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论文_王丽娟

如何将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论文_王丽娟

■ 王丽娟 新沂市王楼中学

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特殊的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的信息。如今是信息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内涵的解释要科学,外延的拓展要适当。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通过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德的认识和情感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地。

一、 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在英语教材里有很多富有爱国主义、助人为乐等教育意义的课文。描述好人好事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使之成为学习的帮样。学习外国历史、风俗文化时,引导学生中西对比,以“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事物,从而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在学习7A Unit 3 Let’s celebrate!时我们既可以通过圣诞节与春节、感恩节与中秋节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崇拜西方的节日。 还可以通过结合Teachers’day、Women’s day、Mothers’day、the old men’s day等节日系列活动,布置学生用英语向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祝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让学生在表达爱中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二、 在英语交际中渗透德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面狭窄,疏离倾向严重,社会适应能力差,我们需要在教育中弥补这一欠缺。英语除了语音语调优美,还有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时代感的范文,都具有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以及人际的指导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课内课外不间断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即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的能力和习惯。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英它作为我国的外语,学习语言的外部环境相对差一些,我们要多为学生创设交际环境。如学说:Good morning. Googbye. Excuse me. I’m sorry. Thank you. May Ido...? What can I do for you? Could I have...? It doesn’t matter. I’m glad to help.等交际用语(即礼貌用语)时,我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运用,也让他们课后发掘应用这些礼貌用语的环境。这样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让他们在交际中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个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帮助他们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逐渐规范和得体。

三、 运用“榜样”教育

榜样即所谓为人师表,进行思想教育,言教不如身教。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而英语属于语言学科,模仿性会比其他学科强一些,英语口形、口音乃至单词、句子甚至是动作,学生都在模仿,逐渐地连老师的品格、人格也会受到模仿。作为育人在先的工作者,我们更要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责,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所以由表及里,为学生作表率,树立仿效榜样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优雅文明的言谈举止、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才能激起学生的“信”以及机对老师的“爱”。

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初中学生向师感强。老师在平常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严于律己、提升自我专业素质,给学生树立榜样。如果老师自己做不到的事而要求学生去做,那就难以让他们信服。例如,教师在课堂和生活中要尽量多用英语与学生交流、板书整洁规范。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有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论文作者:王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3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  ;  ;  ;  ;  ;  ;  ;  

如何将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论文_王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