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生的学校工作负担有多重?上海市小学生学业负担现状调查_升学论文

城市小学生的学校工作负担有多重?上海市小学生学业负担现状调查_升学论文

城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有多重?——关于上海市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论文,课业负担论文,上海市论文,现状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发过13个文件强调予以解决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今年第2季度,由上海市政府直接领导的一次很有特点的调查,以翔实的统计材料,得出了当前该市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结论。国家教委认为,这一结论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具有普遍性。

本刊择要发表这份调查报告,旨在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并为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综合性的治本之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 *

为了解本市的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不久前对全市近万小学生家庭和小学教师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问卷调查,内容分别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学校教师的教学情况。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为保证调查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次调查是根据家庭居住地抽样,而不是根据学校分布抽样。调查中不涉及某个具体学校的教和学的情况。调查工作由调查队的专职调查员直接入户调查。这样可减轻被调查者的心理负担,避免可能来自学校或地区等方面的影响和干扰。

调查样本的抽选是根据上海全部市区在读小学生(87.40万人)和在校教师总人数的1%比例,在14个市区的2700多个居委会中采取等距抽样方法,确定在94个街道的160个居委会中抽选小学生家庭和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69份,回收率为98.7%。其中包括:

(一)8633名小学生家庭。这些小学生的性别、就读学校类型和年级比例合理,家长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分布,与上海市第四次人口普查市区和职业分布基本吻合。

(二)小学教师1236人。这些教师的性别、所在学校类型、任教课程比例合理。

上述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的分布面比较广泛和均匀,与实际相似,可以作为研究和反映本市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调查样本。在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十分关心,对调查问卷能本着负责态度,逐项回答,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对所提问题作出评价。

对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三方面评价

(一)小学生家长的评价

评价方法是9分制打分,所选分值定义为“课业负担系数”,从1~9分,系数越高,负担越重。

对8633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表明:

家长的总体评价是小学生课业负担偏重。认为孩子课业负担“较重”和“重”的共占学生总数的48.8%,“轻松”和“较轻松”的共占26.7个百分点。

各类学校的学生课业负担均偏重。其中从“较重”到“最重”的排序为:实验小学、普通小学、中心小学、系统办小学、私立小学。

年级越高,课业负担越重。孩子一进入小学后,即逐渐被日益加重的学业负担所困扰。从一年级开始,有近40%的小学生感到学业负担“较重”和“重”,其中占学生总人数7.7%的孩子感到学业很重。从三年级开始,感到学业负担“较重”和“重”的比重达到49.6%,占了一半。而到了五年级即临近升入初中预备班的前一年,感到学业“较重”和“重”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59.0%,接近3/5。

目前,上海市区小学入学年龄为6足岁,处在这一年龄的孩子,其心理和生理上尚未完全摆脱幼儿期的特征,正处于勤奋和自卑交织的人格发展阶段,这时期的启蒙教育,必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而目前超越6岁儿童所能承受的课业压力,势必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形成沉重的负担,使孩子缺乏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在心理上产生情绪压抑,从而违背了孩子初期教育阶段应该实行“愉快教育”的客观规律。

小学生课业负担轻重与学生本身成绩好坏关系不是最大。也就是说,感到课业负担过重,并不是主要集中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调查中,在班级学习成绩排30名以后的学生,感到课业负担过重的占54.6%,而排前5名和6-10名的学生,感到课业负担过重的也分别占48.1%和48.5%。

对学生家庭的调查结果可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1)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具有普遍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产生明显差异。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家长、教师的要求不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家长、学校对其期望值相应增长,家长希望他将来考个好学校,成龙成凤;教师希望他能为自己、为学校增光,提高升入重点中学的比例。对其他层次的学生,家长、教师也希望能在原有的水平上考上高一层次的学校。由此造成所有的学生均感压力过大。

调查中不少家长反映:成绩好的,同样感到负担较重。如某重点中学一少先队大队长,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就主动反映自己的孩子课业负担太重了,孩子吃不消,大人也吃不消!

