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实施路径研究论文

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实施路径研究论文

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张晴, 张燕,郅红珍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泰安)

摘 要: 新时期国家高质量人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对高校创业教育提出新要求。企业家精神教育与创业教育紧密联系,更应该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通过普及教育、分类施教、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等环节可以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扎实开展,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教育;创业教育;大学生

德鲁克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指出:“我们需要一个富有企业家精神的社会。”[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2]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2019年预计将达到834万,创近十年新高值。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高校应以更实的举措开发创新创业新动能,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创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家精神教育也与创业教育紧密联系。将企业家精神教育纳入到创业教育系统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效性。

一 企业家精神内涵

企业家精神是多构面的,不同研究角度会有不同的定义。有关企业家精神内涵的解读多集中在创新动机、精神价值、能力提升和实践行动等方面。体现出企业家精神不仅是守正创新的内在精神特质,更是一种敢于实践的卓著行动力。

“世界文明之旅”文化季活动的打造,发挥了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引发了学生对图书馆及图书馆资源、功能和服务的关注,加强了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图书馆从以书籍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进行了探索实践。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探索和实践这一品牌项目的过程中,总结和积累了如下一些经验。

熊彼特在其企业家理论中指出企业家从事“创新性破坏”工作最突出的动机就是企业家精神[3]。德鲁克承继并发扬了熊彼特的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把“变化”看作是常规和健康的表现。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的来源和动力[1]。Dollingers(2003)[4]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新事业形成、发展和成长的原动力。时鹏程和许磊(2006)[5]研究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实用的进取精神,强调个体层次要承载企业家精神就应注重学习这种进取精神,使之成为激发个体创业的精神支柱。丁浩等(2013)[6]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人的一种追求,不仅局限于在企业家或企业创办者身上得以展现,而体现为每一层次员工所具有的敢于冒险、进取创新的精神。林南宏和何庆煌(2007)[7]等学者认为企业家精神应是精神与实务层面的结合,既是一种善于发现、创新和整合的能力,也是勇于把这种能力付诸于实践的行动。

二 企业家精神教育与创业教育

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精心组织和有目的活动加以系统学习和培养的知识[1]。企业家精神既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传授来培育,这为企业家精神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侯锡林(2007)[8]、丁伟民(2008)[9]与周纪昌(2012)[10]等学者通过梳理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认为企业家精神教育与创业教育密不可分,成熟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和目标应该是企业家精神。部分学者则直接将企业家精神教育等同为创业教育。

作为企业家精神载体的个人具有特殊性。通过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差异(人格特质、性别)会对企业家精神产生不同程度影响[11-13]。企业家精神教育过程中,应重视个体差异。积极探讨面向全体与分类施教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如在创业教育中渗透人格教育,增加女性创业有关内容),针对差异化需求对企业家精神教育进行更科学分类。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特点,有意识地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向感兴趣的方向靠拢。在个体层次或针对具有不同创业倾向的学生进行小组小班制教学。

开展学校层面的创业竞赛,发动不同专业及层次的学生群体组成创新创业团队,以点带面,鼓励学生在竞赛中学习进步。成立创新创业社团,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内容涵盖企业家精神宣讲、创业设计、创业模拟、案例研究、课程文献研讨、对话沙龙、寒暑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宽眼界,增强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实施路径

(一)面向全体,结合专业,注重引导

企业家精神与环境具有相互适应性,企业家精神的落实依赖客观环境,即环境影响个体创业行为(时鹏程和许磊,2006)[7]。组织中管理人员的责任就是要构建一个促进创业精神的环境(海因茨韦里克,2010)[14]。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创业示范园、创新工作室、实验室和训练场),搭建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自我锻炼成长的平台,塑造具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学生的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支持和帮助具有创业倾向的个体取得成功。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就要创新发展新平台。针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现状,按照“一个村庄和一个社区”的概念在农村进行建设。政府关注农村问题,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政策支持。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高新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因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引进人才,更新农业生产技术;建立粮食加工厂,让一部分农民在此就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业收益[4]。这样可以使一部分农民不用外出打工,可以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二)重视个体差异,分类施教

