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闭症儿童教学干预研究综述论文

我国自闭症儿童教学干预研究综述

刘 霞, 魏燕荣

(乐山师范学院 特殊教育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

摘 要: 随着自闭症儿童逐年攀升,自闭症教学与干预越成为各界专家关注的焦点。教育工作者皆以学生差异为核心进行有效、直接的教学方式的探索。文章从课程的功能性领域、学业领域及现代教育辅助技术三个视角进行教学现状的探究。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课程功能性领域主要集中在情绪教学、生活自理、社交沟通方面;学业领域的干预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语言教学以及数学教学;随着辅助科技引入特殊教育学,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学干预上,主要采用电子 设备、计算机和机器人等干预方式。

关键词: 自闭症;学业干预;辅助技术;综述

0 引言

自闭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刻板的重复兴趣和行为为核心的神经性发育障碍(nervous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严重影响着个体的生活适应与学业水平[1]。据2017《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数据表明,中国现今有一百五十万的自闭症儿童,到达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一,上升比例在10%-17%区间[2]。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2015年的统计数据表示,大约有1/3-1/4的自闭症个体同时伴有智力障碍[3]。大约65%-85%的机率并发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LD),在阅读、书写、数学等学科技能的获取和运用上表现出显著的困难,例如阅读和理解困难、缺乏运算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4]。因此,教育研究者对自闭症儿童的教学关注提高,针对教学积极地探索干预方式。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逐步强调各领域教学,例如: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简称ABA)的广泛使用,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科学技术被邀入教学系统,实现了现代技术与教学融汇贯通,从简易的图片沟通系统到视频教学再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科学技术在自闭症儿童的教学上将会更加广泛的运用。因此,本研究试图从自闭症儿童功能领域、学业领域及辅助科技使用的视角进行自闭症儿童教学现状的探究,以期提取有效的干预方式,并提出相关建议供广大学者参考。为了保证样本文献质量,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教育学范畴的核心期刊作为该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并以“自闭症+孤独症+阿斯伯格+ASD”及 “教学+干预”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共得到核心期刊288篇,其中南大核心期刊(SCCSI)185篇,北大核心期刊283篇,通过逐一阅读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及全文,筛查得文献105篇。

1 自闭症儿童的教学研究综述

1. 1自闭症儿童的功能性课程领域教学干预

课程的功能性领域是指感官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生活自理、沟通、认知、社会技能七大发展领域[5],针对自闭症儿童课程功能领域的干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行为、生活自理和社交沟通等三个方面。

1.1.1 情绪行为

1)定值整定错误作为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常见故障,其主要与工作人员有关。继电保护装置数值是衡量装置工作状态的主要依据,需要对应工作人员按照时间进行定期查看和记录,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查看时间错误、记录错误等情况都会直接导致整个定值错误,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情绪属于原始的、本能的反应,它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人的社会行为和关系,儿童从出生就被情绪所包围,而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存在面部表情辨认与表情命名能力障碍[6]。在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干预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研究将辅助科技融入教学,以提升自闭症儿童情绪识别的能力。研究发现不论是阿凡达技术[7]、图片沟通系统、App教学[8]还是进行自制教具回合式教学干预,各类方式皆直观形象的、多维度材料呈现视角反映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识别技能发展水平及其进步。杨娜等人也研究发现,视觉材料有利于自闭症儿童表情辨别、命名等情绪理解能力的提升[9]也有研究从情绪失调原因出发,发现情绪缺陷自闭症儿童出现情绪敏感缺陷,主要由于杏仁核的功能缺陷,减少对刺激的情绪唤醒,为提高其表情敏感性和表情识别,可以校正儿童的注意力,避免儿童对情绪回避[10],因此也有研究改变目光接触以提高儿童的面部表情识别[11],就问题行为而言,大量研究采用社会故事法、积极行为导向法,视频示范法、图片沟通系统以及体育教学法。孙立双、韦小满采取A-B实验设计,以两名儿童的自伤行为为干预目标,对他们进行功能性行为评估,在自然教学情境下,采用积极行为支持,一段时间过后,自伤行为下降趋势明显,此外,在干预中可以尽量关注周围环境的刺激,找出刺激源,最大可能的避免和预防自伤行为的产生[12]

情绪行为的改善促进儿童对于家长及身边人的情绪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提升儿童人际关系。

鼻涕虫司令已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白国了。过去他每次到白国去,都是为了运送救援物资,这次来白国的使命很特殊——解决威胁白国的灾难性地震。

