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在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人口也急剧增长,由此生活压力增加,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提升人们生活的秩序性和安全性以及幸福感,市政开始进行给排水管道的建设,这是城市生活的枢纽部分,在整个给排水系统中也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在强化技术的基础上,增强市政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是文章重点研究的话题,以下进行具体化详细化的分析。
1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问题
1.1 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同其他市政工程相比,市政工程特殊性较强。主要表现在建设资金国家调拨、建设单位由行政部门主管。因此,大部分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并没有注重质量控制,质量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施工单位往往将施工进度列为重点。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惜偷工减料、使用假冒伪劣材料,更有甚者擅自更改管道线路,严重影响到了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其次,由于我国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与管理当中建设单位本身就存在较大的质量管理问题,如部门结构重叠、管理主体不明、管理标准不科学等,而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在于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的薄弱,从而导致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频频出现。
1.2 沟槽开挖的质量问题
沟槽开挖是管道施工的重要前提,对管道的施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一定要确保沟槽开挖的质量。在实际施工中,有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 按照设计图纸执行,导致沟槽开挖中经常出现边坡塌方、槽底泡水以及断面误差太大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管道施工的正常进行。
1.3 管道安装质量问题
在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保证管道安装中各个工序的正常运行,并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在现阶段的管道安装 施工中,由于施工管理较差,所以在圆形检查井中经常出现管头过高或者过低的问题,管道的坡度不符合要求等,都对给排水工程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1.4 闭水试验存在的问题
有些管道工程在没有进行闭水试验时就开始回填,对于管道的密封性等性能没有详细的了解。还有些在闭水试验中,对于试验的标准掌握的不准,影响到试验的效果,导致给排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1.5 回填土沉陷问题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所选用的压实机打不到相关标准,那么必然会导致回填土出现含水量过大等质量问题的出现,进而造成回填土压实度打不到相关标准,严重时则会导致回填土出现沉陷。一旦沉陷幅度过大,那么势必会给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隐忧。
2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2.1 沟槽开挖和支护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的工作量所占的比重很大,需要对沟槽开挖和支护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加以重视,以保证给排水管道的安全运行。首先,在进行沟槽开挖和支护施工时,要采用轮胎式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挖掘与人工挖掘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施工,在需要运输土方材料的施工现场配备自卸式汽车,能够缩短土方运输周期;其次,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需要勘测确定施工区域内电缆、地下既有管道和其他构筑物的位置,记录勘测结果和相关数据资料,并送与相关管理部门加以确认,便于进行相应保护、迁移措施,保证开挖和支护施工的高效和顺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施 工期是在雨季或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保持排水管道的畅通,保证工作面不高于水位2m以上,避免沟槽内长期积水导致浮管现象。此外,还要注意基槽长时间暴露而引起基槽变形,晾槽时间不得超过3h;施工时还要考虑天气状况,避免基槽泡水;如果沟槽底部是岩石基础,开挖深度要增加30cm。
2.2 管基制作质量控制
当完成沟槽开挖施工后,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图纸以及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制作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管基,做好施工测量工作,由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完成测量工作,保证测量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此外,在管基 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将基地裸露太长的实践,并且还应该考虑施工天气、土质保养以及混凝土的运输范围等因素,施工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且保证管基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后在进行下管施工。
2.3 管道安装质量控制
管材安装中的质量控制。首先,在进行管材安装施工之前,要确保进场管道无裂缝、孔眼,检测管道是否有渗透问题,如果发现故障要及时调换或修补,以保障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在闭水试验是能够安全运行;其次,在进行管材下管施工之前,需要仔细测量管基中心线、边线、井基的尺寸和高程,与设计图纸中的规定数据比较核对,保证下管施工的各项参数指标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规范和标准。同时,要检查井位置、井距、各部位混 凝土的强度等级、接口防渗砂浆的配比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再次,在安装管道接口处时,要及时处理因挤压造成的管内接口凸出接缝,预防水流断面减少状况和杂物堆积堵塞管道;最后,安装每根管道都要用拉草包法将挤出的砂浆拉平。
2.4 强化支墩作业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当管道安装施工完成后,在管线弯头、两端、三通、变径等部位经常会出现管道偏移的问题,从而产生不平衡力,影响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通常采用水泥支墩的方式进行固定。支墩作业时管沟的原题应该和墩底接触牢固,并且接触面积应该足够大,当地基土为淤泥土质时,为了避免支墩产生沉降,应该根据土质的具体状况进行操作;当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要求时支墩被损坏,这时应该拆除支墩,然后再按照相应的施工要求进行重新浇筑;由于对地下水位分析失误或者土质分析失误,导致出现管涌或者拱起破坏了混凝土基础,应该采取修复或者人工降水的措施,将水位调至沟槽基地下面,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2.5 砌检查井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沟槽开挖和支护施工时,工作人员应检查井中心桩,依据井基圆圈尺寸将井基挖好,待管材放稳后,调节直管线管口。同时,管材与井筒砌筑完工之后,应及时将闭水试验的弯管接头埋入管材系统。在砌检查井施工的后期,配备专人对管底高程、井底高程和井盖高程进行监测,其监测数据必须完全符合施工要求,与设计图纸契合,防止通水查验时发生漏水、积水与倒流水故障。
2.6闭水试验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管道安装完毕后及时进行闭水试验,试验前要先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是否合格,沟槽是否积水,关口接口是否严密等。在进行排水工程闭水试验时,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需要进行3-4次试验。如果在试验中发现部分管材或管材接缝处存在渗漏问题,应在管材表面做好标记,并且在管内水完全排干后,进行仔细的检查,查找渗漏点,并且进行相应的处理。
2.7 回填及压实质量控制
闭水试验合格后,及时进行傍管混凝土的回填。回填前应对基地进行清理,将里面的杂物、积水、淤泥等垃圾清除,避免填方区地表水的渗入。回填时需将管道两边的材料进行缓慢夯实以保证密实度;管顶50cm内应采用人工回填和夯实,在50cm以上应用滚压的设施沿两侧进行回填及夯实。
结语
给排水工程是保证城市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城市重要的民生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正常生产密切相关。城市的高速发展对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单位必须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控制好每一个施工环节,实现高质量的施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邱旭昕.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传播,2014(02).
[2]李跃华.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的控制[J].山西建筑,2012(03).
[3]陈敏利.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 与应用,2012(06).
论文作者:李永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给排水论文; 管道论文; 沟槽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管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