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检测在冠心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毛丽1 席亚红2 梅春丽3

冠脉CT检测在冠心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毛丽1 席亚红2 梅春丽3

(1、中国人民解放军986医院医学影像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2、陕西省宝鸡市解放军第三医院感染科 陕西省宝鸡市 721004;

3、中国人民解放军986医院医学泌尿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脉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等病理改变,以致心脏器质性、功能性受损的疾病,发病隐匿。70%以上心肌缺血无症状,仅部分心肌缺血发作时伴有心绞痛。因此,早诊断至关重要。64SCTCA检测无创、安全、可靠,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同时无创性评价斑块的性质。冠脉CT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脉CT检测;冠心病;诊断治疗;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可疑冠心病患者120例,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29~76岁,平均61.6岁。同时行64SCTCA和CAG检查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随访患者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48~70岁,平均60.1岁。对于基础心率较快的患者扫描前半小时给予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心率降至60次/min以内。实施检查前,辅导患者进行呼、吸气训练。

实验患者排除标准:碘造影过敏史;严重的肾、心、肺功能异常者;孕妇;不能配合扫描和屏气的患者;心律失常;起搏器或瓣膜植入术后的患者;服用心律药物心率仍不能控制在60次/min以下者。

1.2检查方法

检查使用美国GE64排螺旋CT,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制方法,扫描后选取左、右冠状动脉显示最清晰的心电动周期进行重建,将图像传至AW4.4后处理工作站,通过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组、曲面重组等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使用CAG公司的LCE+数字血管造影机,采用经桡动脉法分别做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以CAG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从血管节段水平评价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初步评估斑块性质。

1.3健康教育方法

(l)介绍医院环境,医院的功能,协助病人检查,询问病人的需要,掌握病人的认知,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合并疾病及多方面评价结果进行计划。治疗期间,随时改善患者反馈。(2)接受治疗后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说明治疗方法、治疗过程和治疗要点,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解释护理操作,说明手术的意义,协调关键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分发健康手册,主要内容是疾病常识,用药常识、并发症预防等。告知患者或家属阅读,提高患者的自我意识。(3)了解患者是否有不良嗜好,给与纠正,嘱咐患者戒烟酒,合理的安排病人的休息时间,制定饮食计划,制作高维生素高纤维食品。指导病人正确饮食,帮助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食计划,解释冠心病的饮食禁忌,教病人控制饮食总热量,以清淡、低胆固醇、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评价患者的身体状况、心功能和病情,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步行、太极拳等,告知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在病情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要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提高身体素质。(4)据报道,心理因素是冠心病的常见诱因。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护士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心理状态的变化,并给予心理辅导。解释消极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引导他们辨别非理性情绪,并教病人自我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如深呼吸、放松和注意力转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出院教育:当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时,像患者解释可能诱发冠心病的相关因素,指导出院后的生活,戒烟和限制饮酒,合理饮食(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量多餐,保持排便顺畅,控制体重控制,进行个体化有氧运动,避免疲劳、自控心理,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严格遵照医嘱,不增减药量或擅自停止用药,自我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指导患者监测病情,宣教患者定期复诊。

2结果

64SCTCA对冠状动脉结构显示,11例(9.17%)患者存在心肌桥,1例(0.83%)患者冠状动脉瘤,1例(0.83%)患者冠状动脉开口发育异常。

64SCTCA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显示,99例患者检出409处粥样斑块,其中钙化斑块106处,非钙化斑块218处,混合斑块85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多位于LAD近中段,其次为RCA近中段和Lex近段。

3讨论

3.164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冠心病非常重要。近年来,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快速发展,为冠心病的诊断开辟了新途径。64排CT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极大提高,采集的容积数据完全达到了各向同性,机器旋转速度为330ms/360°,扫描屏气10s,减少了呼吸运动及心脏搏动伪影,能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图像,64SCTCA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认可。

研究证实,影响冠状动脉节段评价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运动伪影和管壁严重的钙化。本研究出现2例患者的图像因运动伪影(1例未憋住气、1例出现身体移动),有15段管壁严重钙化,不能进行影像原评价。本实验样本量较少,未对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大样本分析研究,还需作进一步的证实。

3.264SCTCA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显示价值

国外文献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的近心段,发生率以前降支的近中段最高,占75%,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国内有关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在血管开口及分支处,如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等,在左冠状动脉及分支发生率较右冠状动脉高。本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各个分支上的分布是有差异的,99例患者发现钙化斑块106处,非钙化斑块218处,混合斑块85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位于LAO近中段,其次为RCA

近中段和LCX近段,这与国内文献报道是一致的。总之,研究认为,CTA是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检查结果与DSA一致性较高,准确性高,分辨率高且风险小,操作简便。CTA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近中段狭窄的诊断、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CTA可初步为临床提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利于临床及时干预、治疗冠脉CT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冠脉CTA的未来发展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时间分辨率的提高,减少辐射剂量和明智地利用冠脉CTA。伴随着CT设备探测器排数的不断增加、软件功能的拓展以及时间、空间和组织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加强冠状动脉的CT循证医学研究,相信可以预见MSCT在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卜庆丰,张杰,符福文,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2(9):1264-1266.

[2]韩宏程.多排螺旋CT冠脉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应用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5,24(6):843-848.

[3]何斌,盖鲁粤,盖兢泾,等.冠状动脉CT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0):1400-1406.

[4]郝银兰.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觀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148-149.

[5]张金英.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7):599-600.

[6]李武.关于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探讨[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6(2):229.

论文作者:毛丽1 席亚红2 梅春丽3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冠脉CT检测在冠心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毛丽1 席亚红2 梅春丽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