社交缺陷障碍是自闭症谱系儿童(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核心症状之一[13],该障碍严重影响了自闭症儿童日常生活。我国对于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干预方式主要以认知取向、行为取向及认知行为取向为基础(见表1)。

在自闭症儿童社交的干预中,除以往的教学方式还加入辅助科技进行教学,以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研究发现不论是同伴介入法、社会故事法、图片沟通系统、体育教学还是人机交互技术,所有干预方式都在一定情景下,利用同伴刺激,调动儿童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从而提升儿童的社交能力。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 同伴介入法可以有效提高社会退缩儿童的社交能力[14]。此外,研究表明,社会故事法在社交技能干预上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对于其他方面的干预效果仍需要实证探究[15]。科技的逐步发展并被引入教育,并且在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康复当中显著有效,主要包括人机交互技术。为自闭症儿童的学业和成长的生态系统提供技术支撑[16]。陈靓影,王广帅以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为核心,建立互动式智能学习环境,引起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活动参与度[17]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答记者问本刊记者(2018年第7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计算机辅助科技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其中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视频示范法、人机交互技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积极有效的结果[34]

表 1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干预取向

1.1.3 生活自理

柳红一路挣扎着,她要去问问苏秋琴,苏秋琴肯定知道。这不是真的!是白玉儿骗她的。白玉儿就见不得她和石头好,就来编排她。柳红赶到苏秋琴家,苏秋琴却不在家。她问秋琴姐哪儿去了?白婆婆就瘪瘪嘴,一脸鄙夷的神情,很干脆地告诉她不知道。柳红急了,她说我有急事,白婆婆你告诉我,秋琴姐到底去哪儿了?

目前,很多中小学班主任主要依靠学校来任命,但是在班主任上任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培训,导致班主任的发展能力不足。部分学校虽然组织了班主任培训工作,但是由于方法单一等因素,导致培训的效果比较差。在培训的过程中没有主动地转变班级管理的理念,表现在过分地强调常规管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关注度不够。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导致班主任的个人能力原地踏步,难以满足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阅读理解不仅作为儿童最基本的一项技能,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业以及社交的发展。掌握阅读教学能力对于高功能自闭症而言,在社会和学业发展中至关重要,阅读教学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教学方式:第一种直接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再结合老师的讲授,逐步完成学习任务;第二种明确指代关系;第三种图式结构;第四种回答预设问题[30];第五种自我监控策略[31]。五种方式均有成效,但是对自闭症患者自身要求较高,需要个体能力发展水平良好。还有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在多感觉统合能力上表现出显著缺陷,可以通过多感觉学习训练进行改善,从而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神经学角度分析,多感觉学习可以适当激活大脑功能,提高神经之间的联系,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32]

1.1.2 社交沟通

对于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的有效方法囊括功能性行为分析、回合式教学(或单元教学法)、关键行为技术支持等康复理念与技术,已被全世界康复教育与研究者所推广使用[26]

表 2自闭症儿童的功能领域教学干预

1. 2自闭症儿童的学业教学干预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学业教学干预主要集中在沟通与语言教学、阅读教学以及数学教学方面(见表3)。

1.3.1 电子设备

表 3自闭症儿童的教学领域

1.2.1 沟通与语言的教学

在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诊断中,语言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针对沟通与语言教学当中,主要采用时间延迟、视频示范法、图片沟通系统、视觉支持等方法,例如曹漱芹、方俊明和顾未青等人均用视觉支持的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进行教学,能够全面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27][28]。研究表明,体育游戏具有社会性、趣味性,可以激发自闭症患儿的沟通与交往兴趣,增加沟通行为[29],教师应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自闭症患儿的语言发展。

1.2.2 阅读教学

为了使自闭症儿童较为独立地适应生活,并且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进行日常常规和生活技能的教学训练。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常规训练主要采用社会故事法、虚拟现实技术、负强化和小步子教学法等干预手段,虽然这些方法会显示出刻板性和机械性,但是有助于自闭症儿童保持稳定的情绪,有组织有秩序的完成工作。其中,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计较而言,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23]。在生活技能上采用社会故事法行干预,改善自闭症幼儿进餐活动中的不适当行为显示出良好效果[24]。如今,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形式逐步由医学转向社会,帮助障碍儿童适应生活与生存视作“治疗”。刘亚萍等人对孤独症儿童生活和学习能力采取个案研究以及前期效果分析,当正向条件的达成率越高,则恢复的程度就越好,需要的干预周期就越短[25]。由此可见,社会故事法在改善沟通行为和打招呼行为上效果欠佳,但是在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和生活自理方面效果显著。

