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调整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吴赟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300

摘要: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作用于建设项目统筹安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阐释了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广东省某商务区为例,围绕规划目标、建筑总体布局、功能模块分区、道路交通与公共设施等四个层面,探讨了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在城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目标;设计思路

引言: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调整目的是为更好地优化城市设计水准,务必要在获取审批权限的前提下严格遵循既定审批程序,以上一级城市规划为依托进行具体控制指标的安排,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已有项目的谨慎调整,强化市政点位置、配套设施分摊等问题的把控,最大限度提高城市设计总体水平。

1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一是有效期问题,当前国家关于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的期限并未作出明确界定,普遍依据上一级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相应调整,建设项目的实际建设周期与计划的编制之间存在模糊性问题。其二是执行问题,不同省市所依据的规划管理地方标准并未得到统一,规划设计方案缺乏全面性与连续性,加大了执行难度。其三是程序内容问题,缺乏对《城市编制规划办法》中各实施细则的明确界定,加剧了在文件公示、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矛盾[1]。

2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调整在城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应用实例

以广东省某商务区的规划设计为例,该商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北部区域,在2005年控制性详细规划经由省市计划部门审核通过后,项目组于2008年完成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陆续启动了相应建设项目。伴随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计划的提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项目部拟针对原有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出调整,在保留规划区原有生态环境优势的基础上,拟在规划区内建设国际会议中心与特色化度假设施,打造一个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商务休闲综合区。

该规划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北部位置、距市区83km,区域南部位置临近规划3号路且毗邻105国道,处于广州市“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内,交通干道环绕四周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彰显出其区位优势。同时,该规划区地处河谷平原地带,属亚热带气候,三面环山、紧邻河道,涵盖了低山、丘陵与盆地等地貌特征,蕴含丰富的温泉水源,生态环境极为优越。此外,规划区所处镇蕴含当地具有悠久历史的村落文化,包含龙井、古桥等人文遗存景观,村庄民居带有明显的岭南建筑风格,历史价值与商业文化并存。

2.2规划目标与设计思路

在进行该规划区整体设计时,项目组拟设计集商务办公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规划目标,依据其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进行商务区功能定位,打造汇集国际商务会议与养生度假功能的生态商务休闲区。在进行规划区的具体设计时,其核心立足点便在于如何实现商务与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优先、承接商务的总体设计思路,依据遵循自然规则、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则进行建筑、交通、公共设施与景观系统建设,改变以往强化商务功能优先的设计思路,致力于真正实现生态休闲区与商务办公区的系统整合。

2.3建筑总体布局

在建筑布局上,项目组严格依照自然优先原则进行绿化设计,打造院落会议办公区的商务规划格局,将临近水道打通并引入到规划区内,沿水道分布进行办公机构、会议区、贵宾室以及商业街的布设,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内部功能区的划分,塑造出“两核多点”的区域布局。同时,将五星级酒店布设在服务共享区内,围绕水体与绿化完成了建筑的节点式布设,借助步移景异的景观增添了空间层次感,进一步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2]。

在建筑风格设计上,依据当地自然景观要素统一选定岭南建筑风格,采用院落围合式建筑构造,依据地形分布特征进行了院落式酒店、会议办公区域的排布,在保证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私密性要求,彰显出本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2.4功能模块分区

在功能模块分区上,以该区域的自然生长肌理为依托,兼顾商务功能区的建设要求,拟将区域整体划分为以下四个模块,其规划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规划区总平面图

首先是会议办公模块,该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更为平坦,临近水源与交通要道,便于对外沟通联络。其建筑依照自然地形与水体分布,整体呈院落式建筑结构,内部包含会议办公区、机构办公区、商业街以及展示中心等具体构成要素,满足不同规模的商务办公需求。其次是服务共享模块,该区域位于规划区的中部位置,为商务区与旅游区的衔接搭建了平台,连接东西两大片区。服务共享区的东部设有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以及休闲娱乐中心,西部设有多功能演艺中心、公园俱乐部等。再次是多功能演艺模块,该区域位于规划区地势较高处,对内视野开阔、对外私密性强,皆可满足商务人士与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也为安保工作创造了先天地理优势。区域内部不同建筑呈散点状排布,建筑物与山体融为一体,涵盖了多功能演艺厅、院落酒店等建筑物。最后是公园景观模块,该区域紧邻山丘与水系,依托天然绿化景观打造了草地运动、山体体验等娱乐设施,塑造出人景相望、和谐交融的建筑格局。

2.5道路交通系统与公共设施建设

在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项目组充分利用南部位置紧邻国道的区位优势与外部连接,将原有省道改造成为主干道、对接国道,在人工道路处设有绿化隔离带,打造一体化景观视廊。同时,项目组依据区域地形进行了次十道、支路、宅前路的建设,实现了区域之间、内部建筑之间交通道路骨架的建设,利用地下停车场降低景观视线干扰,打造出“环形+支路”的系统化路网结构。在公共设施建设上,该区域依照公共设施需求打造了集行政管理、商业服务、医疗卫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商业街内建有餐饮店、超市、药店、影院、会馆等设施,形成了涵盖多元服务类型的公共活动区域,最大限度满足商务人士与游客的双重需求。

结论:总而言之,城市规划设计以经济发展与市民需求为依托,进行城市功能、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的塑造。随着近年来中心城区改造、地块开发频次的加快,规划编制审批量较以往也呈现出成倍增长的态势,因此更应当紧紧跟随建设项目供地政策与城市改造升级计划进行不断调整,进一步助推城市化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昌满.探讨城市设计与修建性详细规划[J].城市建筑,2016,(23):53.

[2]刘文波.空间句法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上海桃浦科技智慧城空间规划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7,(03):36-41.

论文作者:吴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试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调整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吴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