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安力立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安力立

河南省露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量在逐渐增多。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定的特殊性,基本都建设在河、海等湿度大的地方,可以说水利工程大多建设在软土地基之上。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处理的重视,并采用合理的处理技术进行施工。文章阐述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及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分析了水利施工中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的因素,并探讨了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其自身具备社会公益性的特点,这也会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其中出现一点问题,都会对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际开展地基处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对施工现场和状况进行了解,当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下,必须要及时采取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从而避免水利工程出现结构变形的问题。

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在实际开展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软土的土质比较特殊,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会添加大量的掺和剂,而这些特点与软土地基自身渗透性的特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都会对地基自身的排水功能和承载能力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水利工程中的地基强度严格控制。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主要区域都是修建公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够对软土地基严格处理,就会导致城市交通运输状况受到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情况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最终进一步保障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2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

软土地基主要是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稳定性差且容易发生沉降。软体地基一般有以下的特性:

2.1触变性

触变性是指软土在未受到破坏之前,一般呈现出固态的形态,一旦软土地基遭到破坏,就会由固态性变为流动状态。

2.2低透水性

软土地基的透水性很差,在工程建设中,需要较长时间来做软体地基的排水固结。因此,对于软土地基的排水估计作业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且建筑物的沉降时间长,大都在10年以上。

2.3高压缩性

软土地基受到高压的影响,压缩系数的数值越大,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就越容易发生沉降。当垂直压力达0.1MPa时,地基会因压缩产生变形,进而导致地基上的建筑物出现较大的沉降。

2.4沉降速度快

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的沉降速度会随着负荷的增加逐渐加快,在相同的地基条件下,建筑物越高沉降的速度就越快。

2.5不均匀性

软土地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微细的颗粒和高分散的颗粒,两者的土质密度不一样,建筑物的受力情况不同,沉降时的受力情况也不同,这种不均匀性常常会导致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出现大小不一的裂缝,甚至出现严重损坏。

3水利施工中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的因素

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的选择时,由于不同的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不同,影响因素也有很多,包括时间、环境、标准、施工总量等方面。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的影响因素的勘察,能使技术人员选择出更适宜的处理技术,以保证处理后的地基的各项参数符合工程要求,并且保证工程按期完工,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3.1施工时间

施工工期是施工人员在进行工程施工时需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应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和水利工程性质合理设定施工工期,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充分的考虑是确保工程在规定时间内竣工的重要基础。对于软土地基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需要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采用重压处理技术和添加剂处理技术时,重压后的沉淀时间与添加剂的反应时间对施工工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软土地基处理时间较长,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选择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前,应对施工时间予以充分的考虑。

3.2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对水利工程施工也有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地理环境。由于水利工程大多较分散,每项水利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而地理环境不同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存在各种差异。水利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工程及其附近地理环境进行充分的、综合的考虑,以选择出最佳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3施工总量

当软土地基施工总量较大时,若选用换土处理技术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而直接造成工程成本的大幅增加,不符合经济性原则。当软土地基土层较厚时若采用重压法,软土地基底部的坚固性、稳定性等将无法得到可靠的保证。可见,软土地基施工总量也会影响到其处理技术的选择。

4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4.1排水砂垫层技术

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中,因为其排水性比较差,因此,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进行软土地基的排水处理,而排水砂垫层技术是软土地基排水处理中的主要方法,它通过在软土地基的底部进行排水砂垫层的铺设,比如,铺设粗砂、石头等,来增加软土地基的排水性,随着水利工程量的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重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软土地基内的水分就会通过砂垫层排出,从而增大了软土地基的强度和密度,另外,在砂垫层的上面一般还进行黏土层的铺设,这样在软土地基排水后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反渗透。

4.2换填垫层处理技术

在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中,换填垫层处理技术也是比较常用的技术之一。换填垫层处理技术就是利用相关机械设备对软土地基的浅土层进行挖掘,然后将强度比较大、稳定性比较好的碎石头或者矿渣进行浅土层的填充,从而提高了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换填垫层处理技术一般比较适合使用于低洼或者淤泥地段,在使用过程中,还要进行排水固结处理。

4.3化学固结处理技术

化学固结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手段来改变软土的土壤特点,化学固结处理技术一般使用灌浆法、水泥土搅拌法和高压注浆法三种方法,利用化学固化剂和软土进行结合,从而提高软土的硬度和强度。灌浆法是将水泥灌注到软土的土壤裂缝中,从而实现软土的强度提高,减少塌陷的程度;水泥土搅拌法通常使用在含水量比较高的软土土层,通过加入水泥,来实现水泥土的掺和,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

4.4物理旋喷处理技术

物理旋喷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比较常见,但是其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在软土土层的有机成分含量比较高的部分,就不能使用这种方法了。物理旋喷处理技术是将注浆管深入到软土土层里面,然后随着注浆管的上升的同时,使用高速旋喷将混合加固物喷入到软土层内,进而形成喷柱或者喷桩,从而使软土地基的内部成分发生变化,来提高了其强度和稳定性。

5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能够将施工中的软土地基进行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地基自身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所以,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各个环节的重视程度,而对于技术工作人员来说,必须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需要将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对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整体施工质量,最终为施工企业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赖勇.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27):192-193.

[2]徐鸿昊.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6):29-30.

[3]戈文利,官志刚.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环球市场,2017(18).

[4]王传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285-285.

[5]唐燕,田扬,胡安静.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95.

[6]乔朋.水利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低碳世界,2018.

论文作者:安力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安力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