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新民[1]1998年在《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社会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及时地回答社会主义实践所提出来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二十世纪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一直努力完成的时代任务。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度,回顾和分析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得出富有启发性的结论,是本文试图完成的任务。本文由绪论和四章正文组成。 在绪论中,作者从西方政要、非执政共产党和苏东国家领导层三个角度回顾了他们对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看法,使人能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高度,“俯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然后,从回应资产阶级挑战、解决疑虑困惑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三个层次回答了研究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理论实践意义。 在“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走向”部分,作者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为主线,分五节简要地回顾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历程,着重强调了四个问题:一是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不能忽视十月革命发生的各种条件;二是斯大林模式是深层社会历史原因和直接诱发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直接诱发因素使可能变成现实,“首例”和“成就与弊端并存”是我们评价斯大林模式时的出发点;三是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大发展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又提出了迫切要求人们回答的问题;四是五十至八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既有不断奋进的艰难足迹,又有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怎样对待和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改革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部分,作者以同其他世纪相比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独有为标准,筛选出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四大主要特征,在论述从科学理论变为现实社会制度、两次大起大落和初始阶段的同时,作者用了较大的篇幅分析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这一特征,强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外围地区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率先实现社会主义是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最大的和最基本的特征,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所有创造和曲折主要来源于此。因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外围、经济文化

孙林[2]1996年在《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特点》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曲折的深入发展,是20世纪一个最为重大的现象。本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曾有过席卷全球的磅礴气势,也出现了低迷曲折的艰难坎坷,但不管是它大潮奔涌的辉煌岁月,还是处于低潮的困难时期,其不断发展的运行轨迹,都给20世纪的人类历史留下了深深印痕和久远影响,并显示出自己鲜明的历史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解淑玲[3]1997年在《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文中指出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解淑玲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曲折的深入发展,是20世纪一个最为重大的现象。本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曾有过席卷全球的磅礴气势,也出现了低迷曲折的艰难坎坷,但不管是它大潮奔涌的辉煌岁月,还是处于低潮的困难时期,其不断发展的运行轨...

任玉秋[4]1996年在《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文中研究指明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任玉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无不经历过各种曲折反复。社会主义建设亦如此。邓小平说:“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①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特别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

张艳萍[5]2002年在《论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两次转型》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世界诸多国家政治发展模式转型的现实,吸引了政治发展学者的密切关注。50、60年代以来,流行一时的传统政治发展理论因其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严重的意识形态倾向和狭隘的经验研究方法等诸多局限性,已经不足以解释当今政治发展模式转型的动力、进程和前景。本文在批判继承传统政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转型理论这一新的分析工具,从转型国家向民主过渡是政治发展模式的“自我转换”的视角,就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道路选择和模式转换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模式建构、价值取向和未来远景做出科学的理论探讨。 本文除引言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国际背景。论文把视野定位于民主化这一全球背景,运用转型理论对全球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进行探讨。论文从民主政治模式的国家及模式分类、民主政治模式建构与发展的特点、民主政治模式普世化的原因与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民主化是世界多数国家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一基本问题。尽管人们关于民主的内涵界定各异、民主政治模式存在多样性,但建构民主政治模式,由专制到民主、由不完善民主到完善民主的政治转型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政治发展的普遍途径,中国亦不能例外。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体和核心。论文通过两次转型的比较分析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从专制到民主是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第一次转型。文章首先对转型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指出辛亥革命仅实现了由专制到“观念性民主模式”的转型,新中国的成立才真正实现了由民主模式替代专制模式。其次,梳理了转型的性质和途径。这次转型是一次社会制度的替代性转型,革命是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根据地政权建设是实现红色政权由“非法”到“合法”、由地方到全国顺利过渡的制度安排;“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是政权更替的战略途径;“政治动员”是转型的动力机制。再次,概括了转型的内容,即由专制向现代民主模式的转变;国家权力主体由精英转向人民;由一党独裁转向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三个方面。最后,评价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论文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必须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实现由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型。 第三部分,阐述了由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型。论文首先对转型的国内、国际背景进行了论述,指出民主与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两大基本原则,第二次转型的取向只能是建构更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其次,分析了转型的性质和途径.第二次转型是一次社会结构性转型,改革是转型的必由之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相互配套,协调发展;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渐进式改革五个方面.再次,对转型的内容做了归纳与总结,这就是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由权力过分集中转向权力配置合理化;由人治转向法治;由理想民主转向现实民主;由政治民主转向全面民主.最后,预测和评价了转型的目标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与其他民主实践模式的相互关系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是党际权力配置模式;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是国家权力的制度安排. 第四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与归宿.论述了两次转型对中国与世界的意义.指出 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两次转型对中国与世界政治发展均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次转型的成功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中国进入了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态.第二次转型的实现将会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适合国情和时代精神.两次转型对世界民主化进程亦做出重大贡献,它将为世界政治的民主化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和经验.

