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移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合_政治论文

论移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合_政治论文

论共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高校论文,论共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B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0)02-0157-0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共情,可以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心理换位,搭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平台,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引导学生改善认知结构,实现教育内容的真正内化,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效应。共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创新,而且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最佳体现。

一、共情的基本理论

共情是心理学上有效协调人际沟通的重要理论,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但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还较少。准确理解共情的内涵,深入分析其内在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发掘其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点,可为共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共情的含义及价值。共情,又叫神入、同感、同理心,指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咨询者能敏锐、准确地理解和体会来访者所表达的意愿和情感,并将这种理解和体会传递给来访者。该词最早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当时是指类似痛苦的深刻而强烈的情感。1909年由铁钦纳翻译为英文“empathy”,他认为人不但能用眼睛观察到他人的情绪,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此情形称之为共情。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也对共情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共情是一种情感反应,是对他人感受的知觉,是个体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情境,体察不同情绪状态的能力。并提出当他人处于痛苦或被剥夺的情境之中,通过设身处地的思考、体验可以激发并唤起人的移情性情感,从而促使人去重视、减缓不幸者的困境[1]。综上所述,共情可以界定为一种替代性情绪反应,一种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分析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它不仅包括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体验对方的情感,还包括把自己的情感向对方迁移,以此来达到感染对方的目的。

共情拥有认知和情感两个基本属性,二者密切相关。在共情进行过程中,首先通过认知共情理解并接纳对方的观点,进入对方的角色。从对方的语言甚至非语言表达中准确捕捉到有意义的情绪化信息,洞察对方的需要,让其感受到自己被接纳、尊重和理解,进而展开顺畅的交流;然后运用情感共情,感同身受,与对方产生情感共鸣,实现心理角色换位,设身处地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缓解对方心理压力,使其放下包袱,为双方互信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再通过认知共情,从认知上启发对方认清事情的本来面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适当的跟随与引导,让对方感受到支持和力量,有助于使其进行自我领悟,获得自我成长,为目标效应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共情实质上就是将对方无法处理的初始愿望进行接纳、吸收、过滤,并将之返还对方,使其内化这些经过加工的元素,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过程,最终使对方得到成长。

2.共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点。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涉及人的心理活动。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特征的科学,它所提供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所借鉴和应用[2]。通过对共情内涵的深入剖析,会发现共情在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过程中,对人的心理特征和规律的探究以及对人们思想的深层次挖掘。而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把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特征,才能准确地切入工作,而这种契合也为共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由知、情、信、意、行五个环节组成的,密切联系、逐步升华的过程。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往往忽视对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研究,缺乏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和理解。教育者更侧重单向的灌输式教育,将学生视为单纯接受教化的客体,把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简单化,忽视“情”、“信”和“意”的各个环节,往往让大学生直接由“知”过渡到“行”,这种态度生硬、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违背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挫伤了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心理活动的基础,严重削弱了工作的实效性。而共情恰好是打开这个心结的“钥匙”,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上述缺憾。通过共情,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心理换位,搭建起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增进师生互信,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

二、共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共情理论可以避免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存在的弊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消除交流障碍,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和困惑,从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1.打破交流屏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育对象沉默寡言,对自己的现状和想法避而不谈,令教育工作无从下手。面对这样的“沉默”的教育对象,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教法是无法发挥作用的。而共情恰恰可以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心理角色换位,寻找话题上的突破口,打破交流屏障,顺利切入工作。只有当教育对象真正感觉到教育者是理解他的,才能使他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而一旦教育对象开始主动与教育者交流,思想政治工作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融入共情,教育者可以变单向的说服教育模式为双向的沟通交流模式,架构起有效沟通的桥梁,探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

2.平复逆反情绪。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借助说理、评价和榜样的力量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尽管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具体运作中易流于形式,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反教育的抵触情绪和心理反应。这种逆反情绪的产生极大地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平复学生的逆反情绪,是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共情,以情动人,可以有效优化教育环境,使学生的逆反情绪得以缓解和平复。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在情感状态良好、心情愉悦时,可能接受平时不能接受的东西;反之,当他因某种情境而变得焦躁不安、沮丧抑郁时,就可能拒绝本来能够接受的东西[3]。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因而易使教育对象产生抵触情绪。而教育者通过共情,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尊重和积极关注,以真情打动学生,消除学生的疑虑,使他们乐于接受意见和建议。一旦实现了师生感情融洽、关系和谐,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抵触心理,有效平复逆反情绪,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消除心理障碍。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经济、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常常出现焦虑、沮丧、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何准确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有效消除这些障碍,成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又一难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常以“推己及人”的方式去理解学生,而不是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对这种情况,共情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共情理论的指引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者要身处学生的角度审视各种心理矛盾和困扰。当意识到教育对象的“心结”往往是由于各方面的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排解而造成,教育者应在教育过程中主动施以共情,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合理要求,在顺畅沟通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拉近彼此的距离,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目的。

