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血透室 江苏扬州 225003)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实施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整体护理的理论,在实践中边探索边实施,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优化了患者护理质量,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同时也促使护士积极地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血液透析;整体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213-02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血液透析专科的护理工作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院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专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1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86例;年龄19~78岁;透析龄最短1年,最长11年;其中,原发糖尿病45例,原发性高血压5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47例,原发性多囊肾2例;文化程度:大学毕业4例,高中毕业26例,初中毕业53例,小学以下文化67例。
1.2 护理方法
1.2.1明确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合理排班 科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并组织护士培训学习。实行APN排班制度,A班07:00~14:30,P班11:00~18:30,N班14:30~22;00,每位护士分管5~6名患者,在患者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首先评估患者的病情,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然后按照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按照马斯洛的生理需要模式,再具体实施相关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最后再评价具体的实施效果;对个别特殊的病例、难于处理的病例,安排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对其加强个案护理、治疗。A班、P班每周交换一次,分管组分半年交换一次。
1.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是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关键的一步,护士给病人的印象非常重要。首先要热情接待,主动自我介绍和友好的交谈,并详细介绍周围环境和有关规章制度,使病人尽快适应新的治疗环境,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要求,保证病人舒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慢性肾衰病人大多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心理,此时护士要以温和的态度,运用语言技巧,指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一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建立对护士的信任感、依赖感和安全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1.2.3有效落实基础护理 管床护士对分管的患者实施治疗、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全面护理,重视基础护理,包括协助患者称体重,进食,翻身等等,整个透析期间不需要家属参与护理。
1.2.4制订护理计划和实施动态、全程护理 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及时发现患者存的的护理问题,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预见性地给予护理。科室建立使用护理评估单,每次透析前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专业评估,内容包括评估患者血管通路情况、出血倾向、近期生化检查指标,透析间期进食、饮水,睡眠、精神状态等等。通过观察、交谈做出正确的评估,找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透析前为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干体重,由医生制订出治疗方案。护士要用娴熟的专科护理技术来具体实施相关的治疗方案,对所有门诊定期透析的病人,留下联系电话,患者可以通过电话随时咨询。
1.2.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护士主动为患者讲解相关护理知识,在实施健康宣教的过程中采用图片、宣传单页、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教育内容包括饮食护理、动静脉内瘘护理、深静脉置管的维护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逐渐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制定。
2.结果
整体护理模式在我院血透室开展应用以来,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护理满意度测评提高至99%,患者依从性也明显提高,建立了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血透专科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3.讨论
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且发生快,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营养不良和消瘦等一系列的护理问题,护理任务艰巨。血液透析专科作为临床科室的组成部分,其护理的对象特殊,不仅肩负着患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任务,而且肩负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重任。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手段就是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和推广先进健康教育的方法,这就给血透室护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养成严谨、敏捷、果断的工作作风,还要有良好心理品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成为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林燕,蒋佳惠,姜颖洁.护理标识在血透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7:138-139.
[2]黄丽璇.整体护理在血透室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6,22:1030.
[3]沙莉,夏春香,鲁桂兰.“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实施评价[J].现代医学,2011,39(6):661-664.
论文作者:史朝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护士论文; 病人论文; 模式论文; 病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