陈正敏[6]2009年在《意识形态与范式转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学者的现代文学史观为切入点,以知识考古学和知识社会学为主要理论框架,以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学史观的关系为中心线索,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考察了49年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几种文学史观,并进一步逼问出其文学史的元叙事。在本文中,一种元叙事意义上的文学史观,亦对应一种相应的文学史研究范式。第一章,首先分析了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认为王瑶的这部重要的文学史著作,反映了王瑶的新文学史观与革命意识形态的同构,本质上是革命意识形态对文学符号与象征系统收编与征用的结果。接着论述了“文革”后王瑶文学史观的重要变化,指出王瑶晚年的现代文学文学史观转向了体现五四启蒙价值理念的启蒙文学史观。而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的文学史元叙事,更显示了一种与胡适所代表的启蒙立场的亲近。第二章,先分析了严家炎的现代文学史观,认为的流派研究显示了严家炎多元文学史观念,不过其文学研究的模式,主要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化模式。接着,论述了孙玉石的文学史观,指出孙玉石的诗歌研究,具有一种追求体系化、系统化的倾向,而且他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的研究,显示了他建构东方民族现代诗的构想和雄心。最后,文章论述了谢冕的文学史观,指出谢冕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叙事,是一种以悲情为主题和主调的文学史叙事。他的文学史叙事中表现出来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带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鲜明烙印。这一代的文学史家所做贡献,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元景观的恢复和呈现,而他们的研究方式也更多地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代精神氛围相密切。第三章主要论述钱理群、陈平原、温儒敏的文学史观。文章认为,在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苦难”是他文学史叙事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主题。其文学史观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力求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苦难上升为精神支援,从而使他的文学史研究具有了某种超越的品格。同时,论文还通过对钱理群思想语法的分析,指出了他的某些思想陷阱。论文接着论述了陈平原的文学史观,认为陈平原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始终都走着一条独特的道路,而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思路——寻求中国文学发展自身的“剧情主线”。在这种寻求中,陈平原努力“走出五四”,不为五四先贤的既有理念和研究、认识框架所局限。这使他在进行文学史研究时对历史的连续性表现出强烈兴趣。另外,陈平原的文学史研究,具有一种力求意识形态退隐的自觉追求,而努力使文学史、使学术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这又与他学术求真的超越追求相联系。最后,文章指出,陈平原的学术研究,表现出一种承续五四以来的现代学统的自觉意识。温儒敏的现代文学史研究表现出一种稳健的特点,从思想方法到题材都显得较为拘谨。但温儒敏的现代文学史观,反映了现代文学学科要求保持学科内部稳定性的要求,这是学科常规建设的所必需的。这一代现代文学史家的文学史观和他们的文学史研究,与上一代学者的不同在于,他们的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观,反映现代文学学科的自我反思——元叙事意义上的自我反思。第四章主要是以孔庆东和李杨为中心,分析了“新左派”文学史观,指出了它与革命意识形态文学史观的联系:他们都把现代文学史与权力相联系,最终使现代文学史成为权力的工具和附属物。第五章主要结合前文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的超越关怀问题,就实现现代文学史的超越关怀的方式,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路。

李曙新[7]2005年在《探索中的双重变奏》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同时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对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研究,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和中共党史学科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但是,目前理论界较多研究的是三大标志性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研究1949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成果则寥寥无几。本文将这一历史时期即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的指导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在首先指出其总特征是正确发展趋向与错误发展趋向“双重变奏”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视角,将党的指导思想解构为三个层面即第一层面的宏观指导思想,第二层面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总体指导思想和第三层面的分领域具体指导思想,全方位地探讨三个层面上两个发展趋向的演变过程和基本内容,分析其特点、成因及其影响。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 绪论界定了“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的指导思想”和“两个发展趋向”等特定术语的含义,点明了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的指导思想的主线是探索。第一章概述了宏观指导思想两个发展趋向的演化过程和主要内容。第二、三、四章分述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领域总体指导思想和分领域具体指导思想两个发展趋向的主要表现。第五章分析了两个发展趋向互相交织和互相渗透的特点、客观上的认识原因和主观上的作风原因以及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对于新的指导思想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结语总结出了一些如何在党的指导思想层面上开展理论创新的有益启示。

刘洋[8]2010年在《格奥尔格·卢卡契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文中认为尽管格奥尔格?卢卡契(Georg Lukács,1885-1971)一生曲折复杂,思想历程屡经转折,但从写作生涯伊始,他便以文学批评与美学研究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撰写了卷帙浩繁的批评论著。在二十世纪,也许很难找到像卢卡契这样声名显赫、而又毁誉参半的大批评家了。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却被其他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谴责为“修正主义”进而口诛笔伐;他是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最激烈的批判者,但又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卢卡契所展开的论争一直都针锋相对、绵延不绝。本文将探讨卢卡契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文学批评思想,通过选取若干承前启后的关键性问题,展开对卢卡契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之间渊源关系的研究,进而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在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对卢卡契文学批评思想进行收编和同化的过程。