三、共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将共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就是要在工作中吸纳、借鉴和渗透共情的方法、原则和理念,充分发挥共情的唤醒功能,做到以换位求理解,以入情求打动,以引导求领悟,以目标求效果,最终达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目的。

1.运用共情的替代内省方式,以换位求理解。替代内省是表达共情的基本方式,即以贴近体验的方式将自身置于对方的内心生活,努力思考、感受并理解其内心,这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换位思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将共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条件。教育者通过适当的角色选择,与教育对象进行心理角色换位,为他们提供一个倾诉和交流的平台,使其理解并认可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适当运用共情的替代内省方式,积极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探寻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找准双方的共识点和工作的切入点,打开僵局,增强沟通、信任和理解。同时启发教育对象也实施心理换位,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懂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和惩罚,而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进而形成理解和互动的统一。

2.渗透共情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入情求打动。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他坚信人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即达到自我实现,而这一层次需求的实现建立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当前,高校大学生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以保障的前提下,获得关爱和尊重成为迫切需要。而从对方的情感需求出发,感同身受,正是共情所倡导的重要理念,要知道一切办法和条件对于教育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只有情感的力量才是无限的。因此,运用共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应渗透人本主义的理念。面对教育对象,教育者不仅要体验对方的情感,还要把自己的情感向对方迁移,使其体会到“我真的理解了你”,以此来达到打动对方并感染对方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对象自然会卸下防备,对教育者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同时教育者也能加深对学生情绪情感的洞察和理解,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共情,实现师生之间尊重和相互理解的良性互动。

3.遵循共情的价值中立原则,以引导求领悟。共情的价值中立原则,是指以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做出是非好坏的评判,不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强加给对方,而是帮助其树立独立意识,自主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4]。在该原则的指引下实现共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做到以引导求领悟,能够弥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不足,促使学生自我成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侧重从理论上对大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为学生的行为规定了一套固有的“模板”,这种教育模式重普遍性而忽视个性,重强制性而忽视弹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共情,侧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通过引导给学生一个回顾、思考和反省的空间。这种引导不是命令和强制,而是告知他们不同走法可能会带来的不同后果以及利弊得失,使教育对象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能力,触动他们最终领悟道理,做出行为上的选择和改变。在遵循这一原则进行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特别明确一点,即共情不等于认同,对于教育对象的意见和观点不能盲目默许而失去引导的方向。有鉴于此,教育者应掌握价值中立的分寸,避免走入因过于中立而丧失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导向的误区。

4.发挥共情的有效唤醒功能,以目标求效果。适当的换位、入情和引导,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共情本身并不是目的,运用共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的目标效应。而共情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对方经验和潜能的有效唤醒,这种唤醒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目标导向性。共情提供给对方一个对自己已有经验和未知潜力更为准确的解释和构造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为了打开对方封闭的内心世界,使其发现真实的自我,帮助其形成探究问题实质的能力,最终达成自我实现的目标。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共情的有效唤醒功能,以教育对象的自我成长作为工作的指针,做到以目标求效果,使教育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在实施教育活动前,教育者要进行周密的规划和预期,明确教育要达到的近期目标和终极目标,继而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并投入行动,以矫正教育对象的错误认知,确保各项教育策略和实践环节围绕中心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推动育人和助人模式的进一步介入。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务必要明确,共情绝不意味着要做“老好人”、“和事佬”,不是为了共情而共情,而是要运用恰当的角色换位获得教育对象的理解和认可,以真挚的爱心和真诚的情感深入教育对象的内心世界,通过积极的引导和跟随促成教育对象有益的行为改变,实现共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完美融合,最终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预期效果,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收稿日期:2010-03-05

标签:;  ;  ;  

论移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合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