(2)小学生课业负担随着年级的增长即升学考试的临近而日益加重。说明追求“升学率”是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日益加剧的关键所在。

(3)相比较而言,实验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稍轻,是双重因素的影响结果:升学竞争的影响也同样使实验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但同时实验小学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由以上几点可知:改革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降低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小学教师的评价

评价方法是9分制打分,所选分值定义为“课时安排系数”,并将其分为五等级:(1)1-2分(松),(2)3-4分(较松),(3)5分(适中),(4)6-7分(较紧),(5)8-9分(紧)。

根据对1236名小学教师的调查表明:

1.多数教师认为目前小学课时安排较紧。认为平均课时安排“较紧”和“紧”的占53.3%,高于家长所认为的学生平均课业负担“较重”和“重”的比重4.5个百分点。这是由于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使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到与以前相比,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很沉重。由此可知,教师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家长更客观、更符合实际。

2.各年级任课教师均认为本年级课时安排较紧,不同年级的课时安排的沉重程度基本一致。这一点不同于家长认为年级越高,负担越重的看法。

3.对数学、语文、英语这三门基础课程的课时安排,教师感觉“轻松”的比重仅略多于1%,若再加上感觉“较轻松”的比例,也只有4~6%左右。

4.有36.5%的教师在学生正常上课之外,另增加补习课。调查表明,小学生从一二年级开始,就有27.1%的教师给他们增加补习课。随着年级的增长,补习课的安排比重越来越大。到临近毕业的五年级时,竟有50.3%的教师要给他们增加补习课,这无疑使课业负担本已沉重的小学生倍感压力。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被调查教师中,有部分是手工、音乐、体育等课目的教师。这些课目不属升学考试范围,平时也基本上无书面考试,因此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很少在正常上课之外再安排补习课。所以实际上一些存在书面考试内容的课程,特别是在升学考试中所占分值较大的数学、语文、英语三门基础课程,任课教师给学生上补习课的比重平均达41.4%,其中尤以英语教师为甚,上补习课的教师比重高达57.8%,接近3/5。

对教师任教的调查可得出如下结论:

小学生各年级的课时安排均过紧,这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

在超标的课时安排之外,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的任课教师还另外增加补习课,并且随着升学考试的临近,补课的比重越来越大,更增加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上述两个结论都比较客观。第一个是任课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的切身体会,他们日益感到如今小学课时的不断加重;第二个是任课教师本人的行为。

一方面,小学任课教师深深感到现今小学生课时安排过重;另一方面小学教师本身却又千方百计地在上课之外再给学生增加课时(补课)。由此,使学生沉重的负担之上“雪上加霜”。其结果是学生越学越累,教师也越教越累。

小学教师为什么“明知故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最根本的原因出自社会各方面对校方和教师工作评估的片面性,偏重于对小学生智育成绩的考核,使各学校及教师之间的竞争逐步升级,导致盲目追求升学率。升学率高了,家长高兴,校长、教师脸上有光;反之,则校长、教师就有“抬不起头来”之感。加上社会上某些舆论的误导,家长望子女成龙、成凤已成“潮流”,更加使孩子的学习竞争期大大提前。

(三)小学生的评价

8633名小学生中,一至五年级平均有60.4%反映教师在正常上课之外,平均每周有3.45次在“晚托班”、课间休息、中午休息、体锻课、少先队活动等时间讲评或布置作业。年级越高,这一比重越高。五年级学生有这一反映的高达71.3%。

有89.6%的小学生感到现在的课程安排学习不轻松,其中32.0%感到学习较累。

其他有关小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的调查结果

由于反映的是不同侧面的客观数据,所以更能说明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

小学生的书包越背越重。调查中,我们共秤了8367名小学生的书包,平均每个学生的书包重3164克。其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书包稍轻,平均每个书包重2676克;五年级学生的书包最重,平均每个书包重3855克,相当于每天背着一支老式步枪去上学。

