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效果探讨论文_王艳,石晓晶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效果探讨论文_王艳,石晓晶

(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ICU 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详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应以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治疗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安全稳定,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无创正压通气;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115-02

心力衰竭为心血管疾病终末期常见症状,而近年来的心脏病诊治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老龄化趋势亦持续深化,心力衰竭发病率亦随之提升[1]。老年人急性左心衰为复杂症候群,患者往往起病十分凶险,且病程不长,患病初期临床表现不显著,但患者肺静脉中存在大量淤血,并伴有气喘、咳痰等症状,若治疗不恰当则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均于59~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5±1.2)岁;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均于61~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3±0.9)岁;患者从发病至入院时间均于3小时之内,且患者均是突然发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让患者行坐位,使患者双腿自然下垂,并为患者行高流量鼻管吸氧,2min之内静注利尿剂呋塞米,剂量应为20~40mg,再给患者适当的血管扩张剂,以洋地黄作为强心剂,亦为患者静注吗啡,剂量应保持为3~5mg[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再辅以无创正压通气疗法。

1.3 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则表示患者呼吸极为困难、紫绀、剧烈咳嗽等症状均显著减轻,心率、呼吸、血压亦均恢复正常;有效表示患者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减轻,显著增高并接近于正常状态;无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各症状均未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样本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点指标分析

患者经治疗后,1.6小时后的心率、呼吸、收缩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得以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与心率降低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两组患者经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24小时后,病情好转患者30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7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内,病情好转患者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本就有心脏病,且具备慢性心力衰竭潜伏期,诱发因素多是患者感染、情绪激动、劳累等,患者心脏收缩力会突然减弱,且心排血量亦快速减少,患者肺静脉飞速提升,而因飞速提高的肺毛细血管压,让患者血管中的液体逐渐渗入于肺泡或肺间质中,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3]。

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可有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此方式可于常规抗心衰结合治疗,其抢救效果安全有效,该治疗方式是进行正压通气之后,促使患者胸腔内压升高,以便降低患者体内循环回心血量,这时患者的心脏前负荷被环节;再是将胸内压升高用于患者心室内壁,以缓解患者的心室跨壁压,这时则可以左心室收缩抵抗胸腔负压,并有效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以反射性来抑制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缓解患者心脏后负荷[4]。无创正压通气是以正压呼吸增强患者的通气量,促使患者委陷肺泡复张,使得患者体内的二氧化碳被排除,以此缓解患者静脉分流,这样才能提高功能残气量,从而有效防止患者肺泡委陷,并提高患者肺泡内压,将患者渗出液充分吸收,以便缓解患者肺水肿,改善其血量与肺通气比例,保证患者肺氧合功能,这时患者的动脉血氧量亦有效提高,患者心肌供氧亦被增强,且患者肺部顺应性亦有效改善,患者机体代谢需求亦合理减少。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详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应以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治疗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安全稳定,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姚文娟.异舒吉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6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半月,2013,26(04):450-452.

[2]胡国勇,徐丽娜.急性心力衰竭120例的救治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05):553-556.

[3]王宝玉,吴海燕.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03):237-239.

[4]阳碧.9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3, 34(09):1757-1759.

论文作者:王艳,石晓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3

标签:;  ;  ;  ;  ;  ;  ;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效果探讨论文_王艳,石晓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