1.2.3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方面,王云峰针对传统的两种教学方式,提出来三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中包括图示的教学、触摸数学和Montague教学,教学在不同方面体现效果:比较类应用题可以采用图示的教学;加法运算能力,维持与类化效应,则运用触摸教学;Montague教学较好运用缺陷补偿原则,有效调动了积极性与能动性,产生了高效的教学成果;新型的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只能在单个领域发展儿童的能力,且对儿童的自身有较高的要求[33]

1. 3自闭症领域辅助科技的运用

众所周知,自闭症儿童陈述性规则学习的效果表现较佳,但在干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刻板性和局限性。因此,运用的社会故事法干预儿童的沟通行为的同时可适当辅助视频教学和示范式教学,从而能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魏寿洪等人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干预,发现显著增加了自闭症儿童主动口语沟通行为的次数[18]。研究表明,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干预,不仅可以增加学前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频次,还能够提高学前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品质[19],当儿童主动表达的需求增加,跟随着其问题行为也会相应的减少。除了单独的康复训练指导,体育课堂能够引导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培养主动交流观念、拓展沟通内容以及维持沟通时长[20],还有研究表明体育舞蹈教学[21]也可以提高自闭症幼儿的沟通行为。除此之外,随着机器人引入刻板行为教学干预中,不仅显著削减儿童的不良行为还提高社会适应性行为,造就健康的生活方式[22]

表 4自闭症领域中辅助科技的运用

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借鉴外国银行行业的成功经验,构建信贷风险综合考量模型以及系统,然后一步一步地应用到信贷业务行业汇总,与此同时也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引入和培养高水平高能力的风险管理人员,保证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团队的高水平高能力。所谓的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并不是单纯的学历高,而是指的那些经验更加丰富、基础掌握扎实的综合素质高的人员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团队,并且构建出与此相互配套的审查筛选体系,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能力进行有效的强化,将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够保证风险管理团队的高水准。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是 1985 年由美国学者Bony和Frost设计研发,主要用来帮助中重度无口语或者低口语的自闭症患者以及沟通障碍儿童利用图片来交换物品和表达需求,并适当发展口语的沟通辅助系统[35]。研究证实,利用图片沟通系统,主动沟通频次数呈上升趋势,主动沟通品质逐步提高,对社交、沟通、联合注意等方面的发展有积极意义[19]。与图片沟通系统类似的是视频示范法,将图片改为视频呈现,突出结构和情节性,对于认知较好的患者而言,视频具有吸引性与理解性。李欢等人得出了进行录像示范法在游戏技能的干预效果是最佳,其次是独立生活技能,最后是社会交往交沟通技能[37]。视频示范法有助于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障碍,提高他们的游戏技能、社交行为和生活能力,视频示范法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容易操作和实施,而且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能够立即看到视频和操作存在的不足,做出适当的调整,满足教师教学需求。

1.3.2 机器人

人机交互技术最开始运用于商业分析,随着它的逐步成熟,被广泛引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王广帅等人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对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于ASD等特殊儿童教育的SWOT分析,得出该技术对儿童的认知、社会与情感发展、语言与沟通、行为习惯等领域的发展有积极的提升作用,但由于技术的制约与束缚、应用方式及环境的不恰当等,也可能会存在阻碍[16]。现今,机器人的运用途径广泛,在机器人的程序当中加入教学资源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特别在评估与诊断、表情辨识、社会交往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8]。研究证实,分别将机器人和阿凡达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情境下与儿童进行互动教学,儿童表现出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好于真人教师。

1.3.3 计算机

计算机中主要包括电脑辅助技术、PAD、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对自闭症儿童各方面进行干预,效果具有显著差异,就范文静[39]与王云峰[40]的综述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社交与沟通、生活技能问题行为效果显著,但在学业、习作和阅读教学上效果不明显。而虚拟现实技术[23]主要对自闭症患者的认知、社交、基本生活技能、核心缺陷开展干预,并且主要在认知、生活技能和核心缺陷的干预中取得显著效果,但是关于社会交往方面的干预效果不明显,因此,要想将虚拟技术引入社交干预中需要其他技术加以辅助。PAD主要运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识别方面,研究表示,利用卡通图片、视频等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的能力补偿,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8]

