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浸浴对增生期瘢痕瘙痒的临床疗效及P物质的影响论文_龙冰 潘沁心 朱树昌 唐丽佳 付金 李伟健

龙冰 潘沁心 朱树昌 唐丽佳 付金 李伟健 (浏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浸浴治疗增生期瘢痕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采用中药浸浴;对照组21例,采用温水浸浴。观察两组瘙痒程度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瘙痒程度明显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P物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中药浸浴可通过降低P物质含量而明显改善增生期瘢痕瘙痒的程度。

关键词:中药浸浴;增生期瘢痕;瘙痒;P物质

在传统的烧伤治疗中,深度烧伤不可避免形成病理性瘢痕,而瘢痕增生期并发的瘙痒、疼痛,给患者造成了极大地伤害和困扰。本科室运用祖国传统医学将自拟中药采用浸浴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增生期的瘢痕,对于缓解瘢痕瘙痒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42例患者均为浏阳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病人,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男例14,女例7;年龄23-47岁;瘢痕面积17-29%;瘢痕局限于双上肢者4例,局限于双下肢者3例,散在分布于躯干四肢者14例。对照组21例,男例16,女例5;年龄31-50岁;瘢痕面积15-30%;瘢痕局限于双上肢者例6,局限于双下肢者例3,散在分布于躯干四肢者例1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创面愈合后出现瘢痕增生,瘢痕增生期1-3个月,瘢痕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瘢痕总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0%-30%,瘢痕呈鲜红色、逐渐增厚、质地变硬,并有瘙痒症状的[1]。

排除标准:排除荨麻疹、湿疹、药疹等皮肤疾病;排除面部瘢痕增生明显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对瘢痕增生期有瘙痒症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药物组成为三棱、莪术、荆芥、苦参等),调节药液温度为近人体体温。30分钟/次,1次/日;对照组采用温水浸浴,温度为近人体体温,30分钟/次,1次/日。局限于四肢的瘢痕采用浴桶浸浴,散在分布于躯干四肢的采用全身浸浴,保证瘢痕完全浸泡于浴液中。浸浴期间由护理人员陪护,维持室内温度恒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弹力套持续加压疗法。

1.3 临床疗效判定

入组瘢痕瘙痒患者于治疗后一周观察一次,记录患者入组前及治疗过程中瘙痒程度变化,和不良反应。

1.3.1 瘙痒程度的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级(无瘙痒);1级(轻度瘙痒):虽有瘙痒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II级(中度瘙痒):瘙痒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止痒治疗,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瘙痒):瘙痒剧烈,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严重受干扰,迫切要求止痒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

1.3.2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完全缓解(CR)即瘙痒完全消失;有效:部分缓解(PR)即中度或重度到轻度瘙痒;无效:无缓解(NR)即瘙痒不缓解,或由重度减为中度水平[2]。

1.3.3 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患者用药处潮红、水疱、渗出、破溃等局部表现及全身不适等不良反应并记录。

1.4 试验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留取外周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SP的含量,比较治疗前后P物质含量的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资料输入数据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指标用x±s,分类指标采用例数、率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瘙痒程度明显缓解,两组患者瘙痒缓解的程度经X2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P物质含量明显下降,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增生性瘢痕是创伤愈合的异常结局,是皮肤损伤后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蛋白、纤连蛋白、氨基多聚糖等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而致。其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胶原酶活性增高,胶原蛋白沉积【3】。细胞因子TNF-α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与增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刺激了胶原纤维的合成、增生和沉积。[4]2、低氧环境增强了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同时刺激内皮细胞产生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IL-1、IL-8;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VEGF、TGF-β,促使巨噬细胞分泌TNF-α、VEGF等,通过调节生长因子的表达影响瘢痕形成[5]。3、一些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虽参与创面重塑,却也导致瘢痕形成[6]。4、自由基催化胶原蛋白的转化,导致胶原蛋白的沉积,瘢痕的形成[7]。5、近年来研究进一步发现以一些与增生性瘢痕相关的基因,包括细胞凋亡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细胞骨架与运动基因、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进一步推断增生性瘢痕的发生与发展是一多基因、多阶段的过程。

瘢痕瘙痒的机制目前研究已经证实与瘢痕瘙痒有关的物质有P物质,肥大细胞,5-羟色胺。瘢痕瘙痒与瘢痕局部组织中释放的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有关,组胺含量升高瘙痒程度加重[8]。当P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随P物质浓度增加而升高[9]。中、重度瘙痒与局部瘢痕组织中5一羟色胺的含量有关[10]。本研究发现该自拟中药洗剂通过对P物质的调控从而对瘙痒程度的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瘙痒在中医学属于属于“血瘀风燥型皮肤瘙痒症”,属于祖国医学“风瘙痒”范畴。引起瘙痒的病因较多,归为血瘀风盛,湿热内蕴等,分为内因,外因两类:其外因多与风邪有关;内因多与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血热内蕴等有关[11]。结合瘢痕的成因,瘢痕瘙痒的中医辨证为血瘀风燥。清代程国彭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根据这个治则,我们在临床上予活血化瘀、祛风止痒之中药,方中野菊花、荆芥、土茯苓等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

浸浴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在皮肤或患处作较长时间治疗的方法,在祖国医学的外治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作用机理是皮肤或患处受到温热或机械等物理刺激,使血管扩张,使新陈代谢旺盛,加速药物深入腠理,从而发挥药效。

本研究将两者结合,在瘢痕瘙痒的治疗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注:课题名称:自拟中药洗剂抑制增生期瘢痕瘙痒的作用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戴永恒.等.复原活血汤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期瘙痒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09.18:121-123.

[2]钟伟湘.超声波加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烧伤瘢痕瘙痒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1-22

[3]付小兵,程飚.进一步重视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的研究,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19(1):1

[4]袁瑞红.TNF-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研究[J].广东医学.2010,31(5)

[5]SemenzaGL.Survingischemia:adaptiveresponsemediated by hypoxia.induciblefactor1.JClinInvest,2000,106(7):809

[6]李广帅.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郑州大学学报[J].2006,41(6):1205-1207

[7]HarryM。Nef AW,King MW,etal,Regeneration orscarring:animmunologicperspective.DevDyn,2003,226(2):268

[8]赵李平.等,人瘢痕组织中组胺含量与瘙痒症状的正相关:组胺在增生与非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没有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2):78~79

[9]陈亮.等,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中组胺释放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06,3(22):192~194

[10]赵李平.等,人增生性瘢痕瘙痒症状与局部5一羟色胺的含量[J].中国临床康复,9(30):31-32

[11]郭水英.关于瘙痒病因的探讨与中药治疗[J].蛇志,2007.19(4):296.

论文作者:龙冰 潘沁心 朱树昌 唐丽佳 付金 李伟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30

标签:;  ;  ;  ;  ;  ;  ;  ;  

自拟中药浸浴对增生期瘢痕瘙痒的临床疗效及P物质的影响论文_龙冰 潘沁心 朱树昌 唐丽佳 付金 李伟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