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在重度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雄博

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400

【摘 要】目的:分析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在重度心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重度心衰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呋塞米静脉推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上看,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心衰患者治疗中,运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重度心衰;临床效果

重度心衰是指患者在多种因素下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存在异常,且心血输出量相对减少或者不足,无法满足机体组织细胞带球的正常运作,且程度较重所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特征。一般来说这类患者处于完全失代偿的状态,即使处于静息状态,也会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1]。在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的情况下,自然患者的静脉回心血量得不到排除,心功能障碍较为严重。如果没有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腔静脉淤血、肺部淤血等现象,直接危及其生命安全。在临床治疗这类疾病时,必须要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供血量为主要治疗原则。在既往的临床工作中,以呋塞米给药为主要干预措施,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呋塞米给药方式和剂量的不同,将会对其治疗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重度心衰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在52~78岁,平均年龄(61.29±4.37)岁;

观察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在50~79岁,平均年龄(61.83±4.62)岁。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重度心衰的诊断标准[2];(2)患者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功能缺失;(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4)我院委员会对本次研究进行审核与批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静脉推注呋塞米治疗,取120mg呋塞米,以静脉推注的方式,每日给药2次。

观察组患者采取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取40mg呋塞米行静脉推注后,对患者以10mg/h的速度进行持续静脉泵入,剂量保持在200mg。

在两组治疗的过程中,均需要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以螺内酯、地高辛、依那普利等药物的运用为主。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患者在临床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明显减轻,心功能正常化;有效:患者在临床治疗后,症状部分消失,心功能改善明显;无效:在临床症状和心功能上无变化。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上看,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干预总有效率比较()n,%0

3讨论

随着近几年来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疾病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率较高,且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且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致死原因[3]。心力衰竭可根据患者代偿丧失的具体状况进行分层——轻度、中度和重度。在发病的过程中,患者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且心功能明显缺失。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源性休克或者急性肺水肿等严重的并发症,危及其生命安全。

呋塞米作为临床常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种药物,其本质上是一种利尿剂。这种药物在用药剂量增大时,使用效果会相对明显,药物作用范围相对扩大,临床不良反应却相对较少。该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重度心衰患者会存在较为严重的肺淤血或者外周水肿现象,运用呋塞米进行治疗,能够抑制肾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从而使得肾脏血药浓度保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内,促进其利尿效果[4];第二,静脉推注的方式可能会使得患者出现诸多不良反应,持续性静脉泵入既能够保证用药效果,又能够避免因用药不当所的临床症状[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重度心衰患者治疗中,运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汉桃,鲁威.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8):3977-3978.

[2]王倩.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衰临床疗效观察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5):31.

[3]尚晨黧,高珊,王丽超.静脉微量泵入大剂量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重度)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7):53+56.

[4]焦洁.重度心衰患者治疗中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1):22-23.

[5]唐克峰.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在重度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5):47-48+50.

论文作者:刘雄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在重度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雄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