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络图电子化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现论文_王坤

配电网络图电子化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现论文_王坤

安徽省淮北供电公司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促进了电力运营商的经济效益上升,同时也带来了更好的社会效益。为实现供电公司产管理PMS系统、配电自动化DMS系统、配调防误系统的配电设备图模的统一化规范化管理,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图、供电环网图适应配电网调控业务的电子化管理要求,本文探讨了现阶段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配电网络图电子化实现的方式,且分析了在配电网络图自动化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配电网络图;电子化;自动化

实现智能配电对于电力运营企业提高运营效率至关重要,而实现配网自动化是达成智能配电的关键途径。由于人员居住区的配电线路繁杂,且有大量配电设备,,所以PMS系统单线图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图模的正确性,精确科学的图模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对电网分析的基础,而如何实现配电网络图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中的一个技术难题。

1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配网一次设备水平较差,主要表现:主要节点的站室开关设备不具备电动操作机构,无法实现遥控;环网柜不具备PT,且PT故障率较高,环网柜取电及配电室采集电压困难;现场进出线开关普遍采用双缆结构,间隔较窄,加装CT困难;老旧开关无辅助接点或辅助接点未引出,改造难度较高;后备电源使用年限较长,无专业班组,后续维护不到位。新建环网柜、箱变各类设备配合问题,由于环网柜PT、开关、保护、综自、DTU、壳体全部单招,造成设备到场的尺寸搭配、接口配合问题较多,严重影响现场使用。柱上开关与FTU分招,造成开关与FTU航叉接口及PT配置需反复协调。保护与综自通讯的问题,由于各厂家保护装置接口繁多,各类内外部规约充斥(非MODBUS、103规约),进出线保护与保护管理机通讯一直是配电自动化实施的难点。主要表现为管理机需按相应规约开发程序,到现场后反复测试、修改。现有大部分缺陷是在这个层次产生的,而且工期延误也由此产生(许多程序Bug需长期运行才能发现)。由于涉及装置内部程序修改,协调保护厂家与通讯管理机厂家的工作量太大,缺陷处理难度较高。现有终端缺陷主要表现为长时间运行死机、掉电上线后误发遥信、校时缺陷、加密等问题。

2配网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2.1配网信息一体化

在社会信息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各个领域都积极创新和发展,实现信息交互,收集整理有效信息来提升企业生存与创造价值的能力,在新时代下能够为用户生活以及生产提供电力供应的现有电网系统,既能够完全满足和适应现有市场经济下用户的需求,又可以进一步实现配网信息的一体化,将有用的信息集成到一起,供电力系统去分析、研判和使用,为配网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服务。想要保证城市配网可靠性稳步提升,就必须与其他各个领域进行信息交互。

2.2配网优化

在现有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趋势下,众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意在提升创造市场经济价值的效率和能力,电网公司也同样如此。为尽早达到扩大电力企业市场经济效益的目标,一方面要保证城市配网供电质量的可靠性和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配网电力系统不断加强配网自动化建设,一如既往的优化配置配电电网架构,逐渐减少配网电力故障造成的不稳定性,为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2.3配电自动化的集约化

过去受传统信息技术的约束,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资源共享,使得电力相关的工作效率不高,各项工作缓慢进行。要彻底解决上述情况的发生,配网自动化要将其自动化信息集约化管理,此项工作重中之重,完全可以保障电力企业各部门协同工作以及相互间顺利通信,为城市配网的停电故障诊断工作缩短时限,提高工作效率。

3配电自动化系统网络图电子化的解决方案

由于配调防误系统是是专门针对配网调度工作开发的一套图形化、电子化操作管理系统,该系统中有较完备的配调管辖范围内的配电设备图模信息。生产管理PMS系统是配电设备图模管理的源头,要实现配电设备的“源端唯一、全局共享”,首先要实现生产管理PMS系统→配调防误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等之间的配电设备图纸电子化异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生产管理PMS系统→配电自动化DMS系统直接导入的现状,在扬州配调自动化系统网络图的流程化管理中,提出以下完善思路:

3.1完成生产管理PMS系统配电设备模型与配调防误系统配电设备模型的ID匹配,保证配调防误系统现有配电设备的“源端唯一”;

3.2生产管理PMS系统单独提交发送异动单线图至配调防误系统;

3.3配调防误系统对单线图异动审核,通过审核的单线图信息在配调防误系统维护网路图;

3.3.1防误系统对单线图异动进行自动入库,并自动进行初校验。

3.3.2防误系统人工优先取PMS的设备ID进行画图(也可人工新增设备与PMS匹配),并生成相关拓扑信息,形成防误系统红图。

3.3.3防误系统根据自身生成的拓扑对PMS单线图按调度原则进行匹配审核,审核通过后防误系统红图可转黑图,并提交消息给PMS系统进行发布。

3.4如异动信息审核失败,打回至PMS系统重新修改单线图,防误系统图形维持在红图(调试态),不可转黑图(投运态);

3.5如异动信息审核成功,PMS系统向DMS系统、GIS系统发布该单线图,完成配电设备图模的“全局共享”;

3.6DMS系统接收PMS系统的SVG\CIM图模信息进行系统导入;

3.7防误系统网络图如有更新直接向DMS发送网络图异动信息,由DMS接收后进行人工导入。DMS系统导入防误系统SVG网络图(含PMS设备ID的图形文件)成网络图。

4实现配电网络图电子化应注意的问题

4.1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

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是实现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基本条件。常用的配网接线有树状、放射状、网状、环网状等形式,其中环网接线是配网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将配电网环网化,并将10kV馈线进行适当合理的分段;保证在事故情况下,110kV变电容量、10kV主干线和10kV馈线有足够的转移负荷的能力。

4.2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分步实施

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飞跃,其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诸多部门,为此,必须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以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

4.3解决好实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一体化问题

由于配电自动化涉及的一次设备成本较大,目前一般仅限于重要区域的配网使用,而AM/FM/GIS则可在全部配网使用。所谓一体化,就是指GIS作为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数据(包括图形数据)的一致性得以保证,使得SCADA和AM/FM/GIS通过一个图形用户界面集成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4.4配置合理的通信通道

通信系统信道的选用,应根据通信规划、现有通信条件和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需求,按分层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予以确定。信道种类有光纤、微波、无线、载波、有线。主干线推荐使用高中速信道,试点项目建议使用光纤。

5结语

通过配网接线图电子化管理,配调防误系统配电网络图上新增的设备直接来源于PMS系统台帐,匹配和校验合格,PMS单线图正式对外发布,确保了提供“全局共享”的单线图正确性,从而保证配调自动化图模信息正确,为馈线自动化的正确动作提供了精准的基础数据。本文提出了一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是实现网络图电子化的解决方案,为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技术难题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刘振亚.智能电网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陈强.EPON 技术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 2018,25(12):71-72.

论文作者:王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配电网络图电子化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现论文_王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