位于一六多金属矿田南部、天门坳—牛公锥西主干断裂中段西侧、梅子冲银铅锌矿床南约4km处(图1)。赤老顶锑矿历史悠久,于清末始被发现和开采,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天子岭组内的硅化层或硅化断裂破碎带中,主矿体赋矿标高为409~134m,目前最深开采标高至+170m左右。断裂发育,具有近SN、NNE、NNW、NW、近EW及NE向等多组断裂,其中近SN向、NNE向、NNW向组与矿化关系较密切。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方解石化。区内未见岩体出露。

2 总结与建议

2. 1课程的功能性领域

课程的功能领域教学上,以双溪心智儿童课程为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情绪、沟通和生活自理三大方面。对于面部表情辨识干预采用阿凡达技术的教学效果好于真人教师,有条件的教学者可以采用阿凡达技术和PAD教学两者结合使用,多利用视觉材料,进行视觉刺激。而对于情绪敏感性缺陷、情绪特征回避可以采用注意偏向校正技术;对于生活自理教学,可以采取任务分析,步步加深,直至儿童掌握该技能,虚拟现实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主要运用危险事物教学上,而且能最大可能的对生活场景还原。传统的社会故事法、小步子教学、负强化会伴随着刻板性与机械性,但是可以让儿童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情绪,有组织有秩序的完成工作;对自闭症儿童最大的期望是较少的受到环境的束缚并能够达到独立自主的生活,对于认知敏感的患者而言,不宜采取计算机教学。沟通方面,不论是同伴介入法、人机交互技术还是体育教学,在自然情景下利用同伴引导自闭症儿童沟通意向、培养主动交流观念、拓展沟通内容,人机交互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儿童的沟通行为,还能够削减儿童的不良行为,提高适应性行为,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

根据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达成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5]的诊断标准及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6]的辨证分型进行确诊和分型。

2. 2学业发展

学业发展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沟通和语言、阅读教学、数学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将教学内容写入编程,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学,成为了一大热点。并且能够提升儿童的注意时长,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减少。言语与沟通发展主要采用时间延迟、视频示范法、图片沟通系统、视觉支持等方法,这些方法不免产生局限性和刻板性,在利用社会故事法的同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以是训练人员读,也可以是受训者自读,在此基础上加入视频示范,让患者充分理解,深度掌握。在阅读教学方面,自我监控策略主要适用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且正确率高,还可以将直接教学法和多感觉训练两种方式结合,利用缺陷补偿原则,提高自闭症儿童的阅读能力。数学教学方面,比较类应用题可以采用图示的教学;加法运算能力,运用触摸教学;可以考虑将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结合运用,在辅以辅助科技,利用科技的简便和重复使用的优点,提高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数学学业。

2. 3辅助科技

辅助科技领域上,主要包括电子设备、机器人和计算机,大部分运用于课程教学设计、语言、注意、情绪行为、社会交往以及生活技能。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可以适当发展口语,提高沟通品质与质量,但是对于稍微有口语或者表达需求的儿童而言,不一定从六个阶段开始训练,需要因人而异;而视频示范,具有吸引力,且易于操作和改进,但是视频只能运用于认知较好的患者。因此,在运用电子设备时,我们可以将其结合,图片与视频的结合,因时因地制宜。机器人的运用逐步增加,教学资源加入机器人的程序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表情辨识、社会交往等干预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儿童的康复,可以考虑多引入机器人,首先自闭症的注意力不易分散,其次大多数研究表明机器人教学效果好于真人教师效果。计算机教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沟通、情感、日常生活技能、问题行为的减少方面,因此,教学者在今后的干预当中,可以利用科技对自闭症儿童的以上方面加以干预。

参考文献:

[1]桑标,任真,邓赐平.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与中心信息整合的关系探讨[J].心理科学,2005(2):295-299.

[2]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R].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8-22.

[3]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EB/OL].NCES (2015-12-05, Chapter 2). [2017-07-21].https://nces.ed.gov/fastfacts/display.aspid=59, 2017-07-12.

[4]ANITA T, CHRISTOPHER G, MARY C . The biology of the autistic syndromes, 3rd edn[M]. Human Genetics, 2001, 109(6).

[5]李宝珍,李淑惠,李正兰,等.双溪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课程[M].重庆:重庆市江津向阳儿童发展中心,2010:4-5.

[6]ULJAREVIC M, HAMILTON A. Recognition of emotions in autism: A formal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3, 43(7): 1517-1526.

[7]刘乐元,张孟地,陈靓影,等.融入阿凡达技术的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干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9):35-42.