国内创业教育在1998年北京“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被提出。但是在此之前,创业教育在国外已有多年实践。国外创业教育以美国最具代表性,早期的企业家精神课程就起源自“如何创立自己的小公司”。美国创业教育采取“集聚式”和“普及式”两种模式,在结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以企业家精神和管理技巧为培养重点的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对接。

基于企业家精神着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理解创业和创业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了解创业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人生发展的关系。加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大学生创业相关扶持政策的解读,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正确认识并理性对待创业。

(三)加强具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

将企业家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创业教育过程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的开展。加快理论型和实践型课程设置,通过设置必修课和通识课开展普及型创业教育,深入挖掘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多样化教学体系,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在专业领域的变革和创新。

国内创业教育2002年正式启动。虽经过多年发展但仍面临缺乏统一组织规划、教学形式和结构单一、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和实务脱离、教学效果评价难以衡量等问题。部分学者认为应把企业家精神作为核心内容纳入创业教育体系之中,在社会、组织与家庭三个层次分别进行设计和推动,同时学校应该成为全社会弘扬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基地。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在新时期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城市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应当以人为基准,所以,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使用更是成为了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规划设计建筑空间时,其所设计出的单体建筑以及多体建筑空间都应当人的需求为主。简单来说,人们的特定心理需求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空间的设计,且其二者在相互依托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渗透。应当正确的认知建筑空间设计和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更适合人们需求以及发展的建筑空间。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理论型和实践型教师队伍的的建设和培养,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鼓励支持任课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有机融入企业家精神教育内容。开展相关科研活动,进行更加细致的专题研究,使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和应用更具科学性和先进性。积极聘请企业家、创业人士和专家学者承担一定的企业家教育教学和指导任务。加强校际间交流,形成创业教育层面的良性互动。

(五)强化实践环节

实践导向在企业家精神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15]。实践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育的必要延伸。课程设置中应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增强创业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建立学生创业指导和创业基地。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促进创新思维向生产力转化,尽快将创意成果投入市场。积极推进校企互动对接,拓展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学生通过真实企业环境中的实践,能够更深层次理解和认同企业家精神,并在锻炼中积累社会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风扇焊后需热处理消除应力,因母材材料特殊性,焊接工艺评定制定了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将退火温度控制在550 ℃,避免热处理后降低材料的冲击韧性,具体的热处理参数见图6。

适合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仍需不断改进和探索,企业家精神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更应得到弘扬和发展。企业家精神教育并非旨在激发开展个体创业活动,而是提升职业所需的素质和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彼得.德鲁克.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2017.

[3] 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0.

[4] Dollingers, M.J.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4th.ed)[M]. New Jersey: The Prentice Hall, 2003.

[5] 时鹏程, 许磊. 论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44-51.

[6] 丁浩, 王炳成, 段洪亮. 科技型小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创新合法性与员工企业家精神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1): 80-85.

[7] 林南宏, 何庆煌. 创业精神与经济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1996~2005 的实证分析 [J]. 创业管理研究 , 2007(4): 113-142.

[8] 侯锡林. 企业家精神: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2007(2): 31-34.

[9] 丁伟民, 何伏林. 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高校企业家精神教育研究 [J]. 现代教育科学 , 2008(4): 85-86.

[10] 周纪昌. 美国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环境及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3(3): 107-109.

[11] 王炳成, 丁浩, 段洪亮. 商业模式创新、员工企业家精神与人格特质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3(6): 85-86.

[12] 马德龙, 钱胜. 温州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实证研究——基于人格变量的视角[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3,13(3): 38-42.

[13] 李鹏程, 李磊, 王小洁. 企业家精神的性别差异——基于创业动机视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 2013(8): 126-135.

[14] 海因茨.韦里克, 马克.V.坎尼斯, 哈罗德.孔茨, 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第13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187-195.

[15] 张玉利, 陈忠卫, 谭新生. “首届创业学与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会议综述[J].南开管理评论, 2003(5): 78-80.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ZHANG Qing, ZHANG Yan, ZHI Hong-zhe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Taian)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mand of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closely linked with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and should become the core of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By popularizing education, classifying education, deepening campus cultural connot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e, we can further promote the solid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本文引用格式: 张晴,等.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实施路径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61):24-2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1.010

通讯作者: 张晴,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张燕,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郅红珍,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  

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实施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