉结构完整;玉米穗皮表皮部分细胞被破坏,没破坏的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壁轮廓模糊,叶肉、叶脉结构完整。添加4g EOC,EO及Co青贮玉米的纤维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青贮玉米叶片表面蜡质层破坏,所有表皮被消化,完全出现栅栏组织并部分被破坏出现海绵组织,细胞排列凌乱,叶肉部分被破坏,叶脉结构完整;青贮玉米穗皮表皮细胞被破坏,栅栏组织出现并部分被破坏,栅栏组织细胞壁破损;叶脉轮廓完整。而添加7g EOC,EO及Co后青贮玉米被完全消化只剩下叶脉,青贮叶片的表皮细胞、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完全被破坏并溶解,只剩网状叶脉框架,青贮玉米穗皮表皮细胞、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完全被破坏并溶解,只剩平行状叶脉框架。试验叁添加EOC和EO显着降低了绵羊瘤胃液的pH(P<0.05),而Co对瘤胃液pH无显着影响;添加EOC和EO对试羊瘤胃液NH3-N浓度没有产生显着影响(P>0.05),但随添加量有下降趋势,但添加Co后绵羊瘤胃液NH3-N浓度产生显着变化,7g处理组显着提高了瘤胃液NH3-N浓度(P<0.05)。添加不同剂量的EOC对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浓度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而对丙酸、丁酸及乙/丙影响不显着(P>0.05),添加EOC后,乙酸的浓度先升高后降低(P<0.05),添加4g EOC乙酸的含量最高;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7g显着低于未添加和4g处理组(P<0.05);添加不同剂量的EO对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及乙/丙均没有产生显着影响(P>0.05);添加不同剂量的Co对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浓度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而对丙酸、丁酸及乙/丙均没有产生显着影响(P>0.05),添加7g后TVFA和乙酸浓度显着高于未添加和4g处理组(P<0.05)。

杨柯, 李建国[4]2008年在《钴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钴是反刍动物营养中不可缺乏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就钴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功能及影响其利用率的因素、需要量、毒害等方面的研究作了阐述。

王宁娟[5]2003年在《人工瘤胃法研究矿物质元素及非蛋白氮对瘤胃发酵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人工瘤胃技术研究硫、磷、钴、尿素对瘤胃发酵的影响。每种物质设叁个水平,按照正交设计共有9个处理。试验期间,每日08:00、20:00向每个发酵罐饲喂试验日粮20g。每期试验的最后2天08:00、10:00、12:00、14:00、16:00分别从每个发酵罐进气口采集瘤胃液50ml,经四层纱布过滤即测pH值,其余样品在-20℃保存待测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瘤胃液蛋白质浓度。采样期间每天10:00采样测定微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水杨苷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 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1)日粮中添加0.4%的硫显着提高了氨态氮、瘤胃液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乙酸/丙酸(P<0.05),但对四种纤维素分解酶的活性无显着影响(P>0.05)。(2)添加磷显着提高了氨态氮、瘤胃液蛋白质、乙酸浓度及乙酸/丙酸(P<0.05),并随磷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添加磷对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四种纤维素分解酶的活性无显着影响(P>0.05)。(3)添加钴使瘤胃液pH值、氨态氮浓度、乙酸/丙酸显着提高(P<0.05),并随钴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添加0.1mg/kg钴对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但使瘤胃液蛋白质浓度显着升高(P<0.05)。添加1.0mg/kg的钴使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瘤胃液蛋白质浓度、水杨苷酶、木聚糖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4)添加1%尿素显着提高了瘤胃液pH值、氨态氮浓度,但对四种纤维素分解酶活性、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瘤胃液蛋白质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添加2%的尿素使除四种纤维素分解酶活性外的各个测定指标显着提高(P<0.05)。(5)综合分析各个处理,结果表明处理6即硫(0.4%)、磷(0.4%)、钴(0.0mg/kg)、尿素(2%)时有利于瘤胃微生物活动,增加氮沉积,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反刍动物经济效益。

李秀萍, 马利青[6]2018年在《钴对反刍动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钴的生物学功能,钴与其他营养素的关系,饲料中钴的需求量,影响反刍动物钴利用率的因素,吸收和代谢,钴的缺乏和过量,钴缺乏后引起的病例、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诊断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仅供同行参考。

刘天阳, 单安山[7]2011年在《微量元素钴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钴(cobalt,Co)是动物体内一种必需的微量矿物元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钴在反刍动物体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者对钴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以及钴的缺乏与过量对动物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为开发新一代饲料添加剂,提高反刍动物的生长性能,降低饲料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殷太岳, 李文立[8]2014年在《钴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钴是动物营养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动物体内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钴的生理功能,包括其对动物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以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王润莲, 张微, 张锐, 张春香, 朱晓萍[9]2007年在《不同钴源对肉用绵羊维生素B_(12)合成及瘤胃发酵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不同钴源对肉羊维生素B12的合成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16只健康、体重相近(23.6kg±0.8kg)的杂交一代羯羊,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由硫酸钴、氯化钴、乙酸钴和氧化钴4种钴源构成的试验日粮,饲粮进食量相同,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硫酸钴和氯化钴合成维生素B12的效率相近(P>0.05)、乙酸钴次之(P<0.05)、氧化钴最低(P<0.01);相对于乙酸钴和氧化钴,硫酸钴和氯化钴明显促进了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并提高了丙酸比例,降低了戊酸和异酸的比例。硫酸钴和氯化钴对肉羊瘤胃维生素B12合成及瘤胃发酵的效果相近,乙酸钴稍低,氧化钴较差。

参考文献:

[1]. 微量元素钴对人工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产生量的影响[J]. 苗朝华, 莫放, 岳文斌, 黄应祥, 王茂荣.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 微量元素钴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D]. 苗朝华. 山西农业大学. 2001

[3]. 不同添加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纤维结构及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D]. 梁建勇. 甘肃农业大学. 2016

[4]. 钴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研究与应用[J]. 杨柯, 李建国.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8

[5]. 人工瘤胃法研究矿物质元素及非蛋白氮对瘤胃发酵的影响[D]. 王宁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6]. 钴对反刍动物的影响[J]. 李秀萍, 马利青.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8

[7]. 微量元素钴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研究[J]. 刘天阳, 单安山.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8]. 钴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殷太岳, 李文立. 中国饲料. 2014

[9]. 不同钴源对肉用绵羊维生素B_(12)合成及瘤胃发酵的影响[J]. 王润莲, 张微, 张锐, 张春香, 朱晓萍. 中国草食动物. 2007

标签:;  ;  ;  ;  ;  ;  ;  ;  ;  ;  

微量元素钴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