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建造绿色家园”,它是全球范围展开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绿色建筑”、“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概念在建筑行业成为了一种潮流,同时也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人类品质的升华,让人们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打造人与自然的融汇贯通的绿色文明。
关键词:绿色节能;环保
引言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破坏,能源、资源的浪费与匮乏,人们节能环保意识已逐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建筑正成为一种全球趋势,节能环保建筑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体现了人类智慧与文明、人类追求回归自然的时尚,要求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有效避免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并能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建立建筑与自然、人类和谐融合的绿色文明。
1、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意义与要求
1.1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意义
绿色节能建筑的意义。建筑师们跳出回归自然的思维模式,城市中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实践,在理论上讲只是纸上谈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绿色建筑的最大意义是做到环保节能。
1.2 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要求
建筑与气候、自然环境条件相和谐。绿色建筑应为一种气候适宜性、环境相融性、可持续性、灵动有生命力的建筑,是在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环境匹配、资源可重复利用、内外环境空间灵动的前提下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2、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必要性
原始的建筑设计理念下、陈旧的市政设施,密集的相互干扰的人居环境,严重造成水的二次污染;居住环境的气候变化与大气、植被的污染;各种有害物质的大量产生与排放;资源、能源的大量不可再生的消,人们的身心健康已受到影响。加快了新型建筑材料和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绿色革命,同时也对落后高能耗的建筑材料产品的淘汰起到了推动作用,可持续,节能环保的新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终实现建筑建设过程中最高效、最少量的二次或多次利用资源。因此从拓宽建材选择范围,以及改善居住条件及自然环境品质非常必要。
3、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措施
3.1 充分利用太阳能
现代绿色环保节能建筑主要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发电、制热采暖和白天采光,形成太阳能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被动式、主动式和“零能建筑”。 主要的应用方式为建筑一体化和风光互补系统。建筑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屋顶在绿色建筑中应用最多,太阳能供电即是在墙、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发电主要用于建筑物自身的照明及其它供电。
3.2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
建筑的侧向、向下建筑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更广的发展方向与思路,利用土壤的特有保温隔热、过滤、缓冲屏障等性能将建筑物一侧或者全部埋设在土壤之中,能改善室内空间温度受外界气候的影响。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抵御各种灾难能力。
地暖热泵的应用:近年来土壤采暖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了深入的发展,既节约了常规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自然能源。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土壤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土壤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在冬季,把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用于采暖;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土壤中去,并且常年能保证地下温度的均衡。使用电力,无污染排放;不向周围环境排热,没有热岛效应,没有噪音;不抽取地下水,不破坏地下水资源。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空调”。
3.3围护结构的节能与环保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使用能耗大小,不同区域的围护结构应与所处环境相适应。在严寒地区必须充分满足保温要求,而在夏热冬冷地区则要充分考虑夏季防热要求同时兼顾冬季保温性能。
外围护结构中的大面积门窗可增加室内采光及冬季太阳辐射能量,但大量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则成为夏季空调系统的主要负荷,因此在其透明部位外侧应装设随太阳轨迹变化的能自动调整的百页,门窗材质采取隔热断桥铝材,玻璃采用中空三层LOW-E镀镆玻璃之间充惰性气体氩气,在夏季能有效的遮阳和降低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在冬季尽可能的阻止室内热量的流失。
3.4 新风节能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及密闭性的增强,对室内新风的输入和污浊空气的输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因此越接近地面含氧量越低,从节能方面来考虑,将新风系统安装在地面会得到更好的通风效果。目前一般采用自地面贴紧墙根部位送入新风同时将污浊空气从屋顶排放的方式进行室内空气置。从地板或墙底部送风口或上送风口所送冷风在地板表面上扩散开来,形成有组织的气流组织;并且在热源周围形成浮力尾流带走热量。由于风速较低,气流组织紊动平缓,没有大的涡流,因而室内工作区空气温度在水平方向上比较一致,而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层高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由热源产生向上的尾流不仅可以带走热负荷,也将污浊的空气从工作区带到室内上方,由设在顶部的排风口排出。底部风口送出的新风,余热及污染物在浮力及气流组织的驱动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所以地送风新风系统能在室内工作区提供良好的空气品质。
3.5环保节能材料的大量利用
建筑装饰过程中采用的材料不仅仅来自建材市场,也可来自自然、无毒无害的生活或工业废弃物。例如:大量利用旧建筑中的木材、钢材、水泥制品,通过再加工,达到二次利用。或者可利用自然中的土壤、草本、植物油,经加工处理,可成为绿色建筑中的外墙、保温、装饰材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节约了成本,所生产出来的构件既满足了功能要求,又健康环保。
在建筑物内采光节能上可大量采用LED节能灯。LED节能灯是新一代照明光源。相比普通节能灯,LED节能灯环保不含汞,对土壤、水源污染小,可回收再利用。其灯功率小,高光效,长寿命,即开即亮,耐频繁开关,光衰小,色彩丰富,可调光,变幻丰富。现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绿色技术光革命。
4、结束语
作为现代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应从全局全方位考虑,通过合理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与能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实现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并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利用以实现良性循环提高能源利用率,最终实现绿色建筑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建筑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立雄.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1.
[2]张大力.关于建筑绿色施工管理的思考[J].绿色建筑的绿色施工与管理,2012.
[3] 邓江,乔琼.建设生态环保型节能建筑的思考[J]. 生态经济. 2009(07)
[4]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编著.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王言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土壤论文; 室内论文; 新风论文; 建筑物论文; 热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