[8]王永固,谢扬,殷文娟.基于Pad的教育APP教学设计模型构建与开发研究:以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训练APP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6):124.

[9]杨娜,钱乐琼,肖晓,等.对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干预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4):738-741.

[10]杨洁敏,黄杏,邵智,等.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面部表情敏感性缺陷:任务性质的影响与干预启示[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7,47(4):443-452.

[11]倪琳,林国耀,陈顺森.自闭症者异常目光接触的产生机制与干预方法:情绪唤醒模型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16(1):30-35,55.

[12]孙立双,韦小满.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的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62-67,50.

[13]WHITE S W, KEONIG K, SCAHILL L. Social skills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review of the intervention research[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7, 37(10): 1858-1868.

[14]田金来,张向葵.同伴介入法在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1):35-40.

[15]孙玉梅,邓猛.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故事干预有效性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0((8):42-47.

[16]王广帅,陈靓影,张坤,等.生态系统论视野下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SWOT分析及对策:以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教育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8(5):15-22.

[17]陈靓影,王广帅,张坤.为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会互动能力的人机交互学习活动设计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5):106-111,117.

[18]魏寿洪,许家成.自闭症儿童主动口语沟通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12):58-62.

[19]李欢,杜泽星.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学前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行为的干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6(7):44-51.

[20]丹豫晋,刘映海.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及体育干预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2):65-68.

[21]郭剑华.体育舞蹈教学对自闭症幼儿主动沟通行为的改善[J].学前教育研究,2014(6):56-60.

[22]陈东帆,于新宇,李睿强,等.人形机器人孤独症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9):1090-1093.

[23]张倩.虚拟现实技术在自闭症患者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0(5):27-31.

[24]郭梦之,曹漱芹,顾未青,等.社会故事提升自闭症幼儿生活技能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12):43-51.

[25]刘亚萍,陈文锋,傅小兰.孤独症儿童生活和学习能力的正向干预模式[J].科学通报,2018,63(15):1474-1481.

[26]丁勇, 何侃.特殊儿童康复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60-368.

[27]曹漱芹,方俊明,顾未青.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语言交往训练的个案研究:视觉支持性语言教学的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09(7):60-66.

[28]曹漱芹,方俊明.自闭症谱系儿童语言干预中的“视觉支持”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8(5):26-32.

[29]潘红玲,李艳翎,谭慧.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影响的个案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95-100.

[30]冯雅静.自闭症儿童篇章阅读理解干预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8(7):59-64,58.

[31]冯雅静.自我监控策略提升自闭症儿童学业任务专注度和正确率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9):27-34.

[32]李先春,张阳阳,洪小龙.多感觉学习及其在阅读障碍和自闭症干预中的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9):47-52.

[33]王云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教学[J].中国特殊教育,2017(11):49-56.

[34]胡晓毅,刘艳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87-87.

[35]胡晓毅,范文静.运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改善自闭症儿童需求表达及攻击行为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10):40-45.

[36]李欢,杜泽星.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学前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行为的干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6(7):44-51.

[37]李欢,彭燕.近十年录像示范法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干预研究中的国际热点主题和研究前沿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8(10):26-32.

[38]陈婧,肖翠萍.机器人技术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4):789-792.

[39]范文静,胡晓毅.自闭症儿童计算机辅助教学单一被试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5(8):30-37.

[40]王云峰.电脑辅助教学提升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学科技能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8(1):25-31.

A Review of Teaching Intervention on Autistic Children in China

LIU Xia ,WEI Yanrong

(School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Leshan Sichuan 614000, China)

Abstract :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the teaching and intervention of autis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xperts from all the fields. Educators explore the effective and direct teaching methods with students' differences as the cor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unctional areas, academic fields and modern educational auxiliary technologie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functional areas mainly lie in emo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that the interventions on academic fields mainly li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language teaching and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at modern auxiliary technologies mainly lie in electronic devices, computers and robots.

Keywords : Autism; Academic Intervention; Auxiliary Technologies; Review

收稿日期: 2019-05-14

作者简介: 刘霞(1998—),女,四川珙县人。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本科生。

※通信作者: 魏燕荣(1991—),女,甘肃白银人。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特殊儿童课程与教学。 Email: 643050616@qq.com。

DOI: 10.16069/j.cnki.51-1610/g4.2019.08.023

中图分类号: G4-G76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66(2019)08-0134-07

[责任编辑、校对: 王菁]

标签:;  ;  ;  ;  ;  

我国自闭症儿童教学干预研究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