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微课程论文_张宝柱

浅谈体育微课程论文_张宝柱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三中学 253000

摘 要:微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微”上,它虽然内容短小但是特点突出,它从学科知识特点出发,实现了现代网络技术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教学视频学习。这些具体而有特色的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传统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同时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师生交互问答融为一体,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更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微课程的教学中要把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统筹考虑,用主题模块的形式展现出来,达到教学直观且具有针对性。微课程可以以校本教材的形式,充分运用于各学科各阶段的课程教学。

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学生而言,老师能更好地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对传统的教学更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是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视频或语音资料,通过微课程会让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去理解、去体会,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视频,好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感动中去发现真、善、美,锤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好的素材,比如五星红旗高高升起的时刻,临时的伤病坚持完成比赛的场面,面对落后的局面不放弃从而反败为胜的场面,以及团体比赛获得胜利后的喜悦,这些都是美好的素材。好的教学素材可以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把这些获得的体验联系到日常的生活中去,使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对教师而言,教师是微课程的开发者与实践者,要让教师从教与学的细节中、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追问和思考、去发现和生成、去研究和变革。这样,教师就能从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变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也在这样的享受当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了自己的行动方式,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运用微课程

一是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在微课程教学中把握新课改的方向,教学过程要具有知识的建构性、生成性与多元性。在微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的主持人、成为心灵的引导者、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微课程不是教学的全部,却是教学中的催化剂,在体育教学中更是这样。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教师通过微课程的特别学习来帮助学生树立对体育锻炼的重要认识,让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动作技能和技巧,为课堂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并且学生通过这种学习能发现自身的潜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如通过足球微课程的学习,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直面困难的勇气。

二是微课程的制作最好是简明的,越简单越好。当然妥当的形式可以提高内容的表达效果,但就微课程而言最核心的是内容,我们不应该为了漂亮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三是微课程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纪律,营造积极、主动学习的环境氛围,从而来实现对课堂教学纪律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对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评价,在潜移默化中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发展。

微课程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新式的教学方式越来越被广大的教师所重视,这种教学形式的创新正慢慢地深入人心。微课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在教师微课程的制作与设计过程中由于教师制作技术与经验的不足造成课的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的选择不够精细,内容与内容之间不能有效衔接,教师的讲解不能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微课程选题要符合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微课程的选题不能大而不实,往往精巧的碎片化的选材更能触动人的心灵。

二、怎样来开展体育课微课程

一是注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与提炼,进而掌握课程学习的关键点,在课程的设计中要结合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教师要加强微课程制作与设计的学习,提高驾驭微课程教学的能力。微课程除了教师自己制作外还可以通过向专业的出版机构提出自己的内容与要求,用购买的方式进行制作。这样既解决了教师专业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的微课程也可以作为校本教材在学校内使用。如何利用微课程的内容反映体育教学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更需要从长期的微课程应用和探索中来总结。

总之,微课程能让我们的体育课更加丰富多彩,体育课需要像微课程这样的教学创新与实践。学生通过微课程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动作的运动轨迹,在教师的讲解、分析中体会动作的重点与难点,为学生以后的练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微课程作为校园数字化教学的一种模式,对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研发的动力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数字化校园中自主学习,让其个性在课程自主选择中孕育、发展。微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又为教师所需,它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教师专业成长的体现,更是先进理念下的先进教育模式。

论文作者:张宝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浅谈体育微课程论文_张宝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