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监测技术应用实例分析论文_蔡为

建筑基坑监测技术应用实例分析论文_蔡为

深圳市蓝天鹤测绘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基坑监测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基坑监测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实现对工程基坑的动态检测,通过监测获取到的各项数据对于工程施工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对基坑监测技术内容的重视,避免监测数据不准确,采用的监测方法不合理,无法反应基坑周围情况,引发安全事故。由此可见,为了确保基坑工程以及周围建筑安全性,要实时监测基坑情况,这也是工程具体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工程质量;支护结构

从近几年,我国基坑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事故发生几率甚至超过了主体工程,这对工程施工作业顺利进行造成了较为严重威胁。基坑工程建设期间,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同时,还会导致工程延误,造成工程无法按期竣工。可见,工程施工中,要提高对基坑工程施工的重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1 基坑监测重要性

基坑监测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测量数据超出安全范围时,会发生危险预警,从而方便基坑工程施工作业期间,施工方、监理方能够依据基坑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基坑发生的变形进行适当控制,进而保证基坑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以及整个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1]。

(2)为基础施工作业开展提供周边环节、基坑自身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等多项变化规律和参数,实现对基坑工程在施工期间,围护结构施工和土地开挖作业的指导;为降低工程成本,科学施工方案编制提供依据。

2 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面积约为69800平方米,工程建设采用的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其一共包括小高层、临街商铺以及附属建筑物。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工程具体施工期间,基坑开挖面积约为10980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在2.8m-7.0m之间,全面结合设计要点,将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设置为二级。基坑工程施工期间,稽核基坑支护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要求,以及我国相关规范要求,在对基坑开挖时,要对基坑监测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对基坑监测数据进行合理应用,对下一步施工的开展进行科学指导,从而保证接坑支护结构,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3 基坑监测目的和重点内容

3.1 基坑监测目的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为土方施工和地下室施工作业的开展进行指导,将工程具体施工进行过程中的各项不安全因素找出,对针对性措施进行合理应用,进而降低损失。优化设计过程中,要对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合理应用,这可以使工程设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都能够得到有效强化[2]。对工程施工现场监测结果和理论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反分析法的应用,实现对理论公式的推导,更加接近实际情况,进而起到对其他工程进行指导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监测重点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施工场地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工程周边环境基坑支护结构形式进行适当考虑,将基坑监测重点放在基坑外侧土地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以及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上,对基坑工程进行适当监测,对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中基坑支护结构,土地共同作用时的整体稳定性进行精准判断,严格控制土木开挖以及地下结构施工环节,避免施工出现问题,发生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3]。

4 基坑监测内容与方法

4.1 检测深层水平位移

结合监测要求和工程具体情况,共布设了深层位移观测孔12个,观测孔都位于基坑支护结构外侧,为了保证观测作业的合理性,观测孔深度应达到基坑深度的1.5倍。通常来说,要沿着基坑四周进行测斜孔布置,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要对测斜仪进行应用,完成对外侧土地向基坑内深层水平位移情况的逐一测量,从而能够掌握基坑围护体系和坑外土深层发生的具体变形情况的全面掌握。

4.2 监测圈梁水平位移与支撑轴力

在基坑南侧支护结构圈梁顶面记性水平位移观测点设置,两个水平位移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对控制在19m左右,在基坑中一共设置了20个圈梁水平位移观测点。全面结合工程具体设计要求,完成对基坑内6根支撑轴力的准确测量,在支撑梁主筋上布置四个钢筋计,将其与主筋绑扎牢固,对钢筋计振动频率进行测量,从而完成对支撑轴力的测量[4]。

4.3监测立柱桩沉降

观测沉降期间要充分结合相关要求,在基坑内完成对采用的立柱的合理选择,在立柱桩位顶处设置沉降观测点。

4.4 观测水位

通过对钻孔方式进行应用,将水位观测井埋设在基坑外侧,全面结合相应规范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水位观测井位置,同时,在基坑开挖作业和降水过程中,要对监测水位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观测。

4.5 作业现场巡视监测

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期间,项目要组织相关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二十四小时目测,进行目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支护结构、工程施工情况、基坑周围具体环境等各项内容进行详细监测,并且要做好相应记录。

进行现场巡视监测期间,必须保证参与巡视监测的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并且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对巡检监测内容的重视,在该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相应的负责人,对异常情况进行明确,并且通过合理的措施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避免基坑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整个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5 结束语:

基坑监测技术是项目工程建设一项重要技术,其对于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会造成直接影响。在对基坑监测技术进行应用过程中,应适当结合基坑工程具体情况,严格依据相应要求和规定,采取合理基坑监测方法对监测方案进行科学设计,动态监测和管理基坑工程建设期间各个施工阶段,掌握基坑工程施工情况,确保基坑四周环境和基坑支护安全性,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万敏.基坑监测项目及应用技术探讨[J].江西测绘,2019(03):19-21.

[2]杨紫薇.探究位移测量技术在建筑基坑监测工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9,9(09):118-119.

[3]李东.深基坑监测、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9):167+136.

[4]王雪妮.解析基坑监测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安全中的影响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9(12):26-27.

论文作者:蔡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7

标签:;  ;  ;  ;  ;  ;  ;  ;  

建筑基坑监测技术应用实例分析论文_蔡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