2.小学生平均每周上33.5节课。各年级差异不大,其中一二年级平均上课33.4节;五年级平均上课33.9节。

3.小学生平均每天在校时间约6小时。上午平均到校时间为7:24,其中最早到校的为6:00,放学时间为11:45;下午上课时间为13:00,平均放学时间(不包括晚托班在校时间)为15:11,其中最晚放学的为18:00。

4.在上课的日子,全部被调查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起床时间为6:27;对那些借读生来说,因要赶几辆公交车,最早的每天起床时间为清晨4:00,一年中200多天的上课日子里,天天都要“披星戴月”,背着沉重的书包,比成年人上班还要辛苦!在上课的日子,只有25.6%的小学生不用叫就能自己起床;52.0%的小学生要家长叫一次后才能起床;另有22.4%的小学生每天都要家长叫几次才肯起床。

5.一半小学生的睡觉时间不足。(本次调查的小学生上床睡觉时间不包括第二天无课的情况)全部小学生的平均上床睡觉时间为20:43,其中一二年级为20:35,五年级为20:55。对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是否充足,有38.6%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睡眠时间少了一点,有9.6%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睡眠时间不够,另有1.7%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睡眠时间太少。若分年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年级越高,睡眠时间不足的比重越高:一年级睡眠不足的学生为44.4%,二年级为44.2%,三年级为48.5%,四年级为52.9%,五年级为58.7%。

6.80.1%的小学生在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的“晚托班”,每次晚托班的平均时间是1小时34分钟。

7.83.9%的小学生经常回家后还要做家庭作业,完全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为1小时34分钟。其中一二年级回家作业的平均时间为1小时26分钟,五年级回家作业的平均时间为1小时43分钟。

8.近八成的小学生需家长陪着做家庭作业。家长的期望,学校和教师之间的竞争,使小学生的作业越来越重,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加上独生子女的娇惯,小学生做作业要由家长陪已成常事。8.7%的学生家长每次都陪,20.1%的家长经常要陪,32.7%的家长有时陪,17.7%的家长不常陪。各年级中,一年级需要家长陪做作业的学生比重最高,占学生总数的89.7%!

9.56.5%的学生家长在学校作业之外,另给自己的孩子增加习题。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能考个好学校,不少家长“将希望化作行动”的具体体现就是给孩子增加作业。其中尤以一年级的家长为甚,有62.6%的家长常给孩子增加习题。

10.有10.2%的学生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请家庭教师。受升学考试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年级越高,请家庭教师的比重越高。到了五年级,请家庭教师的比重达到了17.9%,比一年级高了15.2个百分点。

11.有82.1%的小学生家长平时常给孩子购买课外读物,这些家长本学期平均每人给自己的孩子共购书8.5册,其中教学参考书4.0册,其他业余读物4.5册。

12.家长和老师的期望,社会舆论的压力,使81.2%的小学生将考入市、区重点中学作为自己小学阶段的奋斗目标。而把升学目标定为非重点中学的学生比重仅有18.8%,这与我们现实的学校配置大相径庭,上海哪有那么多的重点中学?小学生的“奋斗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体现了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及“奋斗目标”。在这一共同“奋斗目标”的驱动下,教师加大授课量;家长自己有精力的,给孩子增加习题,无精力的,为孩子请家庭教师,致使孩子深陷于“题海”。值得深思的是,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奋斗目标”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从一年级的86.1%,递减到五年级的75.6%。这能否说明学生和家长也变得现实一些了?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综前所述调查结果,本市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一年年地加重。尽管各级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对此十分重视,上海也多次采取重大措施,三令五申要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为什么总是效果不明显?我们认为不能只治标不治本,否则这头压下去,那头又会翘起来。

致使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有三条:一是升学体制的弊端带来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二是小学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求过高、过深;三是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三大压力之下,使小学生的书包越背越重,题海越陷越深,不采取果断措施,何以解救学童?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现有的教学和升学考试制度,必须采用综合的方法治本,用法律的、行政的、社会的多种方法加强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标签:;  ;  

城市小学生的学校工作负担有多重?上海市小学生学业负担现状调查_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