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提高高职高专病理学效果探讨论文_刘起胜

青年教师提高高职高专病理学效果探讨论文_刘起胜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株洲 412012)

【摘要】高职高专病理学是连接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重要基础型学科,在医学体系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病理学涉及面广、教学难度大,青年教师能否稳定、快速提升教学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将积极探究青年教师提高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希望对一线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青年教师;高职高专;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260-02

病理学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习得熟练的医学专业技术,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在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今天,积极探究青年教师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做好课前准备

1.1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力度

病理学与组织学、解剖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且涉及免疫、临床表现、治疗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青年教师必须加大专业知识学习力度,不断扩充自身知识储备量,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学习。青年教师必须仔细钻研教材,结合大纲要求,明确本学科的重难点,同时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学习,加强与高年资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1]。②及时补充。在扎实掌握教材的基础上,青年教师应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掌握本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与此同时,青年教师应积极参与各项学术报告、知识讲座,及时更新学科知识。

1.2 学习多媒体技术

对于病理学教学来说,多媒体课件是非常重要的教辅材料,优质的多媒体课件可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青年教师必须积极学习flash、powerpoint等教学软件,结合教材内容,合理选择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病理学注重形态观察,对于疾病发病机理等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可设计成动画方式,方便学生直观、形象地进行观察[2]。应注意,教师在制作多媒体动画时,要注重幻灯片之间的合理衔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如下:①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以及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可将临床案例加入到课程设计中去,及时融入专业知识点,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②根据教学内容重点,合理确定教学方法,明确哪部分需要加例子,哪部分需要作比喻。例如,在学习慢性支气管炎这部分内容时,可指导学生回忆患者平时的各种表现、症状,结合学生的联想引出临床具体病变,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在课程设计中,应注重教学的趣味性与科学性,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 优化教学手段

虽然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全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但需注意,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组织的主导者。若忽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分关注多媒体使用情况,势必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4]。因此,青年教师应注重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使用,使用板书方式强调教学重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或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主要题目和提纲,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知识点。

2.2 重视教学技巧

从本质上来说,教学属于一门艺术,教师的临场发挥、授课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青年教师在不断充实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用词精炼严谨,配合体态语言更好地阐释教学内容[5]。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多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不断学习、思考国家精品课程,积极参与教学技能培训,掌握更多教学技巧,全面提升教学艺术性。

2.3 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固定,一般先讲解疾病形态学特点及相关知识,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大体标本和镜下图片。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呆板、单调,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势必会受到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今天,青年教师应结合病理学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一是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在实验课中强调对病理切片以及大体标本的观察。

二是比较法教学方式,对于容易混淆的病理知识点可运用比较法教学方式,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例如,慢性肾盂肾炎与肾小球肾炎的对比教学,小叶性肺炎与大叶性肺炎的对比教学等。

三是启发式教学,对于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可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促使学生更快地学习与理解相关知识点。

四是seminar教学法,对于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和疾病等章节,可运用seminar教学法。在seminar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向学生讲解病理学基本概念知识、一般性规律、教学重难点,然后帮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如肾功能衰竭、缺氧等。与此同时,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并在与教师的共同商讨下确定选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年龄、性别、学习水平等基本情况,组建课下学习小组,一般以5~6人为一组,采用“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分组原则,每一小组指定1名负责人。教师负责学生学习讨论的整体方向与节奏,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的具体讨论、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行查找、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组织讨论演讲稿,同时积极开展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更好地协助学生完成文献查阅等活动[6]。

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创新,不能生搬硬套、人云亦云,青年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等因素,综合利用,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注重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而针对性地予以改进和提升。因此,青年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帮助学生解答疑问,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还能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的过程,每一次课程结束之后,教师都要进行回顾与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整理教学过程中的灵感与思路。与此同时,青年教师还应积极应用微格教学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课后反复观摩录像,从而更好地认识、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实现在反思过程中不断进步。

4.结语

本文以病理学教学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反馈三方面入手,详细论述了青年教师提高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多方面入手,旨在全面提升病理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靳俊峰,郭瑞珍,欧小波,等.“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8):77-77.

[2]刘岩,李丹丹,郑素琴.青年教师在病理学教学中易忽略的问题[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3):433-434.

[3]刘德勇.新医学教学模式下病理学教学改革的体会[J].中国培训,2016,0(14):195-195.

[4]唐姝.青年教师上好医学专科生病理课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2968-2969.

论文作者:刘起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青年教师提高高职高专病理学效果探讨论文_刘起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