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方法同步整体改革”实验综述_数学论文

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方法同步整体改革”实验综述_数学论文

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同步整体改革”实验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法论文,大面积论文,教学质量论文,小学数学论文,新举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减轻小学生的过重负担,为最大限度发挥数学教学的整体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省普教室小幼科在全面调查、分析、总结本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自1985年春起,在福州市5所不同类型城乡小学的5个教学班(在不挑选生员、教师和原来办学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同步整体改革”实验。

一、实验效果显著

经过10年的实验,从大量的“定性”、“定量”的材料、数据证明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同步整体改革实验是可行的,实验效果显著。

1.既减轻负担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实验班按照省颁发的教学计划,在不增加课时,不加班加点,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中、高年级课外作业量分别限为20分钟和30分钟之内的情况下;不仅完成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而且学得轻松、主动。

从第一轮实验学生毕业会考测试结果来看,由于实验班抓整体认识,注意科学训练,注意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培养,因此,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城乡五个实验班有五年半跟踪实验中仅留级2人,毕业会考的合格率全部实现100%,其中2所小学的优秀率也达到100%,其余3所小学的优秀率都在95%以上,仅有1人最低分是87分。

我们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出实验效果,实验班学生分数的差异较小,标准差小于普通班,学业成绩的离散度小于普通班,而达标度高于普通班,学生的学业成绩集中在较高分数95分的两侧,学生低差面极小,优秀率高于普通班。实验证明:①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可能的;②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可以做到的;③自编的实验教材是可行的。

2.学生双基扎实,数学基本能力强,智力和非智力发展良好。

(1)学生的数学整体思维意识增强,迁移能力提高。

学生数学整体思维的能力得到发展。如,实验班二年下期学习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在第二教时的课堂上,许多学生就能独立、正确地列式解答两步四则应用题(题目是听课者当场随机出的),在经过二年下期的两步应用题解题训练后,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尤为明显。在期末测试中有意识地出现未教的三步应用题,解题的正确率达到60%。

(2)学生概念的清晰度与分辨率高。

实验教材把小学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计算、数量关系、基本规律、数形关系、基本事实、空间观念等形成有机的整体,呈现整体式的结构,合理的教材结构,既符合数学学科知识本身的科学逻辑,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由于采用整体教学,教学内容相互关系密切,对比鲜明,因此,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清晰度高,易混概念的分辨率强。

(3)学生口速算能力强,计算能力强。

实验教材注意了口算、速算、笔算的适当配合,教材从一年级起,特别注意让学生打好口算的基础,在教学笔算时继续注意扩大口算的范围,提高学生的口速算能力,使口算、速算、笔算协调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验教材还对计算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采取提前孕伏,逐步引入,然后进行抽象、概括的编排方法。如,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定律等知识,一般都是通过演示操作以及实际例子的说明,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在四则计算中不断运用,等到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导学生从中逐步抽象、概括,最后得出一般的结论。这样,既便于教,又便于学,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也有利于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注重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计算法则,掌握计算方法,发展速算能力。

(4)解答应用题能力强,在学习中重视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实验班在应用题教学中,重视研究学生获取与运用知识的思维过程,尤其重视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实验教师善于设疑,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学。善于激发学生思考,诱导他们发现问题。如,教学相遇问题,教师创设学生相向运动的情景,让学生在思考疑虑中认识“相向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运动时间”、“运动结果”等。

在应用题的解题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会用逻辑语言。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实验班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条理清楚地说出完整的思维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如,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实验班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重视检查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是否正确。由于学生个性特点及学习方法不同,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必然存在差异,思维发展水平也有高低之分,因此,实验班教师在检查学生回答、板演、作业时不只注意解答结果是否正确,还通过提问、谈话等,充分暴露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5)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

儿童学习数学,仅仅通过对实物或图片的观察是不够的,还应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丰富的感知材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源泉。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前一段是训练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后一段是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丰富性决定概念的充实性,形象思维的条理性决定概念的准确性,形象思维的细致性决定儿童对概念的分辨能力。根据儿童学习的需要,实验教材增加近20%的操作实践内容,帮助儿童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如,通过操作过程,让儿童领会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求平均数等,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知信息,促进学生探索规律,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起到很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左右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际能力。

二、几点体会

1.必须建构整体改革的运行机制。

这项实验重视实验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的建构。即:“五个落实,一个提倡”。其一,领导小组落实。先后建立市、区、校三级实验领导小组,由各级的主要领导担任实验领导小组组长。其二,实验有关人员职责落实。实验教师、指导教师、教研员、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其三,活动落实。做到三定:定课题、定学校、定时间。领导小组组织教师、教研员备课、听课、评课及专题研究活动。其四,师资培训落实。每学期定期举办教材教法同步整体改革实验培训班。其五,实验档案资料落实。提倡一个“奉献”精神。

2.实验要有特色,突出学科教学特点,才有生命力。

这项实验在省内外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有自己的特色。即有一套实验教材与相配套的教学方法。目前这项实验已扩展到全省200多所城镇、农村小学、近300个教学班,13000名学生参加实验。

实验教材把例题的典型性、启发性和练习运用的目的性、针对性、阶梯性、多样性、广泛性充分联系起来,做到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既发挥各自功能,又突出整体效益。实验教材乘法口诀的安排,应用题的布局都是很好的例证。

几年来教法改革的实践可概括为四句话:即“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一目标”。三为主:以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教师为主导;两结合:传统与创新结合,全体与个别结合;一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目标:既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在“三论”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教材结构、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并结合我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与教法同步改革作了不断探索和研究,初步总结出具有一定创见、有特色、教材教法相互协调、相互配搭的“整体分段教学”的经验。具体地说,就是在改革教材结构、课堂教学方法中,运用整体原理、协同理论,遵循整体、协同原则,按整体到部分再上升到整体的认识程序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及教材的逻辑性、系统性、科学性与阶段性,将有关知识组成整体,分成准备,新授、深化和形成网络各个阶段组织教学。在教学中辩证地处理好“主导与主体”、“教与学”、“讲与练”、“知识和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传统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

3.必须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4.主动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

5.要有一批忠于教育事业、勇于创新、改革的教研队伍。

6.要进一步学好教育理论。

7.实验工作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教研,一手抓科研,以教研促科研,才能使实验引向深入。

8.加强教学改革实验的科学规范。

标签:;  ;  ;  

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方法同步整体改革”实验综述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