原帅[9]2013年在《1985年文学场一瞥》文中研究说明1985年在80年代文学,甚至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从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已经意识到1985年的重要性,他们发现很多重要的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都发生在这一年。但是,他们并没有对此进行详细地阐释。因此,论文的目的和价值就在于,通过详细地描述1985年文学场转型从而指出1985年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意义,并对80年代新启蒙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反思。1985年文学场转型的文学史意义是,“文革”结束后,延安文学传统从企图恢复到最终失效,新启蒙主义从开始建构到取得话语霸权,与此相关的文学制度、文学观念、评价标准、文学史观等都发生了变化。由于1985年文学场相当复杂,所以论文选择其中六个具有文学史症候意义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它们就是正文的六个章节。第一章以王蒙80年代前期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读发现王蒙的小说具有一种“悖论”的话语特征,而这种“悖论”产生的原因是王蒙纠结于情感记忆与理性反思、官员(党员)与知识分子两种不同文化身份、处在延安文学传统和新启蒙主义的夹缝中。于是,他不得不使用晦涩的文风和小说文体实验的方式来表达他那些具有异端色彩的历史反思。《活动变人形》是王蒙的历史反思由政治层面向文化层面转型的代表,不仅参与到当时的“文化热”中,还影响了80年代家族小说的发展。第二章以市井小说和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作为研究对象。市井小说更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延安文学传统对文学社会价值的强调,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变革。它在80年代前期的重新崛起,既反映了中国现代化新阶段的开始,而且推动了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范畴由“乡土”向“城市”转型的过程。汪曾祺因为“文革”中的“样板戏”经历,在新时期初并没有被主流文学界接受。他通过激活40年代的文学传统,不仅在赞美美好人性上与主流意识形态达成“共谋”,进入80年代文学场,而且为新启蒙主义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文学资源和想象。《受戒》就是作者与文学场复杂关系的产物,它和《异秉》一同在反思传统文化和小说文体实验两个方向影响了1985年的寻根文学和1986年的先锋小说。第三章从文学运动的角度分析寻根文学。寻根文学是80年代第一次由青年(知青)作家、批评家和地方文学期刊、出版社“组织”的文学运动,从参与人员的选择、文学会议的召开、文学宣言的集体亮相、文学论争的主动引发、小说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及时跟进以及文学史书写,所有环节都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寻根文学不仅获得了极高的文学史地位,而且文学编辑、作家、批评家成功地推动了新时期文学的变革并争夺了部分话语权。组织文学运动成为新兴文学力量介入当代文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棋王》正是在寻根文学运动的组织下完成了经典化,同时对它的阐释权也被寻根文学垄断了。文学论争是80年代知识生产的方式之一,第四章以三次有关“现代派”的文学论争作为研究对象,揭示1985年话语转型,即经典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失效和中国现代主义话语的建立。与此相关的是先锋小说和“新潮批评”的兴起。《沉重的翅膀》是延安文学传统所生产出的最后一部文学经典。通过对《沉重的翅膀》三个版本的对比发现,从创作动机、出版发行、组织座谈会和文学批评、多次修改文本、解决作家生活问题,到最后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延安文学传统(文学制度)全部参与其中。但是由于文学评价标准的变化以及《沉重的翅膀》所代表的“改革小说”自身的缺陷,它难以吸引作家、读者、文学史家的关注,延安文学传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最终失效。第六章详细梳理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生产过程。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三人在1985年所提出的这一概念,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转型的标志,又是新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建构的经典文本。它受到1985年文学场中各种新启蒙主义话语的影响,同时,新启蒙主义通过文学史观的建立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和高等教育制度的转型,进一步巩固了其话语权威的地位。

宋剑华[10]1999年在《论二十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宏观考察,系统地论述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中国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化过程。尤其是对“五四”浪漫主义的个性解放意识转化为革命浪漫主义的集体理性精神,做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本文以浪漫主义为切入点,阐释了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转型过程的曲折与艰难

参考文献:

[1]. 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D]. 高新民. 中共中央党校. 1998

[2]. 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特点[J]. 孙林. 攀登. 1996

[3]. 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J]. 解淑玲. 学术交流. 1997

[4]. 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J]. 任玉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996

[5]. 论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两次转型[D]. 张艳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02

[6]. 意识形态与范式转换[D]. 陈正敏. 复旦大学. 2009

[7]. 探索中的双重变奏[D]. 李曙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8]. 格奥尔格·卢卡契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D]. 刘洋. 吉林大学. 2010

[9]. 1985年文学场一瞥[D]. 原帅. 广西师范大学. 2013

[10]. 论二十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J]. 宋剑华. 文艺研究. 1999

标签:;  ;  ;  ;  ;  ;  ;  ;  ;  ;  ;  ;  

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