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中的渗透训练_口语交际论文

口语交际中的渗透训练_口语交际论文

口语交际的渗透式训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口语交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日积月累、不断提高的结果。因此,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只依赖一学期几次的口语交际课,还必须在“渗透”上下工夫,做到练在平时,练在经常。唯有这样,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渗透式训练的独特优势

与口语交际课相比较,渗透式口语交际训练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时空的开放性。渗透式训练不像口语交际课那样,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内容和预定的计划,很多时候是随着教学的进程、活动的开展和话题的转换而出现的。只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训练意识和敏锐的察觉能力,就能捕捉到那一个个稍纵即逝的训练契机,从而实施有效的语言训练。

2.内容的广泛性。渗透式训练重在“渗透”,这就决定了训练的内容必然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衣食住行玩、喜怒哀乐愁、学习、劳动、交友、见闻……样样都会成为口语交际的话题。这比教材中“口语交际”规定的有限的交流内容,不知要丰富多少。而这些内容均来自学生生活,学生觉得熟悉而亲切,交流起来,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3.环境的宽松性。在口语交际课上,尽管教师也极力创设教学情境,活跃交际气氛,但学生潜意识里仍觉得这是在上课,紧张、拘谨的心态难免存在,从而影响交际的效果。而渗透式训练,往往是穿插在轻松的活动过程中,或自然的交往状态下,地点又很灵活,学生感到宽松、自由。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学生自然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开放的时空、广泛的内容、宽松的环境,保证了训练的质和量,使训练与生活实际更为贴近,促进了口语交际训练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渗透式训练的主要途径

渗透式训练的途径主要有三:

1.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小语教材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典范。阅读教学必须融语言训练于课文学习之中,引导学生把在口语交际课中学会的方法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去,使说话促进阅读理解,又在阅读理解中巩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渗透的关键是要找准两者结合的切入点。一般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挖掘教材因素。课文插图、文章标题、典型句段以及课文的空白处、矛盾处、疑难处,都可以作为口语训练的凭借;二是把握教学契机。当学生意见分歧、认识模糊、思维不清、疑问重重之时,往往就是口语训练的绝佳机会,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辨析、评价,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2.在实践活动中渗透。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例外。教师要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训练内容。如一位教师抓住春游这一契机,从带学生一起玩入手,领着学生边玩边找春天,每到一处胜景,就在岩石上、草地上席地而坐,随意说开,学生边说,教师边给予指点更正。教师既鼓励大家都大胆说,又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说得更好。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伴随着一片欢声笑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知不觉地得到了锻炼。

3.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赞可夫认为,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挖掘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口语训练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与人交往中发展个性,培养素质。由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以,在具体渗透训练时,除了教师要直接参与、加强指导外,还得发挥家长的督促和指导作用。一方面,要求家长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如接待客人、走亲访友、购买商品等,让学生多交流;另一方面,让家长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并把情况反馈给老师。这样家校配合,全面落实,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渗透式训练的具体操作

具体操作属于训练的微观领域,涉及到训练方法的选择、训练程序的设计、训练时机的把握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训练的效果。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研究,灵活运用。

1.相机切入,自然交流。这是一种完全在自然状态下的渗透。往往连学生都感觉不到是老师特意安排的口语训练。由于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交谈的内容又很生活化,所以学生表达自由,表现真实,也会很自然地运用动作、姿势、表情等辅助手段。这种看似无心,实为有意的口语交际训练,可以随时随地、每时每刻进行,而且无需预先设计和安排,因而运用最为普遍,效果也很明显。

2.巧设情境,以境生趣。就是运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激发交际的兴趣。比如活动课上,播放秋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的录像带,清晰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把孩子们又带回了欢乐的秋游活动中,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这样借助录像画面的再现,学生的思维、情绪、想象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说话内容具体生动,富有真情实感,达到较佳的效果。

3.动手实践,乐中练说。在与学生相处中,我们往往发现,凡学生自己经历或亲手做的事,说起来总是那么绘声绘色,感情丰富,就连学习较差的学生也不例外。基于此,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引发话题,促进交流。如让学生用自己的巧手做一项小制作,之后,围绕以下两个要求说话:(1)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学会运用恰当的动词。(2)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有什么想法!这样,学生举着自己的作品津津有味地说,师生共同评价、补充、修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4.模拟演示,再现生活。即根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引导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在玩中练说。如班里一位同学过生日,其他同学通过假想的电话,把自己的心声和祝福传递给过生日的同学。这种方法还适用于给老师、父母及亲朋好友拜年、节日祝贺等。当然还可以再现其他方面的生活,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与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联系在一起。

5.引发议论,各抒己见。即引导学生对课文学习中的某一内容,或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感想和观点。由于议论的话题常常是学生普遍关心的,因而,他们兴致高,思维活跃,有时还会出现为了辩驳对方出言过激的现象。所以,必须要求注意文明礼仪,使用礼貌用语,不说、不做伤害他人的言语或行为。

6.开展竞赛,体验成功。小学生大都具有争强好胜、喜欢称赞、渴望成功的心理特征,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就能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使他们乐说、爱说、会说、善说。比如编述故事、讲述新闻、即兴演讲、班队竞选等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施展口才的舞台,这样,学生练了胆量,长了见识,发展了智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标签:;  ;  

口语交际中的渗